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三世子嬰的真實身份,扶蘇之子的說法根本立不住腳

作者:史尉府

一直以來,秦王朝的末代君王子嬰被人們冠以扶蘇兒子的血緣關系,其實不妥。子嬰的身世在史書記載中充滿沖突,故而産生了四種主流說法,四種說法中,子嬰是扶蘇兒子的說法流傳甚廣,還在各種文學作品,影視劇中大行其道。然而,細究之下,便知道這種說法屬于人們的一廂情願,将對扶蘇慘死的憐憫強行加戲到子嬰頭上。那麼,首先這四種說法分别是:

第一種說法子嬰是胡亥的侄子。《秦始皇本紀》記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由此衍生出人們主觀認為子嬰是扶蘇的兒子的觀點。

第二種說法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傳》記載:“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

第三種說法子嬰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六國年表》記載:“高立二世兄,子嬰” ,在斷句上應該了解為“趙高擁立秦二世的兄長子嬰為秦王。

第四種說法子嬰是秦始皇弟弟成蟜之子。有曆史學家表示《李斯列傳》集解引徐廣說“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玺’”中的斷句應了解為“弟弟的兒子”。

胡亥兄弟之子的說法靠不住腳,扶蘇之子更是無稽之談

首先,秦二世胡亥登基以後,就在趙高的慫恿下将自己的所有兄弟姐妹殘忍殺害,此後,趙高發動政變殺害秦二世胡亥,不可能冊立一個随時有可能報複自己的二世侄子為秦三世,更何談扶植扶蘇的兒子為秦三世。

秦三世子嬰的真實身份,扶蘇之子的說法根本立不住腳

《楚漢驕雄》子嬰劇照

與此相映證的是上個世紀,在秦始皇陵東側上焦村附近發現了一組陪葬墓群,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其中8座,這8座墓均為帶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棺木中的屍骨非常零亂,大多屍骨分離,有的頭骨上還有箭镞,這些現象都表明墓主人是非正常死亡。但同時令人詫異的是墓中的陪葬品十分豐富,有金、銀、銅、鐵、陶、玉、蚌、貝、骨、漆器及絲綢殘片二百餘件,這種規格說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另外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從業人員在墓坑裡還發現了挖墓人烤火的遺迹。這說明埋葬死者時天氣寒冷,這一現象和胡亥誅殺自己兄弟姐妹的的季節相吻合。是以,專家分析,這些墓葬的主人應該就是秦始皇的子女,考古隊在發掘過程中還發現了兩枚私印,一枚“榮祿”,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為“陽滋”,出土于女性墓中。

秦三世子嬰的真實身份,扶蘇之子的說法根本立不住腳

趙高劇照

趙高作為始作俑者,挑唆并慫恿秦二世胡亥殺害兄弟姐妹,萬萬不會将對自己有複仇威脅的禍根留下甚至是扶植上秦三世的位置。另外就是,子嬰托病不去參拜祖廟時,趙高毫無戒心地去子嬰府邸看望而被殺,說明子嬰應該和這場政治風波裡的胡亥兄弟們沒有直接血緣關系,才得以被趙高選中作為秦三世。

子嬰是秦二世胡亥兄弟的說法較為不妥

有一種推斷認為子嬰有可能是和胡亥關系比較近的一位兄弟,因而得以在秦二世登基初期的宗室大屠殺中得以豁免,這種說法似乎并不靠譜。《李斯列傳》裡記載了秦二世胡亥的一位兄長公子高的事迹:公子高聽到趙高和秦二世要屠戮秦始皇的兒女們的消息後,想要出奔,又害怕逃亡後,趙高将自己一族全部處死,于是公子高犧牲自己,上書秦二世,表示自己自願為秦始皇殉葬,埋葬在骊山之麓,秦二世和趙高非常高興,賜十萬錢厚葬公子高。由此可見,在權力欲望面前,趙高和胡亥要的是所有秦公子、公主的死亡,并不在乎所謂的兄弟之情。趙高行事狠辣,不大可能将所有秦始皇子女都處死卻單獨留下一位所謂的胡亥兄弟子嬰。另外史書還記載了秦二世準備殺害蒙恬蒙毅兄弟時,子嬰挺身而出,勸谏秦二世不要自毀長城,最後也并沒有受到秦二世或趙高的懲罰。由此可見,子嬰地位崇高,且和胡亥關系應該較近,但絕不是胡亥的血緣兄弟。

