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瑜真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史實到底如何?

作者:清風明月逍遙客

在《三國演義》等古代的野史、戲曲、說部話本等中,對周瑜的民間形象影響十分巨大,作者羅貫中為了增加情節沖突,為了襯托諸葛亮的才德卓越、智慧非凡,而創作出的周瑜卻氣量狹小的特點。

例如,周瑜屢次在赤壁之戰試圖謀害諸葛亮,要求諸葛亮造箭等。大戰之後又多次想鏟除劉備的勢力,反而被諸葛亮“三氣周瑜”,氣得吐血而亡,臨死前感歎:“老天既生我周瑜,為何又要再生孔明呢?”俗稱“既生瑜、何生亮”。今人常用“瑜亮情結”或“一時瑜亮”來形容兩位傑出人物互相較量的情形。諸葛亮在為周瑜哭喪時說的“從此天下,知音何方?”一句,也被後人視為英雄人物惺惺相惜的經典。

周瑜真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史實到底如何?

然而,三國演義認同并強化了周瑜年輕,俊美的曆史形象,杜撰了于群英會舞劍作歌,在“孫氏奪取江東”過程中,增添了頗具文學性的小戰役和周瑜設謀細節(如“計擒太史慈”“奇兵破王朗”等),豐富了人物智謀形象,并加強周瑜在江東的地位(如虛構周瑜為大都督、杜撰外事不決問周瑜),故不可一概以貶毀概括。

曆史上的周瑜,出身盧江周氏家族,名門望族,大家之後。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孫堅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聯軍,将家裡人從壽春搬到舒縣。同年但略小的周瑜與孫策意氣相投,一見如故,甚至将自己家的一座大宅子提供給孫策,任孫策的母親為幹娘,情如兄弟,同起同睡,共同生活起居。

孫堅死後,為支援孫策在江東發展,周瑜立刻響應率領五百人投奔孫策的,并贊助給予軍資。孫策高興地說:“我有你周郎在,還怕不成事嗎?”

周瑜脫離袁術後,孫策親迎周瑜,并當着衆将面前下令說:“周公瑾才華傑出,與我是從少相識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義。就像之前在丹楊,就是他征召人手及船隻糧草才能成就大事,若要計算他的功勞,這些也未足夠報答啊。”到後來周瑜随孫策攻打盧江皖城時,俘虜了橋公二女,孫策與周瑜結為連襟兄弟。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臨終前将權力交給弟弟孫權。周瑜奔喪還吳,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一起輔佐孫權,共同掌管軍政大事。當時孫權繼承兄長孫策的官職隻是會稽太守、将軍,賓客禮節都很簡從,唯獨周瑜用君臣的禮節表達對剛繼承基業孫權的支援,并确立上下君臣禮儀。

周瑜真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史實到底如何?

孫權雖然視周瑜為兄長,一年到頭經常贈與他百件衣服,其他人的待遇不能和他比。但是周瑜從來不是以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照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忠心不二。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曾經派遣同窗名士少時學友蔣幹遊說周瑜來投降,但是遭到周瑜嚴詞拒絕。

周瑜為人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周瑜為周郎。周瑜精通音律,即使酒過三巡,如果音樂有誤,他亦必然知道,并且回頭一望,是以當時的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而後世亦将嗜好音樂戲劇者和舉止稱為“周郎顧”或“周郎顧曲”。

周瑜與魯肅是摯友。周瑜任居巢縣長時,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他。經此一事,周瑜确信魯肅是與衆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朋友關系。

裴松之《三國志注》引用西晉虞溥《江表傳》記載,程普為江東老将,不甘心為周瑜副手,“數陵侮瑜”,周瑜以大局為重,不與計較,态度謙恭溫和,程普後來真心折服:“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程普形容與周瑜交往,如同品飲甘醇的美酒,不自覺被感染陶醉。此事後來亦發展成成語“如飲醇醪”,形容一個人心胸寬廣氣量宏大,很值得交往。

周瑜有識君之才,為袁術做事時看出他不會有什麼成就而棄其而去。而孫權掌管江東不久就認定能“終構帝基”而傾心服侍。是以孫權稱贊周瑜王佐之資,登基稱帝時對着衆臣說:“我若沒有周瑜,我不可能當皇帝。”亦歸功周瑜。

赤壁戰後,孫權拜他為偏将軍,領南郡太守,屯駐江陵。劉備在江南,在原荊州州牧劉表之子劉琦死後自稱荊州牧,駐屯在公安。

諸葛亮輔佐劉備成帝業的“隆中路線”地盤以荊州及益州為基礎;至于周瑜給孫權規劃的路線則是“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然後建号帝王以圖天下”即奪取荊州、益州,劃江與曹操抗衡。

周瑜真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史實到底如何?

《三國志·周瑜傳》載,公元210年,劉備入吳,周瑜反對借出荊州,并向吳主孫權獻計軟禁劉備,分割關、張,目的顯然要消滅劉備集團。但孫權出于當時形勢而不用,還答應把荊州南郡借給劉備。周瑜與曹仁争奪荊州南郡,打了一年多,周瑜雖取得勝利但費了很大力氣,左肋還受了箭傷。既要防曹,又要西征;面前有劉備擋道,周瑜的計劃是難以實作,是以憂勞成疾。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即天下二分之計:因當時劉璋暗弱無斷,常被張魯攻掠,而曹操新敗,未能恢複元氣。可趁此時機攻讨劉璋而吞并張魯,再與西涼之馬超結援,然後再出兵襄陽。如此,反攻北方即可成事。孫權答允,但就在趕回駐地江陵途中身染重疾,不久死于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史實上關于的周瑜的死,隻言生病未言何病。《三國演義》說他被孔明氣死,當不必信以為真。不過周瑜之死,與諸葛亮或許有些瓜葛,兩人各為其主,政治謀略水火不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