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聯儲會選擇加息50個基點來抑制通脹嗎?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美聯儲會重拾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為抑制通脹而采用的大幅加息的“震懾”政策嗎?還是會繼續近年來的謹慎行事?

随着通貨膨脹率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三月份聯邦基金利率就會大幅上升0.5個百分點。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上周末在推特上敦促采取這種強有力的行動,94歲的所羅門兄弟前首席經濟學家亨利•考夫曼(Henry Kaufman)上周接受采訪時也敦促采取這種行動。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聯邦觀察網站的資料顯示,聯邦基金期貨市場已經消化了美聯儲今年四次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預計美聯儲将在3月15日至16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首次加息,并在6月14日至15日的會議上再次加息。在那之後,9月20日至21日的FOMC會議上可能會有第三次,12月13日至14日的會議上可能會有第四次。

這與美聯儲在21世紀采取的漸進方式是一緻的,這種漸進方式是為了避免金融市場在之前大幅度加息之後發生災難。上一次上調0.5個百分點的基金利率是在2000年5月,就在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前。

在此之前,美聯儲在1994年迅速大幅提高了利率,包括兩次0.5個百分點的加息和一次0.75個百分點的加息。這些舉措平息了不斷加劇的通脹擔憂,但也引發了一些令人難忘的金融市場崩潰。美國财政部和抵押貸款支援市