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后金指定的接班人,却死于骨肉相残

都说虎父无犬子,此话用在努尔哈赤后代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一代枭雄努尔哈赤的子嗣中,除了清太宗皇太极和摄政王多尔衮以外,还有一个人颇为值得关注:他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褚英早年便追随父亲东征西讨,立下过赫赫战功,甚至被寄予厚望,当作接班人来培养。可是,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悍将,却被自己的父亲杀害了。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后金指定的接班人,却死于骨肉相残

关于褚英之死,也是颇具有争议的。有人称他在萨尔浒之战时谎报军情而被重惩,还有人称褚英之死,是因谏言努尔哈赤不要伐明而导致的。那么,褚英被处死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历史上的褚英之死。

努尔哈赤之母去世较早,幼年生活在继母的阴影下,年少之时便被迫自谋生计。在他十九岁时,努尔哈赤娶了佟佳氏为妻,也就是后来的努尔哈赤的元妃。元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了褚英和代善。努尔哈赤与元妃感情很好,虽然后来出现了叶赫纳喇氏等一系列妃子,但这个元妃,努尔哈赤感情是很深的。所以说褚英和代善也一度受到努尔哈赤的重视。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后金指定的接班人,却死于骨肉相残

由于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又一直追随努尔哈赤东征西战,所以也是功勋赫赫。因此,努尔哈赤曾对他寄予希望。努尔哈赤虽然是后金领袖,但是也曾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试图立嫡长子褚英为嗣,并令他主持军务,以培养接班人。

然而,褚英这个人心胸狭隘,自从主持军国政务之后,便骄横跋扈,强迫诸兄弟对其言听计从。他甚至扬言,若有谁敢违反他的意思,待其称汗之后,必杀之。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也是立有功劳之人,而且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长此以往,必生怨恨,所以便有一些贝勒揭发了他的言行。努尔哈赤得知后,十分气愤,逐渐放弃了立他为继承人的打算。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后金指定的接班人,却死于骨肉相残

为此,褚英非但没有丝毫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并扬言要置揭发他的人于死地。他于是开始勾结党援,进行阴谋活动,而且诅咒努尔哈赤和诸大臣。努尔哈赤得知后,将其囚禁起来,最终将其处死。对于褚英之死,《清史稿》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乃坐咀咒,幽禁,是岁癸丑,越二年乙卯闰八月,死于禁所。”——《清史稿》

清史稿虽有为君者讳的指导思想,但终究也不会太过扭曲事实。不过,由于文中仅称“褚英死于禁所”,并未直言是被努尔哈赤所杀,或是抑郁而终。因而,后人多认为,褚英之死很可能是被努尔哈赤下令处死的。不过,即便努尔哈赤未曾下达过处死褚英的命令,身强力壮的褚英死于禁所,多半也与遭受囚禁有着莫大关系。从这一点来讲,也算是努尔哈赤杀死了自己的亲儿子。

至于有人说褚英是在萨尔浒之战时谎报军情而被处死,当为误解。萨尔浒之战的时间为1619年,而褚英之死是在1615年,两者的时间并不对称。可以肯定,谎报军情说是站不住脚的。况且,即使褚英曾谎报军情,最多也是削除其储君之位,也不至于让努尔哈赤下令处死自己的亲儿子。

褚英: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后金指定的接班人,却死于骨肉相残

另外,在明朝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将褚英之死归因于其阻止努尔哈赤伐明。此说实际上是为维护明朝正统和颜面而杜撰的说辞,刻意将努尔哈赤伐明视为不义战争。事实上,褚英作为后金中骁勇善战的将军,虽然心术不正,对于战争的把握还是具有前瞻性的,自幼随父南征北战,又怎会阻止伐明呢?

综合来看,努尔哈赤对褚英态度的转变,根源在于自己这个大儿子心胸狭隘,为人歹毒,丝毫不念父子兄弟之情,甚至对天诅咒自己的父亲。也正因如此,努尔哈赤才下令将褚英圈禁,并下令处死了这个儿子。褚英原本是后金指定的接班人,却死于骨肉相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