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畢業季的求職經曆

Accept的公司:Facebook, DeNA, SAP, Intel, ARM

Fail的公司:阿裡巴巴,騰訊,百度,Google,微軟,平安科技,豆瓣,雅虎,Amazon,NVIDIA,EMC,VMware,還有各種說不上名字的小公司

今年(确切的說是從去年暑假開始)的工作實在不好找。随着國内的經濟形勢下降,公司的招的人也随之下降得厲害。騰訊,阿裡這些往年招生大戶今年隻招精英,阿裡在上海似乎達到了個位數!而我的求職經曆應該是從9月開始,而準備則是8月底就開始了。

Dream Offer

Facebook:說起面FB可能也是當初不經意地投了海外的HR郵箱,然後就安排了skype面試,再之後就是onsite面試。當初還真沒想過去美國工作。每當被那些個公司reject的時候,我總是一咬牙,讓他們成為我面最後的BOSS公司的墊腳石吧。

Skype的面試大約是10中旬,而得到HR的通知則是在9月底了。那時候我還在刷着九度的OJ,刷些不痛不癢的碩士機試題。心想再這麼下去不行,鐵定要挂了。于是制定了為期2周的突擊算法複習。把LeetCode上的題都給刷完了,再把career cup上的FB的闆塊的題都給看了遍。這2周真算得上地獄式地做題,早上9:30或10:00醒來,吃飯,做題,12:00,午間新聞,做題,18:30,晚間新聞,做題,22:00左右休息。唯一的娛樂可能就是新聞了。那時候的專注可能這一生也就那麼幾次了,沒有周末,每天都在趕進度上的各種題目,生怕完成不了。但最後竟然奇迹般地挺過來了。Skype的面試倒是不難,很快就把代碼寫完了(由于FB的保密協定就不能透露太多了)。一面的回報也很正面,就等着11月底的onsite。

在等待終面的onsite期間,我又制定了更為長遠的複習計劃了,大約1個半月複習。複習中可能被各種突發事件打破,筆試,面試,實習等等都是最為頭痛的。是以每次要去面試一些小公司的時候,心裡都十分掙紮,去面吧,我的時間真的太寶貴了,不去吧,可能少了這次面試經驗,說不定那題在以後的面試中出現了就虧了。總是在這種痛苦的掙紮中反複。于是,我把FB的算法複習題同步到Evernote,然後在公車站看,在地鐵上看,在面試的公司看。幾乎把每一點能夠榨幹的時間都用來複習算法了。那時候真的好累好累啊,有時候甚至都想快點結束吧,即使結果再壞也快點結束吧,都快要窒息了。最心灰意冷的可能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去筆試,面試,可到了最後又一次又一次地被無數的公司拒了,甚至連無名小公司都不要我,這種打擊現在想來能挺過來,可能就是靠着一種信念,一種希望。

在一天30道算法題的訓練下,我挺過來了,把LeetCode上的題重刷了一遍,把Career Cup上的Google, FB的闆塊的題都看完了,把何海濤的題重新複習了一遍。就是在這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複習中,我一個人默默地走,終于走到了11月底,進入最後的onsite。

Onsite前一晚,沒睡好,可能隻有3,4小時睡着了,各種情感的交織,那是怎樣的感受呢?是一種長期的壓抑,一種長期的積累,希望有一天能夠被人所承認。

一面的面試官,看上去人不錯。直截了當,上來就是算法題,不浪費時間,我就喜歡這樣的。第一題寫完,被發現bug,然後繼續改,改完還是有bug,再次改,發現還是有bug,不過面試官說差不多了,出了下題。第二題倒是一次AC了。最後聊天時面試官說了,可以用中文,發現還是學長,那真叫一個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然後是為什麼要從Google China跳到FB的談話之類的。

