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南韓隊員在比賽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犯規行為。”中國運動員王濛在比賽結束後,第一時間提出了申訴。
2010年,在溫哥華冬奧會3000米速滑接力賽的現場,南韓隊直接上演了“他扒拉我”的大戲。
比賽還剩下6圈,彎道超速的過程中,南韓隊員擡手推了身邊的中國運動員孫琳琳,直接将她推出了滑道。
由于速度太快,孫琳琳的臉部被重重摔在地上,“國家榮譽大于一切”的信念,讓她急忙爬起來奮力追趕。

運動員的表現揪着在場所有人的心,中國隊明顯不占優勢。
此時速滑女王王濛接過接力棒,她火力全開,瞬間提速,把握每一個彎道,拉開了落後的距離。
無奈南韓隊員率先沖過終點,中國隊位居第二。
南韓隊當場歡呼慶祝,這樣的小手段,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孫琳琳顧不上包紮傷口,希望得到一個公平的答案。
裁判反複觀看錄像下的鏡頭,發現南韓隊員的确用手推了中國隊。
“最後的冠軍是中國隊”,裁判宣布。
王濛帶領着中國隊員不卑不亢地站上了領獎台,領取原本屬于自己的榮譽。
同時以4分06秒610的成績打破了之前的創下的世界紀錄,而南韓隊因犯規被取消了成績。
“隻要有王濛在,就一定能赢。”她就像是身邊人的定心丸,從小就是。
01
“打雪仗,玩刺溜滑”是王濛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在冰天雪地下撒歡。
她出生在黑龍江省七台河市,也的确占據着一定的地理優勢。
“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是王濛父母對于她的期望。
也就是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她無憂無慮地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王濛是個典型的東北女孩,性格大大咧咧,凡事都很爽快,她在朋友中的“大姐大”,仗義是她的代言詞。
冬天零下的氣溫,會把郊邊的小河凍成冰,大膽的她,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東北的熱炕,好像從來不受王濛的喜歡, 每次躺在上邊都覺得快要把自己烤熟了。
每次和王濛在一次玩耍,她都能把普通的遊戲,玩出花樣來。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魅力,但是王濛就讓人覺得很安心。
1994年,年僅10歲的王濛,迎來了改變一生的機會。
教練馬慶忠算是她的第一個伯樂,在國小挑選速滑苗子的時候,第一眼就相中了王濛。
“願意跟着我去學習速滑嗎?我覺得你可以。”馬慶忠詢問着王濛。
王濛想都沒想,覺得在衆多同學裡邊選中自己,是自己的榮幸,是以一口應下。
接着馬慶忠為王濛安排了簡單的入門考試,王濛很輕松地通過了考驗。
王濛是不可多得的天才,馬慶忠決定帶王濛回體校,讓她接受專業的訓練。
此時卻遭到王濛父親的反對,他不忍心女兒小小年紀,吃運動員的苦。
馬教練三顧茅廬,認真地開導老兩口,誰也沒有想到之後的王濛竟會是國家速滑界的扛把子。
最後,在征求了王濛的同意後,父母還是忍痛讓她走上了這條道路。
02
在體校的那幾年,對王濛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但好在有馬教練的陪伴。
他亦師亦友,對于愛徒王濛是發自内心的喜歡。
王濛滑冰的第一雙冰鞋,是馬教練找了多家制作工廠,親手為她打造的。
起早反黑,師徒兩人給自己制定了每日計劃,王濛努力超越自己的途中,師父一直默默給她加油鼓勁。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隻争第一的想法,在王濛心中誕生。
王濛仿佛天生就是為了這個賽道而生,身條靈活,就像在箭上的弦,目标明确。
年僅13歲的她,在500米速滑跑道上,創下52.7秒的成績。
天賦異禀的她,直接被省體校選中,不得已和馬教練告别。
“師父,你永遠是我的領路人,是賽場上最懂我的人。”我們的師徒關系永遠不會結束。
“不給父母和師父丢臉”,是王濛來到省體校的目标。
她嚴格要求自己,絲毫不敢松懈。一路像開挂了一樣,憑借優異的表現,很快就被國家隊看重。
并且代表國家隊參加世界錦标賽,沒有出乎大家意料,王濛直接奪冠。
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本來就有限的,昙花一現,隻能靠自己的努力,留下痕迹。
王濛獲得冠軍後,沒有沾沾自喜,反而很快投入了高強度的訓練。
2006年,在都靈冬奧會的賽場上,王濛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面對隊友們的失常發揮,她頂住了壓力,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态。最後,為中國隊在500米短道速滑項目中,獲得首金。
原本在1500米的争奪賽上,王濛依舊信心滿滿。不料在彎道超車時,被南韓選手暗下黑手,她悄悄推了王濛一把。
導緻王濛錯失金牌,從此也讓她在心裡長了記性。
也就是在這一年,國家隊請來了新教練李琰,她放棄了美國的邀請,帶着全新的理念,想要在中國打造一支速滑王牌隊員。
小有名氣的王濛,習慣了一直以來的訓練模式,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訓練方式。
