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魔幻而現實的記憶之小鎮02

作者:啦飛啦啦啦

《七月半》

小時候最企盼的不是過年,而是七月半——即中元節,又稱鬼節、施孤。(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因為,到了這一日,孩童可以玩得很晚很瘋,吃得很爽利。

在南方,七月半大抵上都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小鎮最獨特的習俗是插柚燈,用佛香插滿柚子表皮宛如刺猬,越密越好。隻待天幕微暗,成百上千顆柚燈似火星,随着孩童的奔跑引火龍無數,黑夜亮如白晝煞是好看。

最讓孩童高興的事情則是另一件。家中長輩會提前一日為兒孫備好一兩斤大葡萄與幾顆煮熟的鹹鴨蛋。居于鄰裡的小夥伴總要比鬥一番:看看誰的葡萄多,誰的鴨蛋個大,鬥的層出不窮,樂此不彼。

當時不知插柚燈與食鴨蛋的寓意,隻知好玩好食。待到求學之後,才明其意。傳說仙去的祖先會在七月半那日回家探親,要渡奈何橋,但無船難行。于是,活着的人就送鴨子下去,好讓鴨子載他們過河,久而久之,竟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不過,吃鴨子要殺生有些犯忌,往後便以鴨蛋代之。子孫也是孝順,怕祖先找不着回家的路,一面高擎火把引路,一面點起佛香驅趕孤魂野鬼,此後二者合一慢慢演化成插柚燈的傳統。

農曆七月半正逢小秋,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瓜果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以每到七月半,小鎮上家家戶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頗為隆重。為了避免祭供慘遭孩童毒手,一般都會提前一日為孩童備齊葡萄與鹹鴨蛋,飽了孩童的果腹,也順了子孫的心意。

舊習俗漸淡去,能偶然得幾人想起實屬不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