二面的面試官,也是中國人,感覺是交大的(後來才知道清華的)。第一題秒殺。然後是第二題,以前從沒見過,有點慌了,不過從最簡單的方法入手,說了自己的想法,然後要我改進,用了hash的方法把複雜度降到O(n),似乎還希望我把空間也降下來,然後給了個提示,于是,靈光一閃找用了DP的方法解決,然後balabala一通,代碼寫完,沒什麼bug。總算過了二面……

最後一面也是很年輕的一位工程師,一看他的衛衣上的CMU就差點想叫了“Great University!”。之前談了很多之前實習的事,心想不會是沒coding了吧,艾,最後一句“let’s sovle a problem!”。夢想破滅。這題做的非常不好,最開始的時候想錯了好幾個解決方法,還一直在談資料結構,而面試官一直說Data Structure is not important, please write the code.然後,在mac air上寫code,鍵盤太軟了,實在不習慣,當時才發現thinkpad的鍵盤真心好。或者前幾面在紙上寫都要好的多。最後寫了個有重大bug的code,發現這下搞砸了,然後聊天的時候幾乎也是草草收場了。

回家的路上真是心如死灰呀,說是一個星期後給結果。這一個星期真是異常的難熬。

最後聽到結果的刹那,終于釋然了,這幾個月的奮鬥,一切的一切都在此刻,值了!!!

有幫助的網站:

LeetCode:www.leetcode.com(我blog上幾乎有每一題的解決代碼)

Careercup:http://www.careercup.com/

何海濤:http://zhedahht.blog.163.com/

九度OJ:http://ac.jobdu.com/

這次面試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放棄希望和努力。當你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對自己說在一天就好,隻要撐過今天。就這樣,你多撐過了一天,一個月,一年。然後,回過頭,你發現原來竟可以撐那麼久。而現在的你和當初也大不一樣!

====================如果想看看那些慘痛的失敗經曆,請繼續======================

         第一站:微軟。通過學校的内推名額進了一個秋令營活動,為期4天。滿心歡喜地比同屆的同學少了好幾輪的筆試和面試。心想要是拿到了MS的offer那是真心好啊,雖然MS近幾年不景氣,但看看它在紫竹的辦公環境,各種小零食,還有福利,能進去我也就不用再為今年的面試再操什麼心了。

在經曆了第一天的各種MS員工盛贊公司文化和技術的過場後就是第二天的面試了,早上是為期一小時的過場筆試,不是很難,兩道代碼題,一道和樹有關,一道搜尋。之後就是下午的面試了,心裡那個緊張,甚至手都在發抖,而且不停地想去廁所。1面是一個看上去是senior manger,開場是一些項目,之後就是寫code了,這道題想到最後感覺要用區間樹做,我說了下,他讓我寫,隻能承認好久不寫區間樹了,而且這代碼也夠長,寫不出。感覺這印象就一下down到谷底了。之後又讓我寫了一個2Sum的問題,想了半天都沒想出他想要的解,當時感覺腦子就亂成一團(現在看看,那真是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問題了,經過了之後幾個月魔鬼式的code)。最終,我的一面以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場,面試官走後,那種幾乎窒息的心情就知道自己完蛋了。好吧,終于2面的面試官幾乎在我快絕望的時候來了(遲到了45分鐘以上)。然後來了道atoi。我滿心歡喜地code,然後寫滿了一黑闆,以為這下完美了,各種test case都想到了(之後幾天回去看了linux源碼,無地自容,如此優美和簡單的實作被我搞得無比複雜)。然後balabala一通,心想過關了吧,然後坐等三面。然後呢?然後就沒然後了……

         這次的打擊和教訓對于我異常的深刻,由于是第1家面試的公司,又是十分迫切的心情,而且又準備不足。無論在心理,準備,經驗上都處于完全的劣勢。最後導緻了完敗。但也是由于這一次,讓我深知自己算法和徒手寫代碼的能力已經退化得全無了,促使我開始了之後的魔鬼訓練。