加上李琰想要把每個人都訓練成精英,就難免會忽略王濛的心理落差。
“欲速則不達”,或許是李琰急于出成績,而王濛沒有跟上她的步伐,兩人時常發生沖突。
訓練無法達成一緻,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比賽。
“都什麼戰術啊,我都不适合在國家隊待着了。”王濛比賽失利後,宣洩着内心的不滿。
這是第一次,王濛産生了逆反心理,她倔強地要回老家體校。
場面一度很尴尬,國家隊決定讓王濛離開。
現在看來,或許當時的情況,王濛也是年輕氣盛,雙方都是一時沖動,才做出的決定。
其實,大家的初心,都是一樣的,“拿金牌,為國争光。”
國家隊缺失了王濛,仿佛失去了主力股,比賽成績也不理想。
而王濛的内心也早已習慣了出去打比賽,回到家鄉根本滿足不了她的野心。
就是這個時候,雙方握手言和,王濛又一次進入了國家隊。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接下來短短三年的時間,王濛代表國家隊,一次次站上領獎台上。
500米、1000米、1500米速滑比賽中,同時斬獲三金,都是小菜一碟。
她大大小小就已經獲得了三十多枚獎牌,簡直拿到手軟,更是被評為女子全能冠軍。
03
再次站在聚光燈下的王濛,收斂了自己的脾氣,不再那麼年少輕狂。
她主動跟教練李琰握手言和,直言“她生活中經常對事不對人,感謝教練的付出。”
王濛再次成為國家隊的寵兒,李琰更是提拔王濛擔任隊長的職務,她在速滑項目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大滿貫選手。
原以為王濛的前途一片光明,卻因一時失足,發生了轉變。
2011年,王濛接連被爆出負面消息。喝酒鬥毆,和人當街打架,聲稱自己是世界冠軍等等。
“是他們先打我的,我被好幾個人圍堵着,當時沒人能幫我,我不能看着隊友受傷。”王濛訴說着當時的情況。
網友直言是王濛當了冠軍之後,變得膨脹了。也有網友說王濛是仗義而為之,難道看着隊員受傷嗎?
總之,接二連三的鬥毆,性質太惡劣,國家隊直接宣布了開除王濛。
盡管事後,王濛召開了記者釋出會,說明事情的真實情況,但網友依舊不買單。此時她的名聲,已經大不如從前。
王濛的确是個仗義的人,在隊裡很受隊員們的喜愛,大家私下的關系都很好。
得知王濛被開除,紛紛表示自己也要退出,隻是為了支援王濛。
但是沖動之下,必定沒有好的處理結果,國家隊嚴格的制度,不容侵犯,因為那是代表國家的形象。
“我已經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嚴重違反了隊裡的規定,我希望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表現。”
王濛不想錯過好不容易,奮鬥來的成果,她更不知道離開速滑,自己還能去做什麼。
在各方的努力下,王濛第三次進入國家隊。
2012年,複出後的王濛表示:“自己已經無數次檢討自己了,以後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會再讓大家失望了。”
此時的王濛,年齡包括經驗都已經是隊裡的老人了,她的體力也明顯有點跟不上訓練。
教練李琰:“你必須靜下心,讓自己盡快進入狀态,現在還有發力的機會,你必須把握住。”
面對熟悉的教練和隊友,王濛決定什麼都不想,先好好打比賽。
畢竟已經被禁賽了411天,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态,用實力說話,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份成績的背後,都是别人看不見的艱辛。
這個賽場上曾經的王者再次回歸,原來隻是在彎道超速的王濛,百米沖刺的直道上提速,輕輕松松碾壓對手。
“别跟我比,我會讓你跟不上我。”王濛霸氣回應這外界的一切質疑。
這個速滑天才,一次次重新整理着世界記錄,此時的她,已經攬獲77枚金牌。
就在她馬上30歲,準備再沖刺一把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訓練中不小心與隊員相撞,導緻腳踝骨折,引發舊傷複發。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康複訓練,可之後的比賽,已經和王濛無緣,屬于她的時代似乎畫上了句号。
沒有重回國家隊的王濛,選擇了創辦自己的公司,幾經波折。
最好還是放不下心心念念的賽道,恰巧教練李琰的退出,國家隊再次找到王濛,接替重任。
王濛第四次來到國家隊,隻是現在她的身份發生了轉變。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王濛深知其中的艱辛,這個大魔王努力适應培養精英的新道路。
原以為王濛會在國家隊教練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可是之後在平台上釋出的資訊中,并沒有顯示王濛的姓名,相反她卻擔任了南韓隊總監的職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經曆着一切的王濛,或許始終在尋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王濛沒有宣布自己退役的消息,這個曾經的大滿貫選手,在中國馬上要舉辦的冬奧會比賽上,會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嗎?
如果王濛還在賽場,會不會再奪冠,還有沒有機會,一睹她的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