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态揚帆 綠潮奔湧——阜新市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紀實

作者:金台資訊
生态揚帆 綠潮奔湧——阜新市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紀實

綠意盎然的阜新城。阜新市委宣傳部供圖

阜新大地,生态揚帆,綠潮湧動。

廢棄礦坑多、沙化面積廣,曾是阜新轉型振興的沉重包袱和生态欠賬,在綠色轉型的推動下,阜新人運用科學手段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把廢棄礦坑、沙海轉變為珍貴資源和寶貴财富。

深耕碳彙市場、實施沙化治理生态工程、建設百裡礦區生态恢複帶……新年伊始,阜新打生态牌,走綠色路,積極探索生态産業化、産業生态化轉型路徑,開啟綠肥黃瘦的顔色之變,荒山披錦、沃野生金的綠色變遷。

71歲的治沙英雄不下山

數九寒冬,凜冽的西北風從蒙古高原呼嘯而來。

“八百裡瀚海”科爾沁沙地南緣,彰武縣四合城鎮劉家村。侯貴坐在熱炕頭上,一邊喝着酽茶,一邊凝神看着窗外,“風明顯小了,刮起來的沙子也少多了,這都是植樹種草的功勞哇!”

從2001年開始,侯貴和老伴兒趕着毛驢車,帶着行李、鍋碗瓢盆上了山。育苗、挖坑、種樹、挑水、巡山……漸漸地,以簡易房為圓心,綠色一點點擴大,在2400畝沙地栽下20餘萬株樹木,把寸草難生的沙坨子變成草木蔥茏的綠洲。

生态揚帆 綠潮奔湧——阜新市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紀實

在林間巡視的侯貴。阜新市委宣傳部供圖

每天,侯貴都會在林地巡視一圈兒。拍拍這個,摸摸那個,棵棵樹木如同他的孩子。為了栽樹,侯貴耗盡家财,吃的是小米粥、地瓜,穿的是舊衣服、舊鞋襪,卻不舍得砍伐費盡千辛萬苦養大的樹。可是,不砍伐又沒錢買樹苗。面對兩難選擇,他常常輾轉反側,一夜難眠。

最近,侯貴總是笑呵呵的。讓他高興的事,來自一個新名詞——碳彙。

“我趕上了好時候!有了碳彙交易,不用砍樹也有收入,今後再也不用犯難了。”侯貴的眼裡熠熠生輝。

2021年12月31日,阜新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打生态牌,走綠色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碳彙,是其中一條重要路徑。

今年以來,阜新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踐行“兩山論”,不斷開啟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新通道。以遼西北防風治沙固土工程為抓手,向沙化土地全面宣戰。積極探索以樹擋沙、以草固沙、以水涵沙、以光鎖沙等科學治理方式,完善市場化生态保護機制,深耕碳交易市場,不斷擴大碳排放交易額,把沙化土地變成草原林海,把林草資源變成綠色銀行。

阜新治沙史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70年間,戰風沙,築綠洲,縛黃龍,湧現出一批侯貴式的治沙英雄,在遼甯内蒙古邊界築起一道綠色長城。而碳彙時代的來臨,有效盤活了沉睡的“綠色資産”,讓生态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阜新治沙史從此翻開嶄新一頁。

2021年12月31日,大陸第一個林業碳彙國家标準《林業碳彙項目審定和核證指南》正式實施。受此鼓舞,71歲的侯貴萌生了再立新功的強烈願望:“我現在能吃能睡,能挖坑能挑擔子。我不下山,要撸起袖子大幹一場。”

三任黨支部書記的造林傳承

在阜新,以“溝”命名的村莊特别多。這裡地處遼西,十年九旱,好不容易下一場雨,雨水又從秃山上直瀉而下,年深日久,沖刷出一道道深溝。

“一進毛嶺溝,步步踩石頭。山上沒有樹,山下田不收。”一首舊時民謠,勾勒出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七家子鎮毛嶺溝村土地貧瘠、民生困苦的景象。

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毛嶺溝“五一”青年林場黨支部書記潘永富懷揣改天換地豪情,扛起鍬鎬,帶領村民上了山。頭頂烈日,腳踏星輝,十餘年的苦幹實幹,讓荒山大變樣,紫穗槐一片連一片,白楊、山榆一溝連一溝。

1982年,白永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0年間,帶領村民年年栽樹,封山育林面積達到1500公頃,森林覆寫率達70%。

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李廣明帶領村民積極投身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并把造林重點從生态林轉向經濟林。2021年,村裡新增了300畝山杏、220畝扁杏和100多畝寒紅梨,經濟林總量一舉突破5000畝。現在,全村1/4農戶家裡有“搖錢樹”,靠着大山的無私饋贈,村裡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毛嶺溝封山育林控制水土流失經驗,與塔子溝河邊造林防風固沙經驗、招束溝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經驗統稱阜新“三溝經驗”,上世紀60年代推廣到全國,成為指導北方地區生态建設和農業生産的基本經驗之一。如今,“三溝經驗”升華為“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三溝精神”,成為支撐人們敢于直面一切困難沖突,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任黨支部書記,代代傳承的是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頑強作風,是讓家鄉的天更藍、山更美、水更清的執着信念。在他們身後,留下莽莽林海和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好日子。

“如今的毛嶺溝,人們樂悠悠。山上松濤滾,山下清水流。杏花開滿山,五谷大豐收。”村民齊孝洲的民謠新編,唱出毛嶺溝人的幸福新生活。

生态揚帆 綠潮奔湧——阜新市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紀實

柳河兩岸稻花飄香。阜新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阜新将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進一步提升“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水準,讓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鮮亮底色。臘八一過,年的氣息越來越濃,可李廣明一刻沒閑着,和村“兩委”班子研究了好幾回,議題就一個:廣泛發動群衆植樹造林,在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中打頭陣,在碳彙交易上當先鋒,讓新鮮空氣也能換來真金白銀。

