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名天才的經曆:美麗心靈,痛苦人生

作者:TY兔閃泡

01 前緣

17日,有一篇杭州日報的自述故事廣為流傳:原标題《我們的天才兒子》,公衆号标題《杭州男子從殡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

可能是看了太多标題黨文章,對于此類一看就是博眼球的文章,本來我是不大想看的。但,神差鬼使,在不少公号都跟進評論的時候,我還是點進去看了。

深夜,這麼煽情的故事,我卻沒有潸然落淚。這并不代表我沒有被感動到,而是,看到這一段充滿愛與磨難的旅程,我選擇用微笑代替眼淚,默默祝福他們:往後餘生,隻剩歡顔。

這個故事有4個人物:

爸爸金性勇,85歲,上海化工學院畢業,高知

媽媽曹美藻,已在2021年11月11日離世,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高知

哥哥金曉天,1967年出生,考進複旦大學,後來考托福去了澳洲

弟弟金曉宇,1972年出生,翻譯家,也是文章的主角

兩位高知的結合,按照一般想象是這樣的:強強聯合,幸福美滿,功成名就。但現實的劇本卻是:清貧、混亂、絕望、提心吊膽。

大兒子按照正常路線發展了,小兒子卻不按常理出牌了:6歲被玩伴射瞎一隻眼睛,高中成績優異卻突然厭學,幾方奔波确診“躁狂抑郁症”,也就是“雙相情感障礙”,病人會抑郁和躁狂交替發作,無法根治。用文中的話表述就是:

“小宇不上學,情緒低落,晚上不睡覺,甚至自殺,這些都是在抑郁期;無端猜疑指責别人,狂躁不安,有破壞行為,是轉入了躁狂期。”

02 魔鬼交換

美國一名精神病醫師寫了本書叫做《躁狂抑郁多才俊》,裡面列舉了25位曆史名人:貝多芬、梵高、牛頓、海明威……這些人都患有與金曉宇一樣的病,一生都在一邊被病痛折磨,一邊創作出偉大的天才作品交替中渡過,痛苦又璀璨。

上帝說,要想成為天才,必須先與魔鬼進行交易。2次自S未遂,N次砸遍家裡電器、家具,N次發瘋打傷他人。魔鬼很開心,給了他耀眼技能:

翻譯。

六年時間金曉宇自學了德語、日語,順便把英語也鞏固了。2010年起,在媽媽的大學校友的邀請下,金曉宇開始在家進行翻譯工作。

這是這一家人最幸福的10年,這段時間裡,他以每年2本書的翻譯速度,完成了22本近700萬字的外文著作的翻譯。他所涉及的譯本,不單單是日、英、德,領域跨度也非常大,從音樂到文學,似乎就沒有他搞不定的。

03 高光後的再一次悲劇

金曉宇沒有朋友,家裡媽媽縫制全家衣服用的縫紉機、爸爸送給他學習翻譯的電腦,是唯一沒有被砸過的物品。這兩樣,是他潛意識裡的精神支柱,一個代表媽媽,一個代表翻譯。

縫紉機生鏽了,因為媽媽确診了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癡呆症,再也踩不動縫紉機了。

電腦也不能再用了,因為金曉宇又被送去住院了。他最近一本足足53萬字的德國作家本雅明的《書信集》的譯著,等了4年都未出版。

他不知道在這段時間,他親愛的媽媽已經去世,他的爸爸是多麼惶恐又無助地在那昏暗破舊的房子裡處理完後事。他的哥哥因疫情緣故,這2年多都沒法回來。金曉宇隻剩下一個老父親了。

04 後續

文章一出來,立馬就全網爆紅了。許多人從物質到精神上,都表達了熱烈的想要幫助的意願,但,都被金性勇婉拒了。他們父子最需要的是,不被打擾的安靜,和細水長流的關注。

好消息是,金曉宇已經出院了,不知道是不是出版社看到了這文章,他的最新譯著出版了。他也看到了這篇文章,接受了媽媽去世的事實。浙江省翻譯協會邀他入會,他也将繼續下一本書的翻譯工作,一切似乎都将重回正軌。

但,如果爸爸走了,金曉宇會怎麼樣?沒有朋友、沒有伴侶、沒有父母,這是我不敢想的結尾。這也是他爸爸要向報社講述這個故事的原因,希望在他百年之後,他最放不下的兒子,能有一個讓他安心的結局。

05 所想

看完了整篇文章,我深表震驚和敬佩,從金曉宇父母的身上,我看到:

父母的愛是無價的。面對這樣的情形,可能很多父母都被折騰得心力交瘁而放棄。作為那個年代的進階知識分子,他們本應有更好的生活,但他們為了兒子,付出了所有的心血,操勞至老,無怨無悔。

從金曉宇身上,我看到了:

一、天才也不是随便就能成功的。為學翻譯,他是這麼幹的:

  1. 先看帶中文字幕的外語電影,看懂後,做一個紙條擋住字幕再看,直到完全聽懂。
  2. 浙江圖書館裡所有的外語小說,他都看完了。

二、對待工作是如何認真負責的:

  1. 為了提升翻譯的準确度,他在網絡上查詢小說有關的所有背景,遇到難以翻譯的電影時,會看完作者導演的所有作品
  2. 他的譯著,大家都搶着做責任編輯,因為全書沒有錯字、錯句、錯譯,每本書都好賣,讀者反響很好。

三、酒香也怕巷子深

除了南京大學,翻譯界沒人知道金曉宇是誰,更不知道這麼多品質上乘、口碑好的作品居然是由一名自學成才的躁郁症患者完成的。如果不是因為這篇文章,可能金曉宇此生都不大可能被同行知曉。

對比起金曉宇的困境,我突然覺得自己目前所面臨的問題,都不是大事。從他身上,我學到了自律、刻苦、堅持、方法,以及“一萬小時定律”。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是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而我,正在第一年再次起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