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土地革命戰争爆發那一刻,國民黨的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

作者:鄧都禦史

國民黨作為中國曾經的第一大黨,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内名義上成為了中國的統治集團。那如此龐大的黨派又是從什麼時候注定了其失敗的命運呢。有人說是皖南事變之時,也有人說是蔣介石集團違背民意挑起内戰之時。但要從根本上追述到國民黨失敗的原因,還要從那場聲勢浩大的土地革命戰争說起。

當土地革命戰争爆發那一刻,國民黨的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

土地改革

1927年4月12日,北伐大獲成功的蔣介石集團自認為“羽翼豐滿”,于是熱衷于獨裁統治的蔣介石不顧各界反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反共事件,大肆逮捕屠殺共産主義人士,背叛了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的政策。随後處于弱勢的共産黨人士不得不放棄占據的城鎮,并于當年發起了南昌起義,旨在反對蔣介石集團的殘酷壓迫和獨裁封建統治。自此轟轟烈烈的第二次革命戰争爆發(又稱土地革命戰争)。

随後毛澤東和朱德等上司人上司了秋收起義,将戰略重心轉移到江西井岡山地區開展遊擊戰争。

當土地革命戰争爆發那一刻,國民黨的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

秋收起義

在中國共産黨革命處于低潮的情況下,占據優勢的國民黨随後數次對中央蘇區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和清剿。在紅軍各級指戰員的出色上司下,國民黨重兵集團的進攻數次慘遭失敗。

而此時以毛澤東為主的共産黨人士明确的指出了要在以中央蘇區為核心的範圍展開浩浩蕩蕩的土地改革。其主要綱領為

1.徹底的摧毀封建土地制度,嚴厲打擊地主圈地、屯地的行為。

2.将土地收歸中央所有,再将地主階級的土地全部收回下放給貧苦農民耕種,然後再給予地主部分賠償。使得農民有了土地,有飯吃徹底的翻身當家做主。

3.進一步解放農村的勞動生産力,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為農業生産和國家财政的好轉創造條件,也為日後的工業化打下了基礎。

在土改的順利進行下,舊中國百分之九十的農民隻占有百分之二三十土地的情況徹底被解決。那些地主和富農的大部分土地被收歸中央所有然後再配置設定給勞苦大衆。自此中央蘇區的土地改革大獲成功。百姓們欣喜若狂,積極配合參加紅軍的各項政策,擁護紅軍。

當土地革命戰争爆發那一刻,國民黨的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

紅軍和老百姓

而當共産黨深得民心,土地改革搞得紅紅火火時,國民黨卻對中央蘇區發動數次圍剿皆慘遭失敗。萬般無奈之下,國民黨當局隻得出賣工農百姓的利益,為了獲得地主階級和資本家的支援。國民黨将工農百姓為數不多的土地和資源強占,并大肆搜刮民财擴充軍備。支援地主階級圈地擴大私有土地,導緻百姓無地可種,餓殍遍地。

在支援地主階級圈地的同時,國民黨中統組織也在民間搞起了恐怖的無人區,試圖将廣大百姓和紅軍分開。這更加劇了底層百姓對國民黨的憎恨和厭惡。

當土地革命戰争爆發那一刻,國民黨的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

國民黨進攻蘇區

自古以來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名言,而兩黨的所作所為卻恰恰相反。一個盡心竭力的為了群眾,一個卻為了自己的利益剝削群眾。如此一來,蘇區的百姓對國民黨軍隊是又怕又恨,對紅軍是愛護有加,軍民如水。

試想一下一個大發慈悲的善人給了你一千塊錢,可這一千塊錢還沒捂熱下一秒就被一個強盜給搶走了。如此極大的反差不得不讓人對後者産生憎恨。

而當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不得不被迫長征,廣大的土改區又落入了國民黨的統治,随後地主階級又再次死灰複燃。大量土地資源被國民黨轉手給地主和資本家,導緻普通百姓隻能分到極少的土地,并且還要繳納巨額的稅銀。這就導緻土改區的百姓非常懷念紅軍在的時候,他們都迫不及待的期盼紅軍能重新打回來。

當土地革命戰争爆發那一刻,國民黨的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

紅軍長征

而紅軍雖然離開了蘇區,但土地改革卻依然跟随紅軍走向各地。他們每到一處就嚴厲打擊土匪和地主,實行各項利民政策,将土地配置設定給百姓耕種。這樣一來紅軍就更受到百姓的愛戴。

而國民黨雖然占據了武力優勢,但卻每次都屢戰屢敗。一方面是因為毛主席等黨中央上司得當,另一方面便是因為紅軍得到廣大底層百姓的支援,無論怎麼打擊都能屹立不倒。

這樣一來,國民黨就逐漸徹底的失去了民心,站到了老百姓的對立面。中國共産黨所提倡的就是軍民一家,一心一意為勞苦大衆,誓要讓百姓當家做主。而中國國民黨卻旨在以黨國的利益最大化,要以資本家社會上層人士的利益為重,才能長治久安維持長久的統治。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些資本家和地主隻占到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這樣一來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心向共産黨。是以當土地革命戰争爆發那一刻,國民黨的失敗就成了必然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