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人在曾經年少不知事時,會愚蠢地将“鋼鐵戰士”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當做故事去讀,直到長大後明白了如今我們得以在和平環境下生活,是無數位同英雄黃繼光一樣的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來的,才真正懂得“英雄”這兩個字怎麼寫。
對于英雄的尊敬、緬懷,理應是亘古不變的。可不知何時起,在網絡上竟然掀起了一陣“亵渎英雄”的風氣,其中就有提到“黃繼光是假的”這一說法。甚至還曾出現過電視節目主持人,以此去提問少将的事情。
2011年11月8日,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受邀某電視節目采訪,本來從頭到尾采訪氛圍都很好,但就在采訪進行到一半時,王樹增卻當場大怒,還執意要離開。而這原因就在于一位年輕主持人,問了他“如何評價現在網上流傳的黃繼光是假的”這個問題。

王樹增少将
王樹增是大陸知名的軍旅作家,有過不少的長篇紀實文學,關于抗美援朝戰争的也是不少。在創作時他不僅要翻閱資料,還會拜訪無數相關知情人士,是以他了解到的英雄黃繼光是真真實實存在的,肯定受不了英雄如此被亵渎的事情存在。
該問題一被問出,王樹增就坐不住了,當場發飙怒斥道:“這節目他做不下去了”。主持人見少将發飙後,意識到說錯了話,便連忙道歉,讓王老師别生氣,他們是說着玩兒的……
這話不僅沒有讓王樹增消氣,反而怒氣更重,直言道:“我不反對娛樂至死……但是祖宗不能說着玩吧? 這是底線……”
1952年10月8日,美軍司令克拉克同意了範弗裡特提出的,為避免傷亡慘重悲劇重複上演而制定的代号為“攤牌行動”的建議。于是在随後的幾天時間裡,美軍的大口徑火炮、坦克陸陸續續全都開始往一處集中。
10月14日,戰役在夜色還未褪去時就打響了,除了站崗、值夜的戰士外,所有志願軍都是在睡夢中被炮彈聲“轟”醒的。
按照範弗裡特的計劃,他們隻需要2百人的傷亡,和5天時間就能拿下那小小的537.7高地和597.9高地。然而事實上,他們在前前後後投放了190萬枚炮彈,損失了兩萬七千人,奮戰了43天也還是沒能成功。
雖然最終結果是志願軍守住了兩大高地,但面臨着敵軍強大的火力,我軍必然少不了傷亡。
到了19日,敵我雙方已經在這兩個小小的山頭鏖戰了6天。而由于前期我軍的預判失誤就已經讓我軍陷入了被動,再加上這些天美軍絲毫不曾減弱的炮火猛攻,使得我軍已經失去了全部表面陣地。
在白天美軍的炮火依舊不斷,如果這樣的戰況再維持下去,我軍将面臨着無法估計的損失。為了奪回陣地,15軍軍長秦基偉先是下令将調集我軍所有火炮力量,集中展開反攻。
經過大半夜的奮戰後,局勢終于有了變化,我軍成功收回了兩大高地的大部分陣地,隻是這0号陣地仍然久攻不下。
眼見天就要亮了,如若還無法拿下該陣地,美軍就要開始朝我軍陣地傾瀉炮火了。再加上美軍優于我軍無數倍的空中優勢,屆時可能再想奪回陣地,可能性便是微乎其微了。并且,由于時間緊迫我軍還會面臨着來不及撤下陣地,無法完成戰略部署,進而傷亡慘重的情況。
是以,這0号陣地在今夜“必須攻下!”
随即負責攻下該陣地的第15軍第135團2營6連通訊員收到了指令:務必在天亮之前拿下0号陣地。而負責傳達指令的通訊員正是如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鋼鐵戰士”黃繼光。
收到指令之後的黃繼光,連忙沖進了連隊的指揮所,想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指令傳達。可是當他沖進指揮所後卻發現,原本百餘人的6連,僅剩下16人了。
連長萬福來收到指令後,看了看已經所剩不多的戰士們,心中悲痛萬分,但任務必須要完成的,“就算全連覆沒也得沖”。雖然大家都不能說這樣的話,但萬福來知道這是所有戰士們的心聲。
于是萬福來忍痛詢問起了誰要一起上去。就在這時候,黃繼光率先開了口:
“副參謀長,請您把任務派給我吧!”
