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作者:光明網

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通訊員 張祖華

實習生 張烨

前日,為期40天的春運已經拉開大幕,武漢地鐵客流明顯上漲。春運開啟三日來,武漢軌道交通日均客流達到320萬乘次。1月19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軌道交通4号線武昌火車站地鐵站,跟随地鐵警方一起應對2022年的春運“大客流”。

民警示範旅客“熱門丢包法”

上午9時許,一位婆婆攜帶着滿滿當當的行李物品,雙手拎着四樣行李包,吃力地走進站廳。“來,您把東西給我。”話音未落,輔警徐宇钊便上前幫她提起全部行李,替她完成安檢,直至送上地鐵。臨走前,婆婆為輔警小夥的熱心和高效點贊。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春運期間,不少返鄉旅客在地鐵站換乘時,往往會因攜帶行李較多,而将其中較小的随身物品遺忘在安檢機上。”在武昌火車站地鐵站廳東安檢機處,該站地鐵民警唐盛向記者進行示範。唐盛兩手分别拎着一個大号行李袋和一隻拉杆箱,腰間背着一隻黑色的随身挎包。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上午10時許,廳東安檢機處進站乘客較多,他跟随其中一同将行李放入安檢機,并移步至安檢機出口等待行李送出。此時,出口處已有2名乘客在此等待行李,由于安檢機傳送帶上的行李較多,唐盛緊緊盯着自己的兩個大件行李送出,并迅速拎起,直奔下至站台的扶梯。

“根據我們接到的警情來看,在安檢機處遺失物品的乘客占了大多數,他們隻顧着自己的大件行李,而忽略了‘隐藏‘在傳送帶後方的深色小包。”唐盛提醒廣大乘客,随身的小包裡往往裝着身份證、銀行卡、現金等重要個人物品,乘坐地鐵時務必時刻關注。

天眼追蹤幫返鄉人緊急尋包

上午11時許,唐盛正在站廳内巡邏。此時,他看到一名男乘客來到咨詢台,情緒激動地與站務人員交流着什麼。見狀,唐盛主動上前詢問情況。

“警察同志,我的行李袋丢了!”乘客劉先生拉住民警的手,着急地說。“您别慌,我們一定會盡我們所能幫助您的,您先講一下事發的情況。”唐警官一邊安撫旅客情緒,一邊将劉先生帶到警務室了解具體情況。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據劉先生介紹,他和妻子兩人在深圳打工,前晚登上了返鄉的火車。當天上午,他們在武昌火車站下車,準備乘地鐵前往漢口火車站,再踏上回到老家天門的火車。上午10時30分許,劉先生乘坐地鐵4号線至中南路站下車後,突然發現,随身攜帶的紅色行李袋遺失,便傳回武昌火車站尋求幫助。

劉先生告訴唐盛,這隻紅色的行李袋内裝有衣物、鞋子等生活用品,他确定行李袋是在地鐵上丢失的。唐警官反複詢問其乘坐的具體車廂,劉先生隻記得,他們是在列車中部的某一節車廂上了車。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此時,劉先生表示,他們還要趕上回家的火車,唐盛便将他送上地鐵,并留下其聯系方式。“您放心,我們找到失物後就會聯系您,可以直接寄給您,不用麻煩您來回跑。”臨走時,唐盛的溫暖話語,讓劉先生安心登上返鄉之路。

與此同時,輔警王俊在警務室内調取監控,對失物立即進行視訊追蹤。截至發稿前,通過監控錄像一路排查,王俊确定了劉先生夫婦的行動軌迹,正繼續調取地鐵車廂内部監控畫面和進一步偵查。

大媽摔傷搭起“臨時病房”

“4号線站台,有一位婆婆倒在地上了,請你們趕緊去看看!”中午12時許,一名地鐵站務叩響了警務室的門。聞訊,唐盛帶領輔警立即趕到現場,發現一位婆婆躺倒在站台地面,架起左手,不停呻吟。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唐盛俯下身體詢問得知,剛剛,這位婆婆在候車時失足摔倒,倒地時因支撐身體,左手和腿部受了傷,手腕出現劇烈疼痛。婆婆雖然意識清醒,但無法自行站立。此時,唐盛安排從業人員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唐盛聯系上了婆婆的親友。

片刻間,該站輔警迅速搬來警用帳篷,站務人員也找來枕頭和急救用品,在現場搭起了一間“臨時病房”,疏導過往乘客繞行,保護婆婆不再受到二次傷害。10分鐘後,救護車趕到現場,衆人将婆婆擡出地鐵站,地鐵警方也跟随救護車,将婆婆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經檢查,婆婆左手骨折,需要住院治療。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找救幫疏,武漢地鐵警方守護旅客返鄉路

武昌火車站警務室是地鐵4号線的4個中心站點之一,承擔着站内4号線和7号線區域,以及梅園小區站、首義路站的治安秩序維護工作。在今年的春運“大客流”時期,該警務室加強與地鐵站務的關聯合作,提前預判出行高峰,及時疏導客流秩序,守護旅客返鄉路。

來源: 荊楚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