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研究揭示宇航員太空貧血原因

作者:光明網

一項世界首創研究揭示了太空旅行是如何導緻紅細胞數量減少的,即所謂的“太空貧血”。根據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對14名宇航員在6個月太空任務中紅細胞數量變化的分析顯示,在太空中,他們體内紅細胞會持續被破壞,被破壞的數量比在地球上多54%。

在這項研究之前,太空貧血被認為是宇航員第一次到達太空時對體液流入上半身的一種快速适應,宇航員的血管是以損失10%的體液。據認為,為恢複平衡,宇航員體内10%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而身體對紅細胞的調控在10天後恢複正常。

此次論文主要作者、加拿大渥太華醫院康複内科醫生兼研究員、渥太華大學教授蓋伊·特魯德爾博士的研究團隊發現,紅細胞的破壞是宇航員在太空中受到的主要影響,而不僅僅是體液轉移造成的。

在地球上,我們的身體每秒産生和破壞200萬個紅細胞。研究人員發現,宇航員在太空的六個月裡多破壞了54%的紅細胞,或者說每秒會破壞300萬個紅細胞。該結果跟宇航員性别無關。研究還發現,與太空有關的貧血是可逆的,紅細胞水準在傳回地球3到4個月後逐漸恢複正常。

研究小組在宇航員傳回地球一年後重複了同樣的測量,發現紅細胞破壞仍然比飛行前的水準高出30%。這些結果表明,宇航員的生理結構在太空中可能發生了變化。在長時間執行太空任務後,他們改變了紅細胞的品質控制,時間長達一年。

這一發現有幾個意義。首先,它支援對宇航員或太空遊客進行篩查,以檢查受貧血影響的現有血液或健康狀況。其次,太空任務時間越長,貧血就越嚴重,這可能會影響到前往月球和火星的長期任務。第三,增加紅細胞産量将需要為宇航員提供适配的飲食。(實習記者張佳欣)

來源: 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