天天看點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後金指定的接班人,卻死于骨肉相殘

都說虎父無犬子,此話用在努爾哈赤後代身上,再合适不過了。在一代枭雄努爾哈赤的子嗣中,除了清太宗皇太極和攝政王多爾衮以外,還有一個人頗為值得關注:他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褚英早年便追随父親東征西讨,立下過赫赫戰功,甚至被寄予厚望,當作接班人來培養。可是,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悍将,卻被自己的父親殺害了。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後金指定的接班人,卻死于骨肉相殘

關于褚英之死,也是頗具有争議的。有人稱他在薩爾浒之戰時謊報軍情而被重懲,還有人稱褚英之死,是因谏言努爾哈赤不要伐明而導緻的。那麼,褚英被處死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曆史上的褚英之死。

努爾哈赤之母去世較早,幼年生活在繼母的陰影下,年少之時便被迫自謀生計。在他十九歲時,努爾哈赤娶了佟佳氏為妻,也就是後來的努爾哈赤的元妃。元妃為努爾哈赤生下了褚英和代善。努爾哈赤與元妃感情很好,雖然後來出現了葉赫納喇氏等一系列妃子,但這個元妃,努爾哈赤感情是很深的。是以說褚英和代善也一度受到努爾哈赤的重視。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後金指定的接班人,卻死于骨肉相殘

由于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又一直追随努爾哈赤東征西戰,是以也是功勳赫赫。是以,努爾哈赤曾對他寄予希望。努爾哈赤雖然是後金領袖,但是也曾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試圖立嫡長子褚英為嗣,并令他主持軍務,以培養接班人。

然而,褚英這個人心胸狹隘,自從主持軍國政務之後,便驕橫跋扈,強迫諸兄弟對其言聽計從。他甚至揚言,若有誰敢違反他的意思,待其稱汗之後,必殺之。努爾哈赤的其他兒子也是立有功勞之人,而且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長此以往,必生怨恨,是以便有一些貝勒揭發了他的言行。努爾哈赤得知後,十分氣憤,逐漸放棄了立他為繼承人的打算。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後金指定的接班人,卻死于骨肉相殘

為此,褚英非但沒有絲毫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并揚言要置揭發他的人于死地。他于是開始勾結黨援,進行陰謀活動,而且詛咒努爾哈赤和諸大臣。努爾哈赤得知後,将其囚禁起來,最終将其處死。對于褚英之死,《清史稿》中有着詳細的記載:

“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訴,乃坐咀咒,幽禁,是歲癸醜,越二年乙卯閏八月,死于禁所。”——《清史稿》

清史稿雖有為君者諱的指導思想,但終究也不會太過扭曲事實。不過,由于文中僅稱“褚英死于禁所”,并未直言是被努爾哈赤所殺,或是抑郁而終。因而,後人多認為,褚英之死很可能是被努爾哈赤下令處死的。不過,即便努爾哈赤未曾下達過處死褚英的指令,身強力壯的褚英死于禁所,多半也與遭受囚禁有着莫大關系。從這一點來講,也算是努爾哈赤殺死了自己的親兒子。

至于有人說褚英是在薩爾浒之戰時謊報軍情而被處死,當為誤解。薩爾浒之戰的時間為1619年,而褚英之死是在1615年,兩者的時間并不對稱。可以肯定,謊報軍情說是站不住腳的。況且,即使褚英曾謊報軍情,最多也是削除其儲君之位,也不至于讓努爾哈赤下令處死自己的親兒子。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後金指定的接班人,卻死于骨肉相殘

另外,在明朝還流傳着一種說法,即将褚英之死歸因于其阻止努爾哈赤伐明。此說實際上是為維護明朝正統和顔面而杜撰的說辭,刻意将努爾哈赤伐明視為不義戰争。事實上,褚英作為後金中骁勇善戰的将軍,雖然心術不正,對于戰争的把握還是具有前瞻性的,自幼随父南征北戰,又怎會阻止伐明呢?

綜合來看,努爾哈赤對褚英态度的轉變,根源在于自己這個大兒子心胸狹隘,為人歹毒,絲毫不念父子兄弟之情,甚至對天詛咒自己的父親。也正因如此,努爾哈赤才下令将褚英圈禁,并下令處死了這個兒子。褚英原本是後金指定的接班人,卻死于骨肉相殘,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注:圖檔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