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俏俏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大家好,我叫金曉宇,這些天關于我的故事,在網上火了起來。有人說我是天才醫者,是天才兒子,是絕對的正能量,但同時我也是一名多年躁郁症患者,每年都要進醫院的那種。
原本我的家庭很簡單,有哥哥,有父母,一家四口快樂地生活着。出現轉折就在我六歲那年,和院裡的小朋友一起玩槍戰,有個小朋友在玩具槍裡放了一根針,然後很不幸的我被射中了眼睛,就此瞎了一隻眼。
當時父母很難過很擔心,反而我覺得沒啥,并安慰父母,習慣了就好。接下來的日子,因為這件事,父母帶着我和哥哥,回到了家鄉杭州,而我也按部就班地學習。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控制不住自己,不但不想去學校,甚至在家裡都随時摔東西。這些年裡,我家的東西很少,除了因為窮以外,更多的都是被我砸的砸,摔的摔。

一開始出現這樣的情況時,父母也沒有辦法,但都很包容我,沒有放棄我,他們甚至覺得是因為我的身體殘缺造成的,是以他們給予我的是更多的愛。
所幸的是我很聰明,即使沒有按照正常人一樣上學,但通過自學,我以差三分就達到一本線的成績,報考了二本院校,可惜的是沒有錄取,因為我的個人檔案裡,都是各種負面資訊。
雖然後來通過各種努力,進入了一個院校,但卻因為同學聚會發酒瘋被學校勸退了。這時候,我父母知道我和學校無緣了。但他們沒有放棄我,把我接回家。
但這對于我來說,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反而我鬧出了兩次自殺未遂,還在父母害怕我無所事事,介紹了兩次工作,最終都因為我的原因,被别人辭退了。這個時候的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活着就好。
躁狂抑郁症,也叫雙相情感障礙,病人會抑郁和躁狂交替發作。
我不上學,情緒低落,晚上不睡覺,甚至自殺,這些都是在抑郁期;無端猜疑指責别人,狂躁不安,有破壞行為,是轉入了躁狂期。而我們這樣的病情,據專家說這病來去無蹤,但危險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來,最大的建議就是發病了立刻送醫院。
離開了學校和社會,回歸家庭的我,面對病情是無可奈何,面對父母是愧疚又不知如何做。當然,我這個病并沒有随時都發,隻是在每年的11月份到3月份,要去醫院治療。
剩下的日子,我每天往返于圖書館,而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關于外語的學習上,特别是英語和日語,為此父親幫我買了一台電腦,我每次發病的時候,會亂摔東西,但從來沒有打過這台電腦的主意。
在電腦的陪伴下,我看了很多原版的英文電影和書籍,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對這類的很喜歡,并堅持了下來,隻要不發病的日子,我的生命裡除了電腦就是圖書館。
通過努力我還通過了大學自考畢業,雖然我的病依然時不時地發作,但是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我原以為我的人生也就這樣了。
後來,母親去參加同學聚會,有人和她說,可以試試讓你的兒子翻譯書籍。聽到的最初,母親的眼裡是發光的,并希望同學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
真的迎來這個翻譯書籍的機會,我也很珍惜,一開始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雖然我自認為自己很精通外語,但真正要去翻譯,還是第一次。
為了表現自己,我很努力地去翻譯,很努力地把翻譯做到盡善盡美,即使小到一個字,我都是斟酌斟酌又斟酌才最終定稿。當第一個故事翻譯樣稿郵寄走後,我的内心是焦急的,是害怕的。
但最終我的翻譯獲得了認可,并一次又一次迎來了機會。從第一個故事到第一本書,第二本,到現在的第二十多本書,我用了十年時間。在這過去的十年裡,我的人生因為翻譯變得不一樣了。
更幸運的是在這過去翻譯的生涯裡,我的發病率也越來越少,雖然沒有徹底的好了,但對于我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在我有了翻譯書籍工作之後,父母把所有的精力幾乎都放在我身上了。父親成了我的助手,幫我校稿、列印;母親則走進炒股行業,為的就是給我存足夠的錢。
也許有人覺得翻譯書籍應該也有不少錢吧,可現實是我要花錢看病得更多,還有随着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他們在為他們百年之後,我的生活做鋪墊,隻有足夠的錢才能讓我今後的生活更有保障。
自從我開啟了翻譯書籍之後,人生有了全新的開始,但生活裡依然離不開父母,可讓我最難過的是,母親病了,從最初的記憶模糊,到最後的不認識人,甚至失去行動能力,癱瘓在床。
然後母親還是離開了,在她患病三年後,而我的故事也因為母親的離開,因為父親的一通電話,很快就在網上火了起來。這是一通來自殡儀館的電話,這是一通有關父母對于自己孩子不放棄的電話。
看完我的故事的人,都很感動,給了很多祝福和鼓勵。是啊!沒有父母的堅持付出,沒有父母深沉的愛,我的人生也不過爾爾。
雖然現在我火了,因為我的故事因為我的父母,但我知道我的病情依然存在,因為此時此刻的我還在醫院裡,而已經80歲的父親,還和以前一樣在等我回家。
我的故事引來了說我是天才的說法,為此還有人找來很多證明,比如梵高、牛頓等人,也有和我類似的病。但我對于自己如今的成績,還是想說:所謂的天才,也需要不屈的努力。
沒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可以成功,我擁有的今天,我父母堅持不懈的結果,是我把所有精力都專于幹一件事的結果。
最後,我想說的是:盡管不是所有的躁郁症患者都是天才,但他們都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校園趣事,輸出教育觀點,期待您的關注,點贊,收藏,轉發。(圖檔來自網絡,侵權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