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丨課後“空檔期”變“成長加油站”——重慶“雙減”帶來新變化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重慶1月19日電題:課後“空檔期”變“成長加油站”——重慶“雙減”帶來新變化

記者柯高陽

“這道麻婆豆腐色香味俱全!”“我覺得宮保雞丁更好吃……”學期末,重慶市沙坪壩區濱江國小的廚藝課迎來結課“廚藝秀”。同學們走進廚藝工作室,起鍋、下菜、擺盤,争相展示一學期下來的“學習成果”。

新華全媒+丨課後“空檔期”變“成長加油站”——重慶“雙減”帶來新變化

在老師指導下,重慶市沙坪壩區濱江國小的同學們動手展示廚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2021年秋季學期是“雙減”政策全面落地後的第一個學期。在重慶,許多中國小校增設美育、體育和勞動教育課程,鼓勵學生參加興趣小組、社團活動,讓課後服務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一學期的實踐下來,原本的課後“空檔期”變成“成長加油站”,幫助孩子們收獲更多成長和快樂。

在濱江國小,“6年學會12道菜”是每個孩子畢業時要實作的目标。這12道家常菜由老師們精心挑選,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一年級是水果沙拉、涼拌豇豆,二年級是清炒時蔬、番茄炒蛋,五年級則是宮保雞丁、水煮肉片……每學期結課時,同學們集中展示廚藝,邀請家長和老師品嘗,最後評選出最厲害的“廚藝小能手”。

“學習廚藝不是目的,激發興趣、享受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濱江國小校長包耘說,學校利用課後服務時間開設一系列實踐課程,希望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到樂趣,成長為熱愛生活的人。

課後服務不僅有“吃”,還能“穿”起來。重慶市璧山中學開設書法、國畫、陶藝、茶藝等100多門選修課,還成立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等不同類别的50餘個興趣社團,“衣衣不舍”服裝工作坊就是最受學生歡迎的社團之一。在這裡,同學們将久置不用的衣服作為原材料,搜集塑膠瓶、碎布頭、鉚釘、紐扣等作為裝飾材料,發揮奇思妙想動手改造,讓舊衣物煥發新光彩。

新華全媒+丨課後“空檔期”變“成長加油站”——重慶“雙減”帶來新變化

在重慶市璧山中學“衣衣不舍”服裝工作坊,同學們動手設計和制作服裝。 新華社記者 柯高陽 攝

“做這件衣服時,我體會到小時候媽媽為我一針一線縫補衣服的愛。”初一(3)班的學生張珈毓從家裡帶來早已不穿的舊款羽絨服,設計裁剪出一件款式時尚的小馬甲。指導老師楊梅說,同學們不僅能學到服裝設計、手繪圖畫、色彩搭配的知識,讓興趣特長有了施展空間,還能用衣服表達情感,在動手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

新華全媒+丨課後“空檔期”變“成長加油站”——重慶“雙減”帶來新變化

在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國小,同學們在參加課後趣味體育活動。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趣味滑闆車、動感轉轉盤、毛毛蟲競走……走進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國小,下午3點過後的操場上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原來,學校在課後服務中安排了1小時的趣味體育運動,讓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培養運動細胞。

“一學期下來,不少家長反映孩子變得更活潑了,體質也有明顯提升。”朝陽國小黨總支書記鄧薇介紹,學校将空置的房間改造為專門的午休室,采購了上下鋪、抽屜床,讓每個學生都能躺在床上美美地午休1小時,進而有更充沛的精力參加下午的學習和體育鍛煉。這項午休服務受到家長們的歡迎。

新華全媒+丨課後“空檔期”變“成長加油站”——重慶“雙減”帶來新變化

在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國小,老師幫助同學們一起整理午休的床鋪。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做好課後服務不僅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也切實為家長減輕負擔。”重慶市教委主任黃政說,目前重慶市中國小課後服務已實作全覆寫,學生參與率超過98%,共有20多萬名教師投入到課後延時服務中來,呵護孩子們快樂成長。

來源: 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