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報道了網友身邊孝敬父母好人的感人事迹,今天為網友分享一位替夫守公婆25年的善行,讓人動感十足。

一位網友說,他鄰居是個雙雙殘疾夫婦,38歲才見到兒子,從那天當了爸媽起,他們高興得合上嘴,平常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到了孩子上學的時候,他每天按時拄着拐杖去接送孩子。
語言肢殘的妻子,給孩子總是把飯盛到面前,讓他好好學了,長大成人,娶媳婦成家。
26歲大學畢業的兒子,娶了外地漂亮姑娘,25歲就嫁到他家,時隔2年,這對小夫妻做了爸媽,一家三代同堂,過得非常和睦,鄰居都羨慕。
她很勤快,也非常了解丈夫的工作,還承擔贍養66歲的殘疾公婆的義務,和撫養孩子生活起居。
28歲秋天的一個夜晚,丈夫因車禍離開了他們,白發老人送黑發人,老人的精神受到了更大的打擊,整個家庭成員都崩潰了。
公公捶胸頓足,幾次昏迷過去。公婆經曆了老年喪子經曆的人生不幸,一度陷入了絕望。
作為兒媳婦的她,看到眼裡,痛在心裡。從那天起,她就決定,用自己的青春年華來撐起這個家庭一片快樂的天空。
于是,她挨家挨戶找那些與公婆年齡相仿的老大爺,老叔們,請他們到家做客,陪公婆聊天,說曆史,講故事,看戲。
由于,老人的相聚快樂,公婆精神漸漸好了起了。
29歲的她,婆婆身體不舒服,她把她娘叫來,一來照顧孩子,二來給公公說話做飯。
她帶着婆婆到醫院,經過檢查,确診為晚期癌症。她沒有氣餒,反而,想方設法讓老人多活一天。
在住院期間,買飯,端水喂藥,守護在病床邊。了解到家屬情況後,醫生和護士,看到替夫的孝心,用手抹着紅了眼眶,同病房的一個老人,說,“她是個難找的兒媳婦啊,比親閨女還親呢”。
由于病情轉化,盡力而為的她,沒有挽留住婆婆。原本脾氣古怪的公公,變得更加喜怒無常。
不是不吃飯,就是不喝藥,看着公公這樣,她心裡難受極了,她更加堅強地想起了父親的一句話,“誰都會漸漸衰老的,老人最好的盼望就是子女孝順”。這話深深地銘刻在兒媳婦的心裡。
她為公公做飯,洗衣服,悉心照顧老人,25年的忙前忙後替夫行孝,至今感動公公,感動鄰居,看哭了無數網友。
她說:“老人哺育了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才把我們撫養成人,真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我們做子女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家庭越來越和諧,越來美好”。
她是這樣說的,當兒媳婦也是這樣做的。“家和萬事興,以善作魂,以德為根”的正能量,很值得我們做兒女去學習當兒媳婦的人生價值觀。
年關即将來臨,做兒女的别忘了,“父母在,家就在”的親情。
感謝網友點選閱讀,點選關注和點選打賞啊!
#故事##農村##生活日記##農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