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打造“未來産業”代表委員支招獻策

作者:星星飛翔
安徽打造“未來産業”代表委員支招獻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目前,我省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科大矽谷等未來産業名片,培育未來産業創新主體,積極搶占未來産業發展先機。而合肥高新區也在去年底釋出《未來産業發展規劃》,建設科産城融合的“未來科技城”。在2022“安徽兩會”上,不少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關注安徽未來産業發展,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省政協委員韓冰:建設“量子+”示範項目 以應用場景引領産業發展

省政協委員韓冰送出了“關于打造未來産業發展先行區的提案”。他說,量子産業是未來産業的最具代表性産業,我省在以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為代表的量子技術應用和産業發展上,與世界領先水準處于整體并跑、部分領跑階段,具備建設全國量子産業發展先行區、培育千億級未來産業叢集的基礎條件。

韓冰建議在省級層面成立“未來産業發展上司小組”,負責量子産業及關聯産業發展重大決策研究和重大問題統籌協調,上司小組在合肥高新區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同時,規劃設立量子産業基金,分别組建引導基金、産業發展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建立服務量子及關聯産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體系。

此外,韓冰建議省、市層面分别研究制定支援量子産業發展專項政策,重點在關鍵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産業化應用、人才引育、量子産品服務買方補貼和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支援。同時,設立安徽省量子資訊重大科技專項,開展“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新型項目組織形式,重點支援量子科技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韓冰也希望加強場景創新與應用示範,建設“量子+”示範項目,謀劃“量子金融安全專網”“量子安全辦公系統”“量子安全智能家居”“量子安全工業網際網路”“量子安全車聯網”“量子傳感器工業應用”等試點項目,持續面向電力、政務、金融、雲計算、生物醫藥等領域,公開征集“量子+”試點項目,不斷擴大試點範圍、拓展應用領域,以應用場景引領産業發展。

省人大代表劉紅麗:建設覆寫全省16個地市的“江淮量子骨幹網”

省人大代表劉紅麗送出了“關于建設‘江淮量子網’、加快推動全省量子保密通信産業發展的建議”。她說,量子技術是大陸重點布局的關鍵技術,安徽也将量子通信列入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2020年,三省一市更是簽署“共建長三角一體化量子通信幹線網絡培育和發展量子通信戰略性新興産業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就共建長三角一體化量子通信幹線網絡、培育和發展量子通信戰略性新興産業達成了共識。

如何更好發展量子通信,劉紅麗建議,規劃并建設覆寫全省16個地市的“江淮量子骨幹網”,“可以逐漸建設并接入重點城市量子城域網,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率先開展在政務領域的量子保密通信應用。”

此外,劉紅麗還建議,結合省内産業發展分布,探索金融、電力、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場景的量子安全服務應用,形成良性商業營運模式。“省、市政府對各行業使用‘江淮量子骨幹網’的企業和從事量子通信相關産品開發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開發新産品和創新應用。”

劉紅麗說,我省要鼓勵省内量子企業與各地高校聯合建設人才培養基地,發揮本地企業在量子行業的技術領先優勢,結合高校的師資及教育資源,面向量子通信行業持續輸送高品質人才,助力量子通信産業可持續發展并逐漸擴大行業領先優勢。

合肥高新區将建設“未來科技城”

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目前,安徽正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世界領先的大科學裝置和頂尖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的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強“政産學研用金”六位一體融合發展,着力打造未來産業發展生态圈。安徽已經提出實施“4+N”未來産業培育工程計劃,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科大矽谷、中國聲谷、蚌埠傳感谷等未來産業名片,培育未來産業創新主體,積極搶占未來産業發展先機。

目前,安徽“量子産業”絕大部分企業都集聚在合肥高新區。而合肥高新區也在去年底釋出了《未來産業發展規劃》,将聚焦“四個面向”,圍繞“量子中心”、“科大矽谷”戰略布局,打造科産城融合的“未來科技城”。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将以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為目标,堅持前沿科技突破和遠景需求牽引導向,推動未來産業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産業化的創新鍊全流程整合,進而構築“1+3+X”未來産業體系。到“十四五”末,未來科技城啟動區将初見成效,建設一批标志性未來科技項目,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到2035年,高新區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子中心、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争的未來産業高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餘康生

(安徽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