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矽谷鋼鐵俠”的“火星人”馬斯克,可以說是地球上最有能力的首席執行官(CEO)之一,他創辦了史上最成功的私營火箭公司、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車公司,以及一家備受争議的太陽能公司。
馬斯克幹的,幾乎都是 “上天入地”的事。
不僅如此,馬斯克還幹了一件很多人想幹卻不敢幹的事。

一賦一涵個性化家庭教育課程學習
颠覆教育
他建立了一所無數學生夢寐以求的學校:沒有年級、不需要校服、不用考試、沒有作業,甚至老師不要資格證!
幾乎全世界的學生都在經曆着,學校配置設定什麼,學生就得到什麼。
但馬斯克認為,孩子喜歡什麼就應該讓他們學什麼。
他說“我要做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讓教育适配孩子,不是孩子适應教育。”
親子個性教育課程學習
廢除年級制度
不通過年齡,而通過能力和興趣評估,把學生編到不同的學習小組。
如果8歲的學生已經在數學方面展現了明顯的天賦,他就完全可以和12歲的孩子們一起去上數學課。這樣的做法看似打破正常,其實更符合邏輯,也更貼近現實。
“有些人喜歡英語或其他語言,其他人會喜歡數學,還有些人心愛音樂。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時代,讓教育能做到去配合一個人的天賦和能力才比較說得通。”
父母課堂一賦一涵
強行按照年齡去決定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和進度,在馬斯克的這所學校認為,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很容易傷害個體的獨特天賦和具體需求。
教師資格證?不是必需的。
這所學校裡的老師大多都不是科班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師教育訓練,更沒有資格證。
這裡喜歡讓思維“爆炸”的數學家來教授數學,讓藝術細胞“爆表”的畫家來教美術。
不制訂固化的課表,而是針對性地靈活建構課程架構。
在現實社會裡,沒人會像老師一樣耐心且緩慢地講授資訊,這種做法特别像“老人追着小孩子喂飯”。
馬斯克個性化教育課程學習
馬斯克希望,這所學校裡的孩子,要像在真實世界中一樣,需要抓住一切機會,努力汲取養分,獲得靈感。
孩子們廣泛閱讀,向各個領域的達人請教,與同學們自由交流,從不同的課程中汲取營養。
這種類似“自甶漫遊世界”的學習體驗,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愛上了學習和求知,每天都開開心心地來學校上課。
親子關系學習
統一的校服?不需要。
不僅如此,這所學校沒有考試、沒有課本、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作業。
學生通過設計、完成、展示小組項目進行學習,進而獲得相關考評。
在這裡,他們和童話裡的魔法學校有着共通之處:知識不需要被痛苦地灌輸,孩子的自由天性與學有所成并不沖突。
孩子的天賦如何開發
在教育中要引導孩子在價值觀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義
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都是為了聯考,學習知識完全是為了考試去學習的,而不是為了知識本身去學習的,這樣隻會讓孩子學習淺薄,無法領悟知識所蘊含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很多孩子都是考試前抱佛腳,死記硬背的學習,知識在腦海裡面走馬觀燈的過了一遍然後就沒有了,或者說是聯考之後就将前面所學抛之腦後,發誓從此以後不再碰它,這樣的學習能算做是學習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叫“潛能遞減法則”的概念。
千萬父母共同成長
指每個兒童都具備潛在能力,但是這種潛在能力是有着遞減法則的。
比如說,孩子生來是具備100分潛在能力的人,如果你從一生下來就給他進行理想的教育,天賦的培養,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具備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你從他幼稚園培養就可以是80分,而國小培養就可以隻剩60分了。
是以說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培養要越早越好。
教育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作為家長我們要清晰的知道,學習不是為了考試,知識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的未來。
要知道,人生不是沖刺賽,而是馬拉松,笑到最後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家長要教育孩子正确的價值觀,能力不夠是考驗通過曆練習得,而品質不好卻難以擔當大任。
尋找到屬于孩子的獨特天賦
我們能做的就是趁着現在,培養好孩子面對未來的心态和能力。我們教育出怎樣的孩子,教會他怎樣的品質,他就過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