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室鄉1600畝抛荒地“生金”

作者:廖昊

本報訊 (報道組 王思 鄭晨 通訊員 舒信發) “通過土地‘非糧化’‘非農化’整治,這片地塊已經全部流轉到村裡,預計今年就可以全部種上水稻,實作大豐收!”近日,柯城區石室鄉新東村黨支部書記毛志偉站在該村窯基地塊上,感慨地說。3個月前,這片95畝草木雜生的荒地,甚至找不到一條友善行走的田埂路。

2021年以來,在柯城資規分局、石室鄉的部署和指導下,新東村啟動“非糧化”“非農化”整治工作,通過網格作戰、“賽馬比拼”,全力以赴推進土地摸排整治。鄉、村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對照圖斑逐個核實地塊的土地性質,确定出具體位置後,拉上紅線作為标記。目前,共摸排出耕地350畝。其中,第一批在車坑堰地塊摸排出的165畝耕地已于2021年種上水稻并喜獲豐收;第二批在窯基地塊摸排出的95畝土地已交由柯城宸靜家庭農場打理;第三批在嶺尾地塊摸排出的90畝地塊已完成地表附着物清理。

“村裡排摸整治的350畝土地,就是村集體和老百姓緻富的‘金鑰匙’,既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也能為村集體增收8萬多元。” 毛志偉說。

整治出了耕地,道路不連通怎麼辦?毛志偉想出了法子。在柯城區交通運輸局、石室鄉的大力支援下,村兩委幹部積極争取項目資金,修建從車坑堰直通石華嶺地塊、長1518米寬5米的機耕路,便于播種機、收割機直接開進田埂。

在壓路機“隆隆”作業聲中,寬敞平坦的機耕路伸到田間地頭、伸到百姓家門口、也伸到村民心坎裡。“村裡将這些抛荒土地流轉,我們能拿到每畝400多元的流轉費。村裡還建立了機耕路,我們出行既省時又省力。”村民金春梅豎起大拇指,為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幹事認真負責,處處為他們着想點贊。

據介紹,在國務院“非糧化”“非農化”思想指導下,2021年石室鄉全面啟動11個村的“非糧化”“非農化”整治工作,目前共排摸整治土地1600畝。“今年我們将和市鄉村振興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在整治出的抛荒地塊上種植水稻,預計種植1300畝,收割90萬斤水稻,為各村村集體及村民增加收入65萬元。”石室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徐祺說。

石室鄉黨委書記豐小龍表示,接下來石室鄉會認真落實上級訓示精神,深入實施富民強村行動,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衆,一起圍繞完善基礎設施、推動産業發展、建立文明鄉風等方面下功夫,讓人民群衆個個都能奔向共富未來。

【來源:衢州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