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1月19日讯(通讯员 王珍萍)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探讨新高考及“双减”政策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问题、新路径,1月17日下午,株洲市八中以“‘双减’政策下如何实现家校共育之美”为主题,举办了第十六届德育论坛。本次德育论坛由教育专家讲座、德育经验分享(教师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两部分组成。
著名教育专家李燕应邀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给在场听众带来了满满的干货。她强调,父母要真正的信任孩子,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式是重要基础。所谓“和善”,即和善的态度和语气;“坚定”,即适当采用迂回战术,但立场一定要坚定。不要以爱为名,行控制之实。
李燕指出,所有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都是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对此,她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有效约定代替规定,这是培养孩子自律、负责的有效工具;及时跟进执行,善于运用非语言沟通,代替唠叨与惩罚;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的有效工具是多鼓励。
教师代表发言环节,教师周学鹏以《大家访——适应新变化,构造家校社成长共同体》为题,从三方面阐释了自己对于“双减”背景下家访意义的理解,即大家访与“双减”政策相结合,大家访与八中“一个学生一条发展路径,一个学生一套成长方案”理念相结合,遵循大家访开展的多样性,要科学合理配置家访工作中各种资源。教师吕燕以《让传统的家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主题,从家访目的、家访形式、家访对象、家访效果、感想与反思等五方面,细致梳理了家访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她主要列举了两位学生家访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家访发现了孩子在家和学校完全不同的一面,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跟孩子订立阶段目标、长远目标,孩子更愿意去执行。家访让家校形成教育同盟,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胡琼以《“四心”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为题,用鲜活的案例来阐释“四心”所体现的教育机智,她认为,细心、爱心、恒心、体谅之心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教师要尽量设身处地,注意语言的婉转,既要使家长能够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又要他能冷静=看待孩子的问题,为孩子的教育打好基础。
家长代表发言环节,382班家长陶润泉以《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为题,总结了孩子讨厌家长的四个“地雷”:帮办、监控、唠叨、霸道。她提出建立安全、健康、和谐的理想亲子关系,要保留家长一定的权威性,给予孩子充分的民主,既有父母的亲情,又有朋友之间的友谊。要争做孩子最敬爱的榜样,愿做孩子最信赖实的听众,力做孩子最安全的依靠,试做孩子最平等的伙伴。375班家长张月红以《浅谈“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中家长的配合》为题,她认为“双减”政策之后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了教育不再只是学校的事情,与家庭教育更是密切相关。此时,家长应该做好两件事情,即做好自己的家庭教育、维护孩子的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
副校长罗裔表示,教师要提升共情能力,体会家长的不容易,理解高中学生由于巨大的学业压力,产生的焦虑、烦恼等心情,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首先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要加强信息筛选和反馈能力,把握好向家长反馈的内容、时机、方式。要培养专注手头工作的能力,处理好师生关系,上好课带好班。当一个班集体越优秀越强,就越能获得家长支持,形成良性循环,凝聚家校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