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日内必須全部摘牌!一批大學附屬醫院,沒了!

“靴子”終于落下,關于大學附屬醫院亂象治理,第一份公諸于衆的處理結果來了。

日前,山東省衛健委、省教育廳依申請公開了《關于公布大學高校附屬醫院的通知》,其中對山東各高校附屬醫院進行了重新認定。同時明确,除了名單中所列96所醫院外,山東各高校與有關醫院建立的附屬醫院關系,一律予以取消。

檔案要求,自發文之日起,各高校要立即按照本通知要求,對本次未被認定為附屬醫院的醫院進行清理,給予摘牌或解除協定,有關醫院一律不得再使用“**高校附屬醫院”名稱,10日内整改完畢,并将清理情況分别報送省教育廳和省衛生健康委。

10日内必須全部摘牌!一批大學附屬醫院,沒了!

▎大學挂牌附屬醫院,亂象疊出

近年來,大陸高校盲目挂牌附屬醫院成風,并引發了一系列亂象。

“一所大學有23家附屬醫院”、“高校同天挂牌9家附屬醫院”、“一家醫院‘一女多嫁’成為多所高校的附屬醫院”的新聞,屢見不鮮。

曾幾何時,設于醫科院校的附屬醫院,在國内外均是醫療機構中的“鳳毛麟角”,它們承擔學校臨床教學重要任務,一方面培養醫學生,一方面産出科研成果,屬于領頭羊的“學院派”。

10日内必須全部摘牌!一批大學附屬醫院,沒了!

然而,在多年來的“跑馬圈地式挂牌”之後,“濫而不精”、乃至有名無實的“xx大學附屬醫院”越來越多。

“全國多所高校出現了跨市、甚至是跨省建立附屬醫院。然而,這裡面非直屬附屬醫院在人事,管理、财務等方面與高校不存在隸屬關系,隻是挂了個名,二者‘有名而無實’。各個大學争相占領醫療資源,跑馬圈地做法已經遠遠偏離了高校附屬醫院完成臨床教學任務,為高校臨床教學提供服務的根本宗旨。”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原院長祁佐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

從隸屬關系上看,大陸附屬醫院大緻分為兩種:直屬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前者隸屬于醫學院校,主要決策權均在“母體”高校;後者則與高校僅是合作關系,上級主管部門仍是地方衛健委。

不過,在盲目追求數量的“靈活變通”下,大學與醫院的關系,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暧昧不明。

以長三角某地醫學院校為例,附屬第一醫院是直屬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實際主管機關是央企;而另一地的醫學院校,附屬醫院中既有直屬醫院、外資公司合作的外資醫院,還有民營資本投入的社會醫院。

▎文理工農齊上陣,辦醫學!

高校之是以對“附屬醫院”這般趨之若鹜,是因為背後有着巨大的“隐藏福利”。

以備受國内科研人員關注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例,從2000年到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部分,資助總額從1.12億元增長到46.51億元,增長了約40倍。

這也意味着,醫學實力越強的高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立項數和資助金額上越能占據更大優勢。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總立項數位居高校之首,而其醫學類項目數占比就達到了52.71%。複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當年度醫學類項目數占比也在50%左右。

這中間,各高校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無疑是基金項目申報的“大戶”。

在這種大背景下,醫學院規模越大、附屬醫院數量越多,能夠計入大學名下的各類科研項目、資助金額、學術論文數量也就越多,同時也能進一步推動學校在各種大學排名的榜單裡水漲船高。

于是,文理工農齊上陣,大陸高校紛紛掀起了“辦醫學”的熱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7月,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在醫學學科建設方面有所動作的高校就有35所。

▎整治大學盲目挂牌“附屬醫院”

醫院挂牌高校亂象幾時休?

“在高校和醫院協同發展的今天,種種亂象必須得到控制和及時解決,才能保證大陸醫學事業的不斷向前。”

2021年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送出了一份“叫停”高校胡亂挂牌附屬醫院的議案,并提出了三項具體建議:

第一,挂牌醫院職責需明确,挂牌醫院資格嚴把關;第二,挂牌醫院數量要加以控制,堅決消除唯數量論思想;第三,醫院挂牌之後重質控、嚴格管理才能雙方共赢。

10日内必須全部摘牌!一批大學附屬醫院,沒了!

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381号建議的答複》也明确指出,附屬醫院是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依托,是臨床學科建設的重要載體,是醫學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可盲目增設附屬醫院。

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高校附屬醫院專項治理整頓工作的通知》。

同時,山東、河南、陝西等全國多個省份的教育廳、衛健委紛紛派出專家組,開展有關大學附屬醫院的專項治理整頓工作。

如今,山東省的處理結果率先出爐,意味着靴子正式落下,警鐘開始響起——

在這麼多年的“跑馬圈地”、埋頭猛沖之後,我們的大學也是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這麼多的“附屬醫院”,究竟是為了什麼?

來源:青塔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