         P.S.微軟的面試流程一般有4~5面,最後一面是大BOSS,大BOSS會看到前面所有面試官的評價,并作出最後決定,一般有超過1位reject就懸了。同樣的,第n面的面試官會看到前n-1面的面試官的評價,同時會問你評價上的弱點。真是非常非常變态的面試方式。

         相對來說,Google和Facebook面試官都無法看到前面的面試官評價的,最後會有一個稽核委員會決定你是否錄用。感覺不像MS的一錘子買賣。

         在經曆了微軟的reject後,就拉開了本年度最心酸,最緊張,最跌宕起伏的求職經曆的序幕了。

被秒殺的公司:

阿裡巴巴,同樣是内推,同樣是算法,一面的一道旋轉排序數組找數,機率問題,直接把我秒殺。Fail。之後又是網上的初試筆試,題目都不想說了,政治題都有!最後,我們學校才2個最後拿到offer。

騰訊:筆試直接挂。哎,總之被拒的如風一般凄涼。

NVIDIA:依然是筆試,NVIDIA還辦了9,10月兩場。據打聽,同學也沒一個去面的。NVIDIA今年是怎麼了?

豆瓣:一直用着豆瓣,對豆瓣的工程師文化和蘋果文化也非常喜歡。怎奈,筆試就被拒了。

雅虎,Amazon,VMware也同樣是跪倒在筆試。

神公司Google,失之交臂

好吧,這段經曆我都不想再回憶了。去年的暑假前去面了實習生,席間面試官提示時很鄙夷地問道:知道動态規劃嗎?已經被劃入不懂算法的行列。

而10月正式員工面,一面就被刷。一道題硬是卡住,沒想出來面試官的最優解吧。隻搞了個次優的。而且回去一讨論,竟然還是我面百度實習生的題目,我同學都記得,我卻忘了。然後是各種懊悔……

隻感覺,Google就像是在天上飄着,永遠夠不到。

我鄙視的面試:

百度,筆試直接挂了,之後又是内推才去的面試。一面先是問了各種C++的問題,答對答錯各一半,然後又是一道程式設計題,最後一道“哥尼斯堡七橋問題”,這題真心忘了怎麼解。然後又是二面的一道字元串的問題,最讓人氣憤的是我明明答對了,還把DP公式都寫了,他非說我這是複雜度計算公式,我的時間複雜度不對,這題我回來之後又在LeetCode上做了一遍,AC所有資料。但這傻逼的面試官似乎自己都沒了解題目還拿出來給我做,操!然後,他看我執意自己的解法。找了個台階,那我們換到題吧。于是又寫了到樹的題。最後,又是一個45分鐘的遲到,三面來了。問了些無關緊要的,就結束了。從我同學那了解到面得一般,在boardline吧,等消息。我也知道基本無望了。那時對于offer的渴求真是饑不擇食啊,一個offer都沒有,似乎是在10月底的時候了!而身邊有些同學在那時愁的是,去百度呢,還是騰訊呢,又或者大衆點評啊。

EMC:EMC的筆試之變态,試過才知道!感覺是毫無希望的,說是進了面試的話就鐵定能錄了。好吧,我就是那個進了面試,竟然沒錄的。一面和二面比較水,都是問些項目和個人發展的問題,三面來了到類似交換塊資料的的程式設計題,給出數組A = A’A’’,怎樣原地的高效交換A’和A’’。基本上把題意模組化就是寫出這個核心的代碼。想了個比較繞的遞歸算法,但面試官硬說我的時間複雜度不是線性的,看來又是個都沒把題了解透徹的家夥。哎,也是我當時不争氣,沒有把代碼想清楚,回家實作了遞歸版的,确實是線性的。但程式設計之美上有個tricky的解決方法。當時,面試官就跟我說了這個解題辦法。好吧,看來是不寫出這個他是無法滿意的。最後,你懂得!再次被鄙視。

那些無名的小公司:

平安科技,平安的一個技術IT部。說實話那時真是隻為積累點筆試,面試經驗才去的。最後連筆試都沒過。

早安科技,剛開始就問我是哪裡人?為什麼來面試?對創業公司怎麼看?那時真是一個火大呀,真想罵:他媽的,快點出題!老子才不想進你們公司那!

