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軍區曾是我軍的大軍區之一,正式成立于1956年。福州軍區成立後,葉飛成為了第一任司令員兼政委,1957年,韓先楚接替葉飛的職務,成為福州軍區的第二任司令員,此後葉飛專任福州軍區的政委。

十年特殊時期開始後,作為福州軍區的政委,葉飛受到了沖擊,此後福州軍區政委的工作交由第二政委劉培善負責,雖然如此,但劉培善并沒有被任命為福州軍區政委,直到1969年,上級才任命周赤萍将軍為福州軍區的新任政委。那麼,周赤萍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
周赤萍出生于1914年,江西人,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小時候家裡窮,周赤萍隻讀了三年私塾,便因為沒錢而辍學在家。土地革命時期,江西是革命之鄉,周赤萍也開始參加農民運動,并進入農民赤衛隊,投身土地革命浪潮。
1931年,17歲的周赤萍正式加入紅軍。加入紅軍後,周赤萍進步很快,經過幾次戰鬥後就當上了班長,此後他又陸續擔任了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等職務,跟随紅一方面軍參加了中央蘇區的曆次反“圍剿”以及長征,并順利到達陝北,取得了長征的勝利會師。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周赤萍所在的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周赤萍先是進入抗大學習,不久後跟随八路軍東進縱隊前往山東,參與了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并留在八路軍山東軍區,擔任了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務,見證了抗日戰争的勝利。
抗戰勝利後,周赤萍前往東北,參與了東北根據地的開辟。在東北期間,周赤萍因為在一次軍委擴大會議上對東北時局的觀點與林彪不謀而合,進而引起了林彪的注意,在這之後,周赤萍晉升很快,在林彪的提拔下,陸續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政委以及四野四十七軍政委等職務,跟随林彪轉戰大半個中國,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建國後,周赤萍入朝參戰,擔任了東北軍區空軍政委以及志願軍空軍政委等職務,率領空軍在北韓戰場立下赫赫戰功,打出了威名。1955年授銜時,時年41歲的周赤萍被授予中将軍銜,成為開國中将。授銜之後一段時間,周赤萍自願申請到地方工作,他轉業到雲南,擔任了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等職務,主管雲南的工業建設。
1969年,時年55歲的周赤萍被任命為福州軍區政委,也是在擔任福州軍區政委期間,周赤萍被免除了職務,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1960年4月,周赤萍在《中國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東北解放戰争時期的林彪同志》。這篇文章是周赤萍根據在東北期間與林彪接觸時的經曆所寫。1971年1月,這篇文章被福建的新華書店重印了幾十萬冊,不巧的是,當年發生了九一三事件,周赤萍的這篇文章也被認定是配合九一三事件的當事人搞宣傳,是以,九一三事件發生後,時年57歲的周赤萍并免職,并被隔離審查。
1982年,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決定對周赤萍免予起訴,而且周赤萍是革命時期的功臣,不管怎麼說,當年他都為革命做出了貢獻,是以組織還是盡最大可能保證周赤萍的生活。對周赤萍免予起訴後,周赤萍退出現役,按照地師級幹部安置在蘭州,生活有妥善保障。晚年的周赤萍主要生活在蘭州,于1990年因病去世,活到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