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魔幻而现实的记忆之小镇02

作者:啦飞啦啦啦

《七月半》

小时候最企盼的不是过年,而是七月半——即中元节,又称鬼节、施孤。(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因为,到了这一日,孩童可以玩得很晚很疯,吃得很爽利。

在南方,七月半大抵上都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小镇最独特的习俗是插柚灯,用佛香插满柚子表皮宛如刺猬,越密越好。只待天幕微暗,成百上千颗柚灯似火星,随着孩童的奔跑引火龙无数,黑夜亮如白昼煞是好看。

最让孩童高兴的事情则是另一件。家中长辈会提前一日为儿孙备好一两斤大葡萄与几颗煮熟的咸鸭蛋。居于邻里的小伙伴总要比斗一番:看看谁的葡萄多,谁的鸭蛋个大,斗的层出不穷,乐此不彼。

当时不知插柚灯与食鸭蛋的寓意,只知好玩好食。待到求学之后,才明其意。传说仙去的祖先会在七月半那日回家探亲,要渡奈何桥,但无船难行。于是,活着的人就送鸭子下去,好让鸭子载他们过河,久而久之,竟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不过,吃鸭子要杀生有些犯忌,往后便以鸭蛋代之。子孙也是孝顺,怕祖先找不着回家的路,一面高擎火把引路,一面点起佛香驱赶孤魂野鬼,此后二者合一慢慢演化成插柚灯的传统。

农历七月半正逢小秋,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瓜果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七月半,小镇上家家户户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颇为隆重。为了避免祭供惨遭孩童毒手,一般都会提前一日为孩童备齐葡萄与咸鸭蛋,饱了孩童的果腹,也顺了子孙的心意。

旧习俗渐淡去,能偶然得几人想起实属不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