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武漢軍區政委,16歲參加甯都起義,官至少将,1971年卻被免職

作者:史話笑談

偉大的新中國的成立,無疑是中華民族最為值得歡天喜地的大事了,畢竟中國人民受苦的日子實在是太長了, 如今在中國共産黨和毛主席的上司下,咱們中國老百姓終于翻身做了主人,這樣的變化無疑是深深的激勵着每個中國人民的心。

他是武漢軍區政委,16歲參加甯都起義,官至少将,1971年卻被免職

而在毛主席時期,我們新中國真可謂是困難重重,看似新中國成立,但是無論是内部還是外部都是虎視眈眈,要不是因為抗美援朝的勝利,那真的想要打開局面是極為困難的,有部分人至今還在懷疑抗美援朝的必要性,這麼說吧,沒有抗美援朝,我們中國人民還算不上真正的站立,并且後來更不可能有蘇聯的大力援助。

當然了那個時候毛主席為了維護紅色政權,也是發動了許多的運動,像三反五反運動,這自然是無比正确的,毛主席早就告誡過我黨和我軍,有的人在戰場上無所畏懼,可是面對敵人的糖衣炮彈卻會堕落,而事實果真如此,而在三反五反運動中,被查出來的幹部确實是非常的多,其中劉青山和張子善無疑是典型,并且毛主席堅決要槍斃他們,這自然是希望可以警醒更多的人。

他是武漢軍區政委,16歲參加甯都起義,官至少将,1971年卻被免職

我們今天的這個主角也是我們新中國的開國将領,并且在他16歲時還參加了甯都起義,進而開始跟着我們紅軍鬧革命,之後的革命戰争中,他也是屢立戰功,并受到了大力提拔,建國後更是擔任了武漢軍區的政委,1955年的軍隊授銜中還被授予了開國少将軍銜,可惜的是1971年卻遭到了免職。

他就是開國少将、原武漢軍區政委劉豐将軍,劉豐生于1915年的河南,他參加革命也是因為被生活逼迫的,為了活命他甚至和鄉親們一起搶地主的糧食,沒多久之後就加入了武裝隊伍,并在1930年被編入了馮玉祥所部。

他是武漢軍區政委,16歲參加甯都起義,官至少将,1971年卻被免職

而著名的甯都起義,劉豐就親自參加了,當時蔣介石的所作所為令許多國軍将領都感到了不齒,為此許多人早就有了脫離國民黨的決心,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趙博生、季振同、董振堂等上司了甯都起義,而劉豐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個小班長。

随着起義成功之後,這支隊伍被改編為了紅軍第五軍團,這也讓我紅軍隊伍迅速擴增了2萬多人,必須得說甯都起義确實是給予我紅軍很大的主力,而對于蔣介石來說自然是無比的痛恨。

抗戰和解放戰争中的劉豐那也是無比的勇猛,抗戰中曾擔任山西決死隊一總隊42團團長,并帶領戰士們和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戰鬥,并也參加了百團大戰、楊家堂戰鬥、子洪戰鬥和井子峪戰鬥等。

他是武漢軍區政委,16歲參加甯都起義,官至少将,1971年卻被免職

而在革命戰争中,劉豐也是多次受傷,後來被評為三等甲級殘廢。

新中國時期,劉豐将軍又擔任了雲南大理軍分區司令員、第9航空學校校長、空軍第三軍軍長、武漢軍區政治委員、湖北省革委會副主任等,可惜的是因為林帥的事情也被免去了職務,而其實1971年的時候,毛主席就南下巡查找過他進行了談話,可是沒想到結局還是讓人惋惜的。

他是武漢軍區政委,16歲參加甯都起義,官至少将,1971年卻被免職

1982年劉豐少将退出了現役,随後享受了師級幹部的待遇,并于1993年2月去世,享年78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