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明确提出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接下來如何深入行業場景,把數字技術與行業知識深度結合,真正融入主業務流程,解決核心業務問題,催生體驗提升、效率提升以及模式創新已成為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課題。
江蘇作為“先行軍”已率先展開探索,并嘗到了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澎湃動能。過去幾年,江蘇的數字經濟呈現規模增長迅速、創新融合驅動加快、新業态不斷湧現的良好發展态勢。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元,位居全國前列,占GDP比重超40%。
從這個角度來看,數字經濟不僅成為了推動江蘇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更成為了引領區域經濟未來發展的新經濟形态。緻力強富美高新江蘇,數字經濟領跑隻是序章,更需持續創新思路、加快破題,鍛造數字化轉型智勝的那把關鍵“鑰匙”。
江蘇數字經濟領跑背後
一直以來,江蘇擁有堅實的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基礎,同時又把握住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并先後出台了發展網際網路經濟、大資料、人工智能、工業網際網路等一系列政策檔案,如《江蘇省大資料發展行動計劃》、《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建議》、《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等,推動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這為江蘇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江蘇各地正在積極搶抓數字經濟戰略先機。例如,南京積極打造數字經濟名城,争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發揮好南京在科技強省建設及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中的标杆作用。加快數字技術研發應用和融合創新,在新零售、數字金融、數字健康等領域率先突破,成為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蘇州印發《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蘇州制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今年也啟動實施169個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力争到2023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超6000億;此外,無錫出台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正開啟數字經濟萬億新賽道,全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示範城市。
可以看到,江蘇在數字經濟領域之是以能夠實作全國領跑,背後的關鍵原因在于:
一是,創新。江蘇确立了創新在數字經濟全局的核心地位,聚力提升江蘇制造,推動制造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積極建立國家“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先導區等,依靠創新驅動江蘇數字經濟的持續性和高品質發展。
二是,開放。作為中國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兵”,江蘇也承載着帶動長三角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一直以來,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是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發展的前沿陣地。近期“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提出,未來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産業叢集。而在這方面,江蘇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探索與實踐的成功經驗,對未來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也有着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三是,人才。作為教育大省和教育強省,江蘇的數字經濟人才基礎雄厚,規模數量處于全國前列。在此過程中,江蘇也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由此也在高端軟體、大資料分析、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裡具有了巨大的研發潛力,并湧現出了豐碩成果。
四是,低碳。江蘇也率先提出“努力在全國達峰之前率先達峰”,這是江蘇踐行“争當表率、争做示範、走在前列”新使命的具體行動,同樣也是這個經濟大省為全國綠色發展探路的責任擔當。據了解,今年江蘇将制定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及“十四五”行動方案,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由此可見,通過創新、開放、人才和低碳一系列的建設,江蘇聚力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數字産業發展引領區、産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區、數字技術應用先導區,實作全國領跑。
跨過數字化轉型深水區
當然,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起跑已久”,但依舊“任重道遠”的系統性工程。從江蘇在數字經濟的探索與實踐中,也可以看出當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行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将進入模式創新和變革的階段。是以,唯有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共享數字化平台,形成能力互補,才能跨過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
華為自身作為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實踐者,通過“三個目标、五個轉變、三個關鍵能力”落地數字化轉型戰略。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華為也積累沉澱了“全棧”的産品能力、“硬核”的産品技術、開放的“數字平台”以及“懂行”的場景化解決方案,通過集合行業智慧共解行業難題,助力行業企業完成“深水區”的數字化轉型之旅。
首先,為了更好地滿足處于不同數字化階段的客戶的轉型需求,華為可以提供五類Offering,包括領先的新ICT技術、行業場景化的産品組合能力和雲、管、邊、端架構能力、業務上雲能力(應用使能、資料使能、AI使能)、資料資産化能力,并推進行業标準化、數字化咨詢與內建能力,以及輔助營運能力,使能千行百業智能更新,共建全場景智慧,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
其次,華為搭建了能夠識别通用技術的“樂高積木”和通用業務的“海拉細胞”的數字平台,并通過開源共建、服務化開放的全新方式,使能和加速産業數字化和行業數字化的程序。
最後,華為始終堅持從行業場景的實踐中來到行業場景的開拓中去,攜手合作夥伴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多樣化的業務場景需求。
打牢數字化轉型智勝底座
衆所周知,“十四五”期間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華為聯合江蘇衆多企業機關,基于全新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和數字化轉型智勝底座,在數字化産業和産業數字化方面持續深入探索與實踐,為跨過數字化轉型“深水區”趟出一條創新路。
在對準核心生産要素方面,随着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開展,資料成為新的生産要素。華為與南京鋼鐵展開資料治理領域合作,以清潔、透明、智慧的企業資料推動數字化南鋼業務發展,建構資料管理與資料營運體系,推動資料向資源化、資産化加速蝶變,讓資料成為推動南鋼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技術水準。
在咨詢規劃方面,丘钛微電子依托華為實踐與指導,建構公司戰略、營銷、研發、制造、人力資源、流程IT等6個領域的數字化能力,并通過流程變革、數字化轉型規劃等提升客戶體驗和内部營運效率,構築世界一流的管理體系,助力丘钛微電子成為全球領先的攝像頭模組和指紋識别模組制造商。
在深入行業業務場景方面,華為攜手江蘇财政廳建設“江蘇财政雲”,聯合揚州應急打造可感、可視、可控的應急新标杆,聯合鼓樓醫院共建新一代“醫院智能體”;聯合園博打造智慧園博數字化體驗;聯合蘇州大學打造360°智慧教室;聯合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石油分公司打造“無感支付”智慧加油站新體驗……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華為将深度參與到城市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中,在這個開放的“樂高積木”上搭建出更多行業場景建築。攜手更多行業夥伴共建共享融合創新的數字經濟新生态,創新數字社會發展新模式,構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業态。并充分利用華為在智能制造、大資料應用等新興産業領域的資訊化技術積累,最大化釋放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價值,促進江蘇數字經濟持續高品質發展。
本文作者——申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