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作者:中國攝影報活動
遂昌位于浙西南,地處錢塘江、瓯江源頭,山清水秀。建縣一千八百多年,文化底蘊深厚,是瓯越文化發源地和好川古文化遺址所在地,也是世界文化名人湯顯祖傳世名著《牡丹亭》的原創地。2020年,遂昌縣入選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由中國攝影報社、浙江省遂昌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主辦的2021“萬物開源·遂昌”全國攝影大展,入展作品已揭曉。

入展作品選登

2021“萬物開源·遂昌”全國攝影大展

■ 評委推薦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生态之城 潘一堅 攝

遠山薄霧彌漫,氤氲連綿,渲染意境。一座座樓房鱗次栉比,掩映在此起彼伏的山間,四周林木環繞,“生态之城”名副其實。一道陽光照在近處小山上,點染了山林,點亮了茶園,透着生機與希望,作品是以得以升華。——王久偉(浙江省遂昌縣攝影家協會主席)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桃源尖之冬 鄭建斌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穿越萬畝茶園 黃慧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湖山望星空 魏春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鄉村直播間 雷甯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古鎮手藝人 傅劍明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石姆岩風光(組照之一) 方玲萍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人勤春早 塗文善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遠近有别 金獻光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遂昌的仙本那 雷爾锔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霧繞古村 蘇旭文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光伏助力鄉村振興 王建生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古宅夕陽紅 陳志宏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工業之光 鄭文軍 攝

入展圖賞 | 萬物開源 魅力遂昌

暮色山城 舒同才 攝

■ 閑話大展

引導視覺方向

拓展畫面空間

▣ 鹹小晔

雖然一幅主題攝影活動的參評照片畫幅尺寸有限,但仍可以通過應用一定的視覺法則來“包羅萬象”。攝影人可以通過多種影像表現手法進行視覺引導和延展,拓展空間,豐富内容,進而給觀者帶來思考與遐想,在無形中達到“以小見大”“以少見多”的效果。

畫面線條的引導。這種構圖方法是利用景物自身的線條因勢利導,吸引觀者的注意力。比如單獨拍攝一座宏偉的建築,若沒有控制好景别,畫面可能會給觀者帶來壓抑感。而如果将一條道路作為前景一起攝入畫面,既能帶來莊重而不失生動的觀感,又能将觀者的目光引導向畫面的主體。又如,拍攝樹林中穿梭的人物形象,往往會顯得散亂,缺乏視覺焦點。而如果将一條蜿蜒的林間小徑貫穿于畫面之中,達到“點線結合”的效果,能夠使畫面看起來更加緊湊而富有趣味。除此之外,攝影人可以利用多個線條,将畫面主體置于線條的交彙處,将觀者的視線彙聚至畫面的焦點,進而更清晰地突出被攝主體和主題。

主體動勢的引導。被攝主體的動作有一定的傾向性,攝影人可順應着被攝主體的動勢進行拍攝,如此,畫面中的事物才能顯得和諧、完整。觀者也能對未出現在畫面中的内容或即将發生的事件産生豐富的聯想,視線在畫面之中,而思緒已飛出畫面之外。比如,拍攝一位擊劍運動員揮劍向前刺的瞬間,在其前方留下足夠的空間,觀者的視線很自然地順着運動員身體的傾斜和劍鋒所指的方向看去,如身臨其境,賽場的環境和緊張氛圍得以完美展現。在人像攝影中,經常可以拍到單個或一群人正在看向别處的畫面,這就很容易讓觀者産生好奇,不禁順着主體人物的目光一起看過去,進而“引”出更多畫面内容。

色彩明暗的引導。明亮的色彩有一種前進感,而灰暗的色彩則有一種後退感。在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照片中,觀者的目光會經過暗處,最終被吸引至亮處。巧妙搭配明暗不同的色彩,能使畫面充滿節奏感、韻律感及延伸感。在此種情境下,被攝主體往往需要置于明亮之處。如拍攝秋天的紅楓,讓畫面充斥多棵樹木往往會顯得毫無章法,而若是以處于陰影中的楓樹林為背景,單獨拍攝陽光下的一條或幾條楓樹枝葉,化繁為簡,既能反映全貌,又能突出主體。又如,拍攝連綿起伏的山坡,除了适宜選擇早晨或傍晚低角度的光位,使山川連綿起伏的線條變成金色,與未被陽光照射的地方形成色彩對比之外,還可以尋找有羊群的地方進行拍攝。棉花團似的羊群會給縱橫交錯的山嶺加上些許亮色,成為畫面的趣味中心,還可以襯托出山川的廣袤無垠,表現出強烈的空間感,引發觀者的聯想和想象。

是以,巧妙、适切地利用視覺引導,既能夠更好地表現主體、深化主題、豐富内涵,提高表現力,又能将畫面延展得更加詩意、富有意蘊,令人回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