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文章 (248) 小鎮上的幼年 — 谷堆旁的童年

臨近春節,接到來自老家的噩耗,我那百歲的外婆終究未能抵擋歲月的流失,永久的離開我們;在看到小姨發出的訃告,往日的情景又一次浮現于眼前,眼眶又一次濕潤;外婆和我戲耍的場景再一次呈現于腦海;這一次外婆是真的離開了我們;
幼年是外婆撫養長大,在那種物質缺乏的年代,外婆都會盡量的滿足優先來滿足我;大姨經常叨咕,幼年的我,剛斷奶就送到外婆家,幾個月大的孩子,全靠着一點白糖水維持着;都勸說外婆将我送回家,都擔心我熬不過去,但外婆始終盡全力呵護着我;幼年的我就這樣和外婆一起數着星星,看着月亮而長大;
童年離開外婆家,回家去上學;外婆擔心我的不适合,又一次陪我回家,再次擔當撫養我的任務;那時外婆是我的全部,外婆是遠比母親還要重要的親人;回到家中,任何事情外婆都能幫我承擔,外婆就是我心中的“超人”;
少年的假期,依然還會有很長時間在外婆家度過,外婆家顯然更像自己的家;夏日的夜間,我們坐在池塘邊納着涼,聽着外公講着故事,外婆在一旁用着蒲扇,幫我驅趕着蚊蟲;就在外婆這麼搖着蒲扇,我也漸漸長大;
青年時代,顯然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外婆家顯然也缺乏吸引力;逐漸遠離外婆家,假期有着更多的“大事情”要去完成,探望外婆越來越少,思念外婆也越來越少;似乎感覺好像外婆已經開始遠離了我;
越來越大,外婆也越來越遠;和外婆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即使見面也是短暫的;那一年的春節,也是在母親離世後,唯一的一次回家過春節;将近九十的外婆依然“精神抖擻”,應邀和外婆一起打麻将;期間,外婆悄悄的問我,有“二餅”嗎?“打給我碰一下;”當我打出“二餅”時,近九十的外婆,如同小孩一般興奮和激動,推倒“胡牌”;然後伸手找我要錢;雖和外婆相隔很遠,但我們之間的親情永遠都在;
随着年齡的增長,雖和外婆見面的機會依然很少,但和外婆的通話卻越來越多;和外婆有着很多很多的話題;我和外婆撒着嬌,外婆和我耍着“無賴”,就這樣一老一小特有的通話,每次都能聊上幾十分鐘,甚至更長;那種感覺,外婆永遠都不會老,外婆永遠都會和我們在一起;
近百歲的外婆,感覺越來越傷感,缺乏原有的樂觀和開朗;每每外婆都會說:“我已經活夠了,我什麼都經曆過了,我活着沒有什麼意義了;”“為什麼要讓我着?要是把我的壽命給我的親人們該多好!”每每聽着外婆這麼說,我也很傷感,但也不知道該和外婆說些什麼;漸漸的,也不想和外婆通電話,以前和外婆通電話是開心、愉快的“鬥嘴”,但那時兩人都會有着不同的傷感;
外婆終究熬不過歲月,中風偏癱在床,并同時徹底失去記憶;小姨撥通視訊,看着茫然的外婆,在詢問“我是誰?”我徹底的被“激發”隐藏在内心深處的痛苦,我既不會說話,也不會大聲痛哭,隻是在那裡默默地流着眼淚;外婆也在電話的一頭依舊茫然的看着我,還在詢問:“你是哪一位啊?”
或者現在來說,對外婆來說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釋然;她經曆了太多太多,既有“國破家亡”的悲傷,也有“親人離世”的痛苦;現在的這種方式,可能會是更好的,也是外婆更想接受的;我沒有回家看外婆最後一眼,也沒有過多的悲傷;我深愛着外婆,外婆也深愛着我,我可能也能了解外婆,外婆也可能了解我,不管任何時候,我都和外婆在一起;
妻子詢問我,是否要回家;我跟妻子說道:“外婆生前,我盡孝道了;外婆生後,我會永遠記着她”,我的内心十分坦然,雖有着各種不舍,但我内心是平靜的;
2022年01月19日 于北京 朝陽門
(注:文中内容均為真實記憶記錄,原創首發,但會存在迷糊記憶;本文使用的所有圖檔均來自網絡,在此,對圖檔所有者表示真誠的感謝。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以便随時處理;)
下一篇:連載文章(248) 小鎮上的幼年 — 我們坐在谷堆旁講着過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