子嬰是秦始皇弟弟成蟜之子還缺乏史料以及考古支撐

衆所周知,長安君成蟜背叛了秦始皇,率軍投降了趙國。于是有人推斷成蟜有一個年幼的兒子還留在秦國,即子嬰,留在秦國長大成人。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因為子嬰是秦二世的堂兄,與秦二世胡亥沒有皇位争奪的利害關系,是以不在秦二世胡亥的清洗之列,反而能站出來勸谏秦二世胡亥不要濫殺無辜。

秦三世子嬰的真實身份,扶蘇之子的說法根本立不住腳

長安君成蟜劇照

但是,成蟜孤身率軍投降趙國,卻把兒子留在秦國,這似乎不大符合邏輯。另外,作為叛國之人的兒子,即使身為秦宗室人物,也會受到一定的處罰,在政治上也不大見得還能勸谏秦二世胡亥不要殺害蒙氏兄弟。

子嬰是秦始皇弟弟成蟜之子的說法本身屬于推斷假設,成蟜是否留有後人也無從知曉,這個推論還需考古文物映證。

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可能性較大

文獻中有所記載的秦始皇兄弟隻有三人,即和秦始皇同父異母的成蟜,同母異父的兩個無名弟弟在嫪毐叛亂時被秦始皇撲殺。但是不排除秦莊襄王還有其他子嗣,隻是由于前期的人生平淡無奇,史書并無記載。

第一,子嬰的年紀應該較大,因為在胡亥被殺後,趙高遴選繼承人時提到子嬰“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子嬰在民間的口碑很好,說明子嬰應當是一個成熟且帶有标簽的公子,加上子嬰之前分别兩次勸谏秦二世不要殺害蒙氏兄弟,丞相李斯,可見子嬰在政治上的成熟以及宗室地位的崇高。另外在除掉趙高前,子嬰是和兩個兒子密謀大事。如果以15歲左右為生子年齡,那麼子嬰的年齡至少是三十歲起步,秦莊襄王在位時間為前250年—前247年,從年齡上來看,子嬰是符合秦莊襄王幼子的身份。是以也排除了子嬰是胡亥侄兒的說法,秦始皇五十歲去世,不可能在5歲就生下了子嬰的父親。

秦三世子嬰的真實身份,扶蘇之子的說法根本立不住腳

秦莊襄王劇照

第二,公子為秦國國君庶子的稱謂,在戰國時期,一般稱呼國君兒子為:公子XX。《儀禮.喪服》記載:“諸侯之子稱公子”,鄭玄注:“公子,君之庶子也”。另外《史記》裡記載的秦國公子都是國君庶出的兒子,由此可見,子嬰的身份是某位秦王庶出的兒子。秦孝文王之子的血緣關系較為疏遠了,秦始皇之子的利害關系和人物年齡上又不大比對,故而子嬰是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之弟的說法,較為合理。

秦三世子嬰的真實身份,扶蘇之子的說法根本立不住腳

子嬰投降

第三,子嬰在秦二世和趙高準備殺害蒙氏兄弟時,勇敢站出來勸谏秦二世不要自毀長城,在秦二世準備殺害李斯時,勸谏指責秦二世。這表明子嬰在政治上較為成熟,且地位尊崇,與秦二世胡亥沒有皇位上的利害關系,才能兩次勸谏秦二世,雖然秦二世沒有聽從,但子嬰也相安無事。

《史記》:子嬰進谏曰:“臣聞故趙王遷殺其良臣李牧而用顔聚,燕王喜陰用荊轲之謀而倍秦之約,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後勝之議。此三君者,皆各以變古者失其國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主欲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誅殺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胡亥不聽。

《趙正書》:子嬰進谏曰:“不可。夫變俗而易法令,誅群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使以法縱其欲,而行不義于天下臣,臣恐其有後咎。大臣外謀而百姓内怨。今将軍章邯兵居外,卒士勞苦,委輸不給,外毋敵而内有争臣之志,故曰危。”秦王胡亥弗聽,遂行其意,殺丞相斯,立高,使行丞相、禦史之事。

由此,筆者認為子嬰應當為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隻是秦始皇這位弟弟的身份,由于前期較為平淡,是以缺乏史書對其關系的記載。加上《史記》對子嬰身份飄忽不定的記載,導緻了較多的遐想空間,但如果細緻挖掘人物曆程和時間線索,我們還是可以獲得一些蛛絲馬迹,歡迎大家一起探讨子嬰的身世之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