萬福來看着黃繼光心中有些遲疑,畢竟他是通訊員,而現在需要的是可以摧毀敵軍火力點的爆破手。在這之前,他已經先後派出了3批爆破組,均在沖鋒中倒了下去。是以面對黃繼光的主動請戰,他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但顯然黃繼光是下定了決心要沖的,故而還沒等萬福來開口就立下了“軍令狀”,表示他保證完成任務。黃繼光話音剛落,一旁的戰士肖登良、吳三羊也跟着請戰,表示要和黃繼光一起上。
就這樣,21歲的黃繼光在特殊情況下被任命為了六班班長,與肖登良、吳三羊組成了一個全新的爆破小組。出發前,黃繼光特意将寫給母親的信件交給了連長萬福來,請求他如果他沒能活着回來,就幫忙把這封信轉交給她的母親,并告訴家中母親:“她的兒子對得起她,對得起祖國人民!”
黃繼光寫給母親的家書
然後三人齊眉高舉右手,向剩下的六連戰友們敬了一個标準的軍禮後,貓着腰沖出了坑道。一路上,他們以彈坑、山梁、敵人屍體為臨時掩體,一點點接近了敵軍火力點。然後在吳三羊的掩護下,黃繼光與肖登良分别都順利地去到了敵軍東西兩側的地堡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塞了手雷進去。
隻聞地堡内一陣短暫的嘈雜,在手雷的爆炸中消失殆盡,左右兩個火力點就沒了聲息。接着兩人在吳三羊的掩護下,互相配合着又分别炸掉了敵人東西兩側的地堡,此時便隻剩下距離他們僅有30米遠的,最難靠近和摧毀的中心地堡了。
雖然距離不過30米,可他們卻都已經受了不同程度的傷,肖登良負傷無法站立,連爬行都做不到,黃繼光腿部也負了傷,而在後方負責的吳三羊更是已經犧牲在了敵人的即将掃射之下……
黃繼光犧牲處挖出的爆破筒
盡管如此,六連的戰士們沒有一個放棄,黃繼光更是拖着傷腿一點一點地向敵軍中心碉堡的方向爬去,然後用盡全力扔出了手中的最後一枚手雷。由于負傷後體力的不足,手雷沒有正中地堡,隻炸掉地堡的一角,黃繼光也被爆炸震得昏迷了過去。
手雷的爆炸隻讓地堡中美軍的火力産生了短暫的停息,随後槍聲又開始響起了起來,再次攔住了戰壕中準備沖鋒的六連戰士們。此時晨色已經越來越白,六連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于是連長和指導員四目相對一點頭,便準備下令戰士們一起沖。而就在這時,黃繼光蘇醒了過來。
隻見他用着受傷的胳膊,努力地撐起虛弱的身體,又不管不顧地往前的中心地堡爬去,一米、一米、又一米……終于抵達了地堡旁,射擊口的死角處。
黎明即将到來,可以說攻克該陣地成功與否就在這一刻了。可是此時的黃繼光全身上下,除了一身膽氣别無其他。
怎麼辦?隻見他猛地一下挺直了身子,沒有任何遲疑地用自己的胸膛堵在了敵人噴火的機槍口。六連的戰士們心痛萬分,但卻來不及悲傷,立即沖出了戰壕,腳踩着黃繼光走過、爬過的路沖鋒。
20日的清晨,戰鬥結束了,六連不辱使命,成功拿下了0号陣地。而此時的黃繼光,仍然趴在敵軍地堡上,雙手緊緊地摳着麻包。戰友們含淚将他的遺體放平到地上,然後發現他的腿已經被炸斷,全身上下7處重傷,腹部盡是敵人的子彈穿過時留下的洞,可是那麼重的傷卻沒有流血,因為回望他爬向地堡的那一路,盡是血印……
這一天是1952年10月20日,21歲的黃繼光把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1歲。
1953年2月26日,英雄的遺體被送回祖國,安葬在了沈陽可每一刻烈士陵園。
“入黨”是黃繼光一直以來的心願,早在上甘嶺前他就寫好了申請書,隻是還沒來得及上交。他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
“當需要我的時候,我保證不猶豫地獻出我的生命,決心用蘇軍馬特洛索夫的英雄氣概去赢得戰鬥的勝利,請上級放心吧,請慰問團聽我的好消息吧……”
一字一句盡顯,當兵無悔的決心。
同年3月30日,黃繼光的名字被寫進了中國共産黨黨員的名單中。4月8日,又出現在了“特等功臣”名單中,同時被追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榮譽稱号。
烈士黃繼光之墓
英雄的生命雖然在上甘嶺戰場就畫上了句号,但他的故事會永遠流傳。
“隻要祖國需要,幹啥都行!”帶着這樣一句能抵千言萬語的誓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軍人走上了戰場,走進了英勇輩出的隊列。包括黃繼光在内,他們代表的不僅是中國人,也代表着中國人挺直的脊梁。
我們需要未來,但不可忘記曆史,更不可因為在如今高樓聳立的現代社會待久了,就忘卻了能讓我們可以如此生活的先輩們。
緻敬英雄!緻敬所有為了守衛祖國領土,為了祖國美好未來奮鬥過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