李廣明說,當年一窮二白,荒山造林更是難上加難,挖坑全靠鎬刨鍬挖,澆水、運苗全憑牛拉人挑。靠着這股精氣神,愣是讓荒山披綠裝,秃嶺飄果香。現在條件好了,鍬鎬變成了挖掘機,更要傳承“三溝精神”,幹出氣勢,幹出血性,幹出實打實的業績。

端起“生态碗”的蘑菇溝村民富了

包豆包、踩高跷、扭秧歌、冰釣……1月10日,央視對彰武縣滿堂紅鎮蘑菇溝村農曆臘八節的習俗進行了現場直播。

插秧節、露營大會、豐收節……從去年春天開始,位于遼甯内蒙古邊界、柳河沿岸的蘑菇溝“火”了,從“名不見經傳”變成了鄉村旅遊網紅打卡地。

2021年12月29日,以“冰雪情、冬奧夢”為主題的第二屆彰武縣巨龍湖冰雪旅遊文化節拉開序幕。作為系列活動之一,蘑菇溝精心打造的“鬧德海雪村”,臘八節當天一開張,就在央視的強力推薦下一炮而紅。

一年前,蘑菇溝還是一年到頭見不到幾個外地人的偏僻村子。變化源于2021年3月1日啟動的柳河生态綜合治理項目。遼甯省水資源管理集團流轉村裡的土地,引柳河之水上岸,把白花花的沙坨子改造成綠油油的水田。

稻花飄香的季節,滿目蔥綠、水流潺潺、百鳥翔集的蘑菇溝,成了城裡人戶外休閑、垂釣、露營的好去處。

“去年是蘑菇溝的旅遊‘元年’,今年要借冬奧會的熱乎勁兒,把‘鬧德海雪村’的品牌打出去,讓冰雪旅遊紅火起來。”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春豐說。

端起“生态碗”,吃上“綠色飯”,綠色轉型深刻改變了蘑菇溝的發展走向。

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村民高海芹說:“土地流轉有收入,騰出身子打工還有收入,同樣一塊地,能賺兩份錢。”

村裡的新鮮事越來越多。農家院建起了民宿,将來還要建稻田畫景區、水上樂園、風情民俗館,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特色産業,走出一條生态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發展之路。

柳河生态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30億元,其中,旱改水項目選址在柳河上遊的3個鎮、10個村,一期工程建成1.14萬畝水田。防洪工程選址在柳河彰武段,建設70公裡護岸護堤;生态工程選址在主城區段,建設238公頃生态景觀工程,加速城區重心西移,把柳河打造成内河。

以水涵沙,是旱改水的奧妙之處。李春豐說:“引水進田以後,柳河泥沙搖身一變成了優質肥料,地會越種越肥。”

今年,阜新吹響全面開發荒漠化土地的沖鋒号,積極探索以樹擋沙、以草固沙、以水涵沙、以光鎖沙等科學治理方式,全面提升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态系統的碳彙能力。李春豐說:“旱改水項目将形成50餘平方公裡的水田濕地,這是一座流金淌銀的碳彙寶庫,更是蘑菇溝富起來的底氣和信心。”

采煤沉陷區豎起追光逐日的光伏闆

2021年12月30日6時8分,阜新市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場站——阜新500兆瓦光伏平價上網基地正式并網。國網阜新供電公司加班加點超正常建設,比計劃提前5個月投産,創造出3個升壓站、6個光伏場區、2條送出工程、1個集控中心同時建設、同時并網的遼甯紀錄。

生态揚帆 綠潮奔湧——阜新市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紀實

阜新大力發展光伏産業,助推綠色轉型。 魏曉麗 攝

阜新500兆瓦光伏平價上網基地分布在東起新邱,西至清河門的百裡礦區,以生态治理修複為出發點,有效整合廢棄礦山、采煤沉陷區、礦山排土場等閑置土地資源,采取“光伏+農業”“光伏+土地治理”模式,實作治沙生态碳彙和新能源減排雙輪驅動,探索出一條光伏複合發展的全新路徑。

清河門是遠離主城區的獨立工礦區,曆經百年開采,沉陷區占全區總面積的2/3。以河西鎮為例,最多時有13家煤礦,7個村有6個是沉陷區。

采煤遺留下來的環境創傷需要修複,群衆生計需要接續産業承接。出路又在哪裡?

清河門區錨定建立能源綜合創新示範市,以百裡礦區生态恢複帶建設為重點,打出有機食品、綠色能源兩張牌。

南街村的五彩番茄、邢家屯村的水果、三道壕村的韭菜聞名遼西地區,并遠銷北京、天津等地。河西鎮通過“一村一品”、三産融合,把看似小打小鬧的特色農産品越做越大,并入選全國農業産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實作由煤炭大鎮到産業強鎮的華麗轉身。

光伏基地有6個标段,清河門區就占了3個。追光逐日的光伏闆,在沉陷區升騰起綠色的希望。清河門區以此為引爆點,積極推進光伏闆支架、全域屋頂光伏項目,深入洽談充電樁、儲能蓄電池項目,綠色能源産業啟航在即。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支援阜新建立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示範市、能源綜合創新示範市”,為阜新轉型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帶來了重大機遇。建立能源綜合創新示範市,是建立轉型示範市的重要突破口。阜新充分利用豐富的風力、光照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在海州露天礦,抽水蓄能電站藍圖漸展;在阜新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氫能産業方興未艾。

藍天白雲相連、綠草果樹相映、風車徐徐轉動……阜新,信心滿懷踏上綠色轉型之路,奮力實作由“試點”到“示範”的邁進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