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政策下如何實作家校共育之美 株洲市八中舉行第十六屆德育論壇

“雙減”政策下如何實作家校共育之美 株洲市八中舉行第十六屆德育論壇

活動現場。

紅網時刻1月19日訊(通訊員 王珍萍)為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探讨新聯考及“雙減”政策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問題、新路徑,1月17日下午,株洲市八中以“‘雙減’政策下如何實作家校共育之美”為主題,舉辦了第十六屆德育論壇。本次德育論壇由教育專家講座、德育經驗分享(教師代表發言、家長代表發言)兩部分組成。

著名教育專家李燕應邀進行教育教學指導,給在場聽衆帶來了滿滿的幹貨。她強調,父母要真正的信任孩子,和善而堅定的養育方式是重要基礎。所謂“和善”,即和善的态度和語氣;“堅定”,即适當采用迂回戰術,但立場一定要堅定。不要以愛為名,行控制之實。

李燕指出,所有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都是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對此,她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應對政策:有效約定代替規定,這是培養孩子自律、負責的有效工具;及時跟進執行,善于運用非語言溝通,代替唠叨與懲罰;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習慣的有效工具是多鼓勵。

教師代表發言環節,教師周學鵬以《大家訪——适應新變化,構造家校社成長共同體》為題,從三方面闡釋了自己對于“雙減”背景下家訪意義的了解,即大家訪與“雙減”政策相結合,大家訪與八中“一個學生一條發展路徑,一個學生一套成長方案”理念相結合,遵循大家訪開展的多樣性,要科學合理配置家訪工作中各種資源。教師呂燕以《讓傳統的家訪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為主題,從家訪目的、家訪形式、家訪對象、家訪效果、感想與反思等五方面,細緻梳理了家訪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她主要列舉了兩位學生家訪之後發生的巨大變化,通過家訪發現了孩子在家和學校完全不同的一面,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基礎上跟孩子訂立階段目标、長遠目标,孩子更願意去執行。家訪讓家校形成教育同盟,家長和教師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教師胡瓊以《“四心”架起家校合作的橋梁》為題,用鮮活的案例來闡釋“四心”所展現的教育機智,她認為,細心、愛心、恒心、體諒之心架起家校合作的橋梁。教師要盡量設身處地,注意語言的婉轉,既要使家長能夠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現,又要他能冷靜=看待孩子的問題,為孩子的教育打好基礎。

家長代表發言環節,382班家長陶潤泉以《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淺談如何建構和諧的親子關系》為題,總結了孩子讨厭家長的四個“地雷”:幫辦、監控、唠叨、霸道。她提出建立安全、健康、和諧的理想親子關系,要保留家長一定的權威性,給予孩子充分的民主,既有父母的親情,又有朋友之間的友誼。要争做孩子最敬愛的榜樣,願做孩子最信賴實的聽衆,力做孩子最安全的依靠,試做孩子最平等的夥伴。375班家長張月紅以《淺談“雙減”政策下家校合作中家長的配合》為題,她認為“雙減”政策之後大部分家長已經意識到了教育不再隻是學校的事情,與家庭教育更是密切相關。此時,家長應該做好兩件事情,即做好自己的家庭教育、維護孩子的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擔培養人這個艱巨而複雜的教育工程。

副校長羅裔表示,教師要提升共情能力,體會家長的不容易,了解高中學生由于巨大的學業壓力,産生的焦慮、煩惱等心情,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一定是一個善良的人。要加強資訊篩選和回報能力,把握好向家長回報的内容、時機、方式。要培養專注手頭工作的能力,處理好師生關系,上好課帶好班。當一個班集體越優秀越強,就越能獲得家長支援,形成良性循環,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