還有些海投的,通知面試,實在是沒體力沒時間去面了。

日本的公司:

DeNA,一個日本做遊戲的公司,招聘的職位在東京。估計也有很多人沒聽過這公司了。日本公司的文化感覺就是等級森嚴,毫無活力吧。公司的面試就能窺見一斑。不過DeNA也算是學習美國的文化了,1~2輪技術面。日本公司似乎比較重視項目,面試問了很多項目的問題,還讓我把代碼給他們。後來一想,其實也看不出什麼代碼的意圖,也就是看看風格和代碼是否簡潔。還有一面就是coding了,這個我喜歡。一道atoi,好嘛,這微軟的仇在這裡報了,在linux源碼的基礎上寫了個能處理溢出的。面試官還問了這個溢出的處理,balabala一通,說是看過linux源碼,說是源碼有bug,然後改進之。那真叫一個爽啊。然後一道最近公共祖先,先沉思狀,然後一個O(n^2),當然不滿意啦,然後又來個連結清單的O(n)解法,最後一個遞歸的O(n)解法。完美收官,你懂的,面試官就喜歡這種逐漸完善的思考方式,一下子來個終極解就沒意思了。

之後嘛,日本公司的文化就來了。各種什麼性格問題啊,人生問題啊,甚至還問你的家人,女朋友的各種隐私問題都來,這是我最讨厭的了。還有一輪是團隊合作的環節,真是感覺毫無意義,根本沒有那種輕松合作的氛圍,不過隻是各自展示自己比隊友強的一場show。這場團隊合作是之前層層篩選下來的5人。原以為會有3,4個留下的吧。沒想到最後隻剩2個了。

好吧,我挺到了最後。拿到了offer,然後是一周後到北京簽約,但日本公司卻還無恥地說去北京也是算面試,是以balabala。真是非常忍受不了這種表面的功夫。

最後,各種原因。我還是拒了DeNA,其中過程就不表了。不過這是我reject offer最爽的一次!

終于拿到Offer:

Intel

接到Intel的面試完打來的電話就知道有戲了,感覺終于是要觸底反彈的前兆了。Intel的面試3輪,每輪45分鐘。1,3輪是技術,中間的有個BOSS級的人物吧。算法什麼的基本沒問題,字元串處理,最小堆,還有些隻說想法的算法。頭疼的是C++的細節,線程,鎖,排程等等,這些我全然沒有複習,也不知道怎麼複習。感覺國内的公司為了區分合格者專問偏門的語言細節,可能一輩子都不用的,以此來決定去留,這實在很讓我讨厭。誰叫中國人多呢。

最後感覺面的還不錯吧,至少沒有重大失誤。最後順利拿到offer。

第二個Offer:

SAP

SAP的面試也算是内推吧。這面試真感覺不算正式,主要是二面竟然是當場從網上找題,出的還是我知道,然後又換了到算法導論上的。面試官自己都沒了解題目還讓我做。

一面則是兩個人,一個問得問題就看出很牛了。各種C++的類的函數啊,一些不為人知的特性等等,然後黑闆上寫C代碼,然後資料庫,一個變形的連結清單的複制,SQL語句等等,什麼都問,而我幾乎隻懂算法,其他的隻能敷衍了事。

總體感覺一般吧,可給offer可不給的那種。

然後沒想到,FB面試的那天下午HR打電話來了,那時我心情極糟都不想回答任何問題了,還問了我一大通項目,offer,英文交流,1個半小時。真是被搞死了。

最後順利拿到了off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