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愛打呼噜、張嘴睡覺,真是睡得香嗎?當心鼾聲背後隐藏的“陷阱”

作者:醫師報

作者:衣曉峰

近年來,兒童睡眠呼吸障礙因其較高的患病率和嚴重的遠期并發症,越來越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與警覺。根據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小兒學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等多家權威學會組織共同編撰的一份《中國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診斷與治療指南》(簡稱《指南》)中的資料,目前美國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病率為1.2-5.7%,大陸香港地區為4.8%。而據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近期參加的一項中國兒童睡眠監測及睡眠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證明該市兒童中睡眠障礙相關症狀的發生率高達20-30%,約10%左右的兒童存在頻繁的睡眠打鼾情況。

上述《指南》告誡,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若是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有效幹預,将産生一系列嚴重并發症,如颌面發育異常、行為異常、學習障礙、生長發育落後、神經認知損傷、内分泌代謝失調、高血壓和肺動脈高壓等,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等。是以,對兒童OSA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幹預,有助于改善預後,現實意義重大。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充足的睡眠是精力體力恢複、免疫調節、記憶力提高、内分泌調控、兒童生長發育等重要生理過程所必需的。睡眠品質關系到孩子的體格發育,而睡眠障礙則可以直接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影響孩子的智力。

打鼾和張嘴睡覺,要注意了

日常生活中,每當看到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覺直打呼噜,張着小嘴的睡相憨态可掬,許多家長往往都很欣慰,認為自家的娃玩了一整天,或者是白天學習學累了,才會睡的這麼香!殊不知,這種表面現象的背後往往隐藏着一個大大的“陷阱”——孩子很可能患上了“腺樣體肥大”疾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睡眠協作組委員、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睡眠科主任傅海威告誡,打呼噜屬于睡眠障礙綜合征中的一種,很多孩子都是因為腺樣體肥大引起的。當孩子睡覺經常鼾聲不止時,請家長一定格外留心和注意,多問幾句為什麼?

寶寶愛打呼噜、張嘴睡覺,真是睡得香嗎?當心鼾聲背後隐藏的“陷阱”

今年6歲的小男孩果果,2個月前每晚睡覺時,居然像外公一樣響起了呼噜聲。起初,孩子的外婆還挺高興,認為果果是白天淘累了,睡得才如此香甜。可孩子的媽媽經過仔細觀察,卻發現不太對勁兒,小果果不僅睡覺打鼾,而且還張着嘴巴閉不上。果果媽在參加社群主辦的優生優育講座時,曾經聽家庭醫生講過“腺樣體肥大”的病,她懷疑孩子打呼噜也是出于這個原因。于是,果果媽帶着兒子來到醫院睡眠科診察,結果證明正是腺樣體肥大在幕後“作祟”。在經過一段時間醫治後,果果不再張嘴睡覺了,打鼾的聲音也戛然而止了。

“腺樣體面容”是怎麼回事

傅主任通俗解釋說,腺樣體也叫咽扁桃體或增殖體,處于鼻咽部頂部與咽後壁的位置,屬于淋巴組織,表面呈現為“桔瓣狀”。和扁桃體一樣,人的腺樣體随着年齡增長而逐漸長大,2-6歲為增殖旺盛期,10歲以後逐漸萎縮。腺樣體肥大是腺樣體因發炎的反複刺激而緻病理性增生,繼而導緻上氣道阻塞、經口呼吸等症狀,尤以夜間加重,出現睡眠打鼾、睡眠不安等反應,患兒睡不踏實,經常翻身,仰卧時更明顯,嚴重時甚至呼吸暫停。這種呼吸暫停是指兒童睡眠過程中頻繁發生的部分或完全上氣道阻塞,嚴重幹擾正常的通氣和睡眠結構。

與成人病因不同,腺樣體肥大的兒童往往并存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肥大的狀況;且與肥胖、顱面畸形、神經肌肉疾病等因素脫不了幹系。那麼,腺樣體肥大有何臨床表現呢?首先是小患者長期張嘴呼吸,往往被打上“腺樣體面容”的獨特烙印。傅海威醫生介紹說,典型的腺樣體面容是指由于腺樣體肥大而形成的面部發育障礙,緻使颌骨變長、唇肌松弛、下唇和牙齒外翻、鼻翼基部變窄,在一定程度上确實影響正常容貌。這讓很多家長十分不解和疑惑,“我家寶寶本來挺好看的,現在咋越長越醜了呢?”

寶寶愛打呼噜、張嘴睡覺,真是睡得香嗎?當心鼾聲背後隐藏的“陷阱”
寶寶愛打呼噜、張嘴睡覺,真是睡得香嗎?當心鼾聲背後隐藏的“陷阱”

睡眠監測,有助于病情評判

而通過口咽檢查,可見腺樣體肥大的兒童硬腭高而窄,咽後壁見粘性分泌物從鼻咽部流下,多伴有腭扁桃體肥大;前鼻鏡檢查,可觀察到鼻腔内有大量的分泌物,黏膜腫脹;經纖維鼻咽鏡檢查,在鼻咽頂部和後壁表面,能見到縱行裂隙的分葉狀淋巴組織,像半個剝了皮的小桔子,常常堵塞後鼻孔2∕3以上;利用鼻咽側位片,可測量鼻咽氣道的阻塞程度;用手指做鼻咽觸診,在鼻咽頂及後壁可扪及柔軟塊狀物;拍CT片,可見鼻咽氣腔變形變窄,後壁軟組織增厚,密度均勻。

判斷腺樣體肥大兒童是需要保守治療還是手術?目前國際唯一公認的金标準是多導睡眠監測。傅海威主任解釋,多導睡眠監測,英文簡稱PSG,就是在寶寶睡覺時戴上一些檢查的電極,用電腦記錄其一整夜睡眠條件下的呼吸動态,比如有無打鼾,是否呼吸暫停,缺不缺氧?凡有打鼾和憋氣者,都必須進行PSG檢查,以确診到底是不是鼾症。一般情況下,小兒腺樣體輕度肥大通常對自身健康危害并不重,但當PSG結果顯示患兒身處不同程度的缺氧性睡眠狀态時,則意味着有可能釀成身體和智力發育遲緩,乃至腺樣體面容。

傅海威醫生建議,如果被确診為OSA,首先要增加營養,預防感冒,提高機體免疫力,積極防治原發病。過了10歲之後,人的腺樣體将逐漸萎縮,病情可能得到緩解或完全消失。有的患兒常常伴有鼻炎、鼻窦炎,經過恰當的治療,鼻腔通氣好轉,臨床症狀可以獲得減輕。如保守療法無效,應考慮盡早施行腺樣體切除術。

寶寶愛打呼噜、張嘴睡覺,真是睡得香嗎?當心鼾聲背後隐藏的“陷阱”

治療加預防,可望事半功倍

傅主任介紹,現階段,國内外權威專家推薦的手術标準如下——

一是3歲以上行外科手術較為妥當;二是扁桃體發炎反複“發難”,即1年内感染發作不低于7次,或連續2年每年感染發作不低于5次,或連續3年每年感染發作不低于3次;三是根據《2020中國兒童OSA診療指南》,因腺樣體、扁桃體雙雙肥大引發的中重度OSA的兒童,強烈推薦腺樣體扁桃體手術切除;四是患兒腺樣體肥大,伴随中度鼻塞症狀,已持續至少1年,且保守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效果不佳者;五是因腺體肥大幹擾鼻腔通氣和分泌物引流,進而反複誘發鼻炎、鼻窦炎、化膿性或慢性滲出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六是腺樣體肥大症狀明顯,并已呈現特殊面容的孩子,明确排除口腔病因後,建議進行手術。

最後,傅海威主任提醒廣大家長,當寶寶有聽力不好或明顯打鼾時,要想到孩子可能不僅僅是耳朵或鼻子出了毛病,還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有腺樣體肥大;同時應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随時增減衣物,尤其是小孩在2-10歲期間,更應增強防範意識,盡量避免反複感冒及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噴嚏等症狀,以防患未然。

傅海威主任簡介

寶寶愛打呼噜、張嘴睡覺,真是睡得香嗎?當心鼾聲背後隐藏的“陷阱”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哈爾濱兒童醫院睡眠科主任

兼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睡眠協作組委員、海峽兩岸睡眠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委員、東北三省兒童睡眠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慢病學會耳鼻喉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慢病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醫師協會睡眠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喉分會常務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