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婆為什麼不能學會閉嘴?

作者:那一面鏡子

因為和婆婆吵架,兒媳帶着兩個多月的兒子投河自殺。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瞬間淚崩。

因為我的寶寶也是正在懷裡吃奶的月齡,想到那位女士聽着婆婆的閑言碎語、萌生輕生念頭以及走向那條河時候的掙紮,心裡真的是太痛了。

暫且不論這新聞背後還有哪些複雜的因素,就隻說女人分娩後,由于體内激素極速下降以及帶娃的勞累很容易導緻抑郁,這本該是人人皆知的,何況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婆婆。

但,婆婆們很健忘。

不不不,不是她們健忘,而是她們自以為是。

“我們那個年代……”“你多吃點才有奶!”“你是不是奶不夠?”“你吃這個寶寶容易起疹子”……

不能絕對的說婆婆們都這樣,但我相信大部分的婆婆都說過這樣的話。

切身感受:聽到這些話,心裡超級煩。

講一下我自己。

懷孕期間,惡心、勞累這些生理上的反應自不必說,最可怕的是心情低落、郁悶,打從心底裡會泛起那種“人生好沒意思”的念頭。

分娩過程的痛,隻有經曆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我從陣痛到分娩,曆經足足40個小時。從一指到十指,那個過程真的是想一了百了算了,産程超長導緻心裡崩潰、絕望。

分娩之後,絕不是人們說的“卸貨了就輕松了”,先是傷口的痛,傷口的痛不那麼突出之後,腰酸背痛就變的明顯了,再就是哺乳痛。直到現在,我的手關節、腕關節、腘窩處,大腿兩側,沒有一處不痛的。

而寶寶的哭鬧、喂夜奶沒有整覺可睡,産後身材遲遲不能恢複、沒時間打理自己等等各種情況交織在一起,整個人的精神都處在崩潰邊緣。

你能想象在和各種疼痛對抗、繃住不讓心理崩潰的狀态下,婆婆的那些不友善的聲音會有多麼刺耳嗎?

婆婆們,你們不是親媽,不能像親媽那樣心疼兒媳,這誰都能了解,做不到也不強求,兒媳們也不對此抱有期待,但至少你可以做一件事兒:就是把嘴閉上!

現在是現在,不是你們那個年代;把你們叨叨的時間花在科學育兒上,去了解一下媽媽吃的會不會影響母乳;去了解一件事情,孩子是兒媳自己生的,比任何人都更擔心他的安全和健康,而且,隻有媽媽心情舒暢了,寶寶才有更舒适的生活環境。

我生完以後,和我自己母親聊起“婆婆”這個角色,因為母親将來也要當婆婆,我就提醒她,将來兒媳生了娃,你要當一個聰明的婆婆。關于怎麼喂養,他們求助你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們,不需要的時候,尊重他們用自己的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