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盜墓土夫子,出手從無虛被稱“祖師爺”,金盆洗手成考古專家

許多人都知道大陸有一句話叫做盜亦有道,但是幾乎沒有人将這句話用在盜墓賊的身上。因為盜墓本就是一件喪盡天良的事情。但是雖說盜亦有道本身就是一個笑話,但是大陸有些盜墓賊還是有點良心的,其中任全生可能就是這麼一位。

民國盜墓土夫子,出手從無虛被稱“祖師爺”,金盆洗手成考古專家

為什麼說任全生可能還有些許的良心呢?這就要從他的經曆來說起了,因為一本小說我們都知道長沙的盜墓賊一般是被稱為土夫子的。這是因為當時長沙周邊的墓地大多是用糯米泥作為回填土,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黃泥。

是以當時有一批人專門挖這些泥來賣,因為是陵墓的封土,是以泥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古董。後來一些覺得有利可圖的土夫子就變成了盜墓賊。任全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得不說任全生的盜墓水準非常高,他看中的古墓很少有不能得手的。

民國盜墓土夫子,出手從無虛被稱“祖師爺”,金盆洗手成考古專家

不過中途出家終究是有些弊端,那就是任全生對于古董的鑒賞不是多麼的出色。這也就導緻了後來又一次,任全生将一卷完整的戰國帛書當成爛絲織品幾乎是送給了外國人,這不僅是大陸考古業巨大的損失,也是任全生盜墓生涯的巨大污點。

之後任全生便很少出手了,幾乎是一個金盆洗手的樣子。但其實盜墓賊是不可能金盆洗手的,最多就隻是很少下墓。後來新中國成立了,有一部分的盜墓賊就成了考古人員,任全生就是其中之一。當時這些盜墓賊想要加入考古隊也不是多簡單的事情,是要投名狀的。

民國盜墓土夫子,出手從無虛被稱“祖師爺”,金盆洗手成考古專家

畢竟當時考古隊的裝置遠比盜墓賊要好得多,若是有盜墓賊用考古隊的裝置去盜墓那後果是不可估量的。任全生就把之前自己盜過的陵墓都說了一遍,自然也沒有遺漏那卷戰國帛書出土的墓地。

那麼為什麼說任全生可能有良心呢?首先就是在戰國帛書被騙走後,任全生隐退了。但其實這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任全生因為如此珍貴的文物流失海外而後悔莫及,是以才隐退的。但其實也有一種可能就是任全生認為此事太丢人了。

民國盜墓土夫子,出手從無虛被稱“祖師爺”,金盆洗手成考古專家

第二件事就是任全生加入了考古隊,其實這也有兩種可能。為國效力自然是其中之一,但是也有可能是任全生隻不過是想要找一個輕松而且又安全的工作,考古隊不僅都滿足,還能讓自己的過去不再會被翻出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