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作者:公子霜塵

作為一位漢人,張廷玉在康雍兩朝以及乾隆前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無行伍的經曆,未有開疆拓土之功的情況下,跻身配享太廟行列,也是大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固然與其父張英是康熙朝重臣的高起點有關,但也離不開張廷玉自身的優秀品質: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張英

  • 廉潔好施。張廷玉不是海瑞,但臣僚之間的饋贈太過貴重,則一律拒絕;相反,張廷玉将賞賜的白銀,或資助桑梓的莘莘學子,或赈濟災民;
  • 勤勉低調。雍正垂詢各部大臣、司官、胥吏,執掌吏部(人事)的張廷玉對答如流,脫脫是一部移動“人才庫”,每位官員的籍貫、政績、履曆記在其腦子裡,但張廷玉很少結交外官,也不讓受其推薦而提拔之人知道;此外,執掌吏部、戶部的張廷玉,面對紛雜的政務,處理地井井有條,沒有耽擱,也無出錯;
  • 文思靈活。一般人即便是将想好的話形成文字,都得斟酌再三,更别提了解别人的話了,但張廷玉就有這個本事,雍正說完,其便能落在紙張之上,分毫不差,這一點對于雍正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康熙新喪之時,政局不穩,要是所拟的旨意稍有差池,都将釀出大的禍患。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張廷玉

加之衆多兄弟以及滿清貴族對于胤禛繼位不服,雍正需要扶持一批漢臣,鞏固自己政權的原因,由此作為漢臣的代表,張廷玉便變成了雍正的左膀右臂,大有一刻也離不開之勢,以至于1733年張廷玉回家省親,雍正發了道“情人”口吻的聖旨,說:

“朕繼位11年來,離不開的隻有卿家,如今你走了一月有餘,真是思念得緊啊!”

這道聖旨的背後,估計雍正皺着眉頭改了好幾次才拟好,這是什麼?這是變相地催促張廷玉回京。這麼離不開張廷玉,雍正索性頒了道遺诏,以具有佐治之功為名,恩準張廷玉配享太廟,讓其死後也陪在自己左右。

鬥轉星移,獲得最高禮遇,位極人臣的張廷玉在乾隆執政之初,仍然延續着權威,沒辦法,龐大的帝國需要張廷玉這個舵手,更重要的是,乾隆需要時間扶植自己勢力。那麼,乾隆不能沿用阿瑪的“班子”嗎?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雍正

不能,此時的張廷玉與同為雍正朝的重臣鄂爾泰,是一山不容二虎,據說兩人同僚的十餘年,竟然互相不說話,而鄂爾泰一旦有過失,張廷玉便出言譏諷。滿清統治下的大清,不難了解滿漢之間的沖突,鄂爾泰肯定不服氣漢人張廷玉,獲得雍正如此高的禮遇;張廷玉仗着雍正自然也沒把鄂爾泰放在眼裡。

滿朝文武紛紛站隊,由此形成了張、鄂的黨争,這是乾隆不願意看到的。進入乾隆執政的第十年,鄂爾泰去世,一下子樹倒猢狲散,乾隆将目光轉向了張廷玉,此時張氏以及張廷玉的姻親方氏,同朝為官者達到了三十餘人,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孝順的乾隆給了皇阿瑪足夠的面子,給了張廷玉一個台階下,下了一道旨意說,“老先生你身體不好,我很心疼你,以後就不必那麼早來上朝了。”縱橫政壇數十年的張廷玉聽得懂,那是讓自己騰出位置呢。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鄂爾泰

那好吧,反正幹了也快五十年了,臨了兒子還死在了前面,張廷玉頓時萌生退意;轉年正月,乾隆宴請群臣,張廷玉眼見主子心情不錯,便私下表達了告老還鄉的意思。

這不是埋汰我嗎?變着法表達不滿,心裡這般想,乾隆嘴裡卻安慰道:“你老可是先皇下诏,配享太廟的人,生前可不能偷懶。”

聯系到此前,劉統勳建議乾隆三年内,暫停吏部在冊的張、方兩姓官員的升遷,理當有所警醒,皇帝都這般說辭了,服從就是了,但張廷玉不,搬出明朝劉伯溫的例子,說其生前不就告老還鄉嗎?

“劉伯溫是被罷黜的,好的不學,你咋不學學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說得乾隆有些生氣了。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君臣之間又你來我往了幾個回合,張廷玉頗有些不依不饒的行徑惹怒了乾隆,自然也不答應緻仕的要求。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禦制詩集》

跟主子理論,一不看場合,二不知道适可而止,隻能說明張廷玉真的老了,也正是這年,其又兩次犯錯,一次是為乾隆監制《禦制詩集》;一次是為富察皇後寫祭文,兩次均出現錯别字。如果前一次還說得過去,後一次的那可是乾隆一生中深愛的女人啊,可想而知乾隆的憤怒。

于是張廷玉的“金身”被破,從無被罰記錄的他,被罰了一年俸祿,内心那個煎熬哦,沒辦法,誰讓人家是主子呢,表面上不再言語了。轉年,乾隆稍微緩和了悲傷的心情,眼見将近耄耋之年的張廷玉還在為大清服務,着實過意不去,慰問了一下這位老臣;心灰意冷的張廷玉又舊事重提。

懷着歉疚之心的乾隆這次态度軟了下來,一番考慮後下了一道聖旨說,愛新覺羅家族是真的舍不得你,但歲數也确實大了,這麼着,是走,準許;是留,也歡迎。

隻不過張廷玉真的老了,老糊塗了,知道乾隆這次沒有為難他,準許了告老懷鄉,但轉念一想,人走很可能茶涼,自己一旦不在朝中,難免受政敵的攻擊,暫且不論自己的一世英名沒了,搞不好自己配享太廟的榮譽還得泡湯。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太廟

思來想去,輾轉難眠,終于鼓起勇氣,入宮奏請賞賜“一詞以為券”,是要乾隆寫個保證書,以免将來不認配享太廟之事。

這不是不信任我嗎?不放心我……算了,既然已經答應,也不跟這老貨計較了。又好笑又好氣的乾隆,壓住怒火,答應了張廷玉的請求。乾隆的詩臭名遠播,張廷玉走後不久便寫完,派人送去張府。

皇帝賞賜臣子,臣子次日理應前去謝恩,但張廷玉不知咋想的,第二天竟然讓兒子代自己前去,這不是擺譜嗎?不把我放在眼裡,一下子惹怒了乾隆,立即讓人拟旨,讓張廷玉進宮解釋清楚。

拟旨之人正是張廷玉的學生,一看不對勁,趕緊寫了小紙條告知老師;張廷玉真的老了,心中害怕的他想都不想,連夜入宮面聖,乾隆會怎麼想?謝恩的時候該來不來,下旨就來,這不是欺君嗎?還有旨意都沒傳達,分明有人洩密,結果又把學生賣了。

憤怒的乾隆削去了張廷玉的爵位,這還沒完,轉年處于多事之秋的愛新覺羅家族,再傳噩耗,乾隆長子永璜逝世,身為永璜老師的張廷玉此時已經被乾隆整得心裡有點崩潰了,一祭奠完便上表要走。

張廷玉:曆經康雍兩朝的重臣,臨了卻頻繁号錯乾隆的脈

乾隆

這不是沒心沒肺嗎?沉浸在喪子之痛的乾隆,當即下旨質問張廷玉,自己說說配享太廟,你還配不配?張廷玉當即謝罪,失去了一生的榮譽後,内心徹底崩潰了,回到了念念不忘的故鄉,但卻落寞中,郁郁寡歡,最終郁郁而終。

縱觀張廷玉的一生,大半生時間為了大清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可得了康雍兩位皇帝的高度認可,準許其配享太廟,臨了反而成了心理包袱,為之昏招疊出,到頭來一場空,臨終之前,可還曾記得當年自己的詩句“萬裡長城萬裡空,百世英雄百世夢”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