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說三國:一一〇曹丕平叛

正在這時,河間人田銀、蘇伯造反,煽動幽州、冀州的百姓,引發混亂。

曹操接到報告後,準備放棄攻擊馬超等人,率軍東還,先安定後方。

這時,楊阜正作為使節在曹營,對曹操說:“馬超有韓信、黥布的勇猛,極得羌、胡等民族的擁戴,西部邊境的人都敬畏他。如果你的大軍回師後,不作周密準備,隴上諸郡恐怕就不再為國家所有了。”

曹操深表贊同,但終究是擔心河間亂局,撤離得還是十分倉猝,沒有來得及作出周密布置。

史說三國:一一〇曹丕平叛

十二月,曹操從安定班師,留夏侯淵駐守長安,任命議郎張既為京兆尹。

張既用懷柔的政策招集流亡在外的難民重返家鄉,興建恢複縣城與村鎮,受到百姓的擁戴。

韓遂、馬超叛亂時,弘農、馮翊屬下的縣邑多起來響應,隻有河東郡的百姓沒有異心。

曹操的軍糧全靠河東郡供給,擊敗馬超後,還剩下二十餘萬斛軍糧。

曹操是以提高河東太守杜畿的官秩為中二千石。

史說三國:一一〇曹丕平叛

留守邺城的五官中郎将曹丕打算親自率軍,去征讨田銀、蘇伯,平定叛亂。

功曹常林說:“北方的官員和百姓,樂于安定,厭惡戰亂,服從朝廷的時間已很久,遵守法令的占多數。田銀、蘇伯等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狗和羊,造不成多大的傷害。現在,我們的大軍在遠方,境外有強敵,将軍鎮守邺城,身系天下安危,輕率出軍進行征讨,即使平定,也不足以顯示威武。”

曹丕覺得有理,于是派将軍賈信去讨伐,消滅了大部分叛軍,還剩一千餘人,請求投降。

曹丕召叢集臣商議。

大家都說:“曹公從前下過指令,凡是被包圍後再投降的,一律不赦免。”

隻有程昱反對,說:“‘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指令,是戰亂時期所采取的一種臨時應變政策。以前之是以要誅殺投降者,是因為當時局勢動蕩,天下大亂,攻打賊人時采取這個方針,目的在于向其他亂黨顯示不盡早投降的後果,讓所有敵人都感到懼怕,未圍先降,那以後用兵便不需要動辄圍城。現在天下已基本平定,而且這次戰事是發生在領土之内,都是些不成氣候的賊衆,殺了他們也顯現不了威儀,已經失去了以往誅降的意義,不能随便殺戮。即使要殺,也應當先向曹公報告。”

那些人都說:“曹公早有授權,軍事上的舉動,可以專斷,不必請示。”

程昱不再回應,站在那裡默不出聲。

曹丕感到奇怪,議事完畢,特意留下程昱,問他:“你似乎言猶未盡啊?”

程昱說:“專斷是指臨時發生緊急情況,必須當機立斷。現在,這些叛民控制在賈信手中,不會再生變故,情況并不危急,是以,我希望将軍不要擅作決定。”

曹丕恍然大悟,感激地說:“你說得太對了。”立即派人向曹操報告。

史說三國:一一〇曹丕平叛

居府長史國淵認為這些人不是首惡分子,也向曹操請求不要處斬他們。

曹操果然下令赦免不殺。

後來,曹操知曉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非常高興,對程昱說:“你不僅明了軍事政策,還善于處理别人父子之間的關系。”

過去的慣例,在擊敗敵軍的文告中,往往誇大其詞,殺死一人要報成十人。

而國淵在報告這次斬殺人數時,都據實上報。

曹操問他原因,國淵說:“征讨境外的敵寇,多報殺死及俘虜人數,是為了炫耀武力,聳人聽聞。而河間在咱們的疆界以内,田銀等進行叛亂,雖然平定他們有功,但我心中卻感到羞恥。”

曹操聽了大為高興,提升國淵為魏郡(治邺縣,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邺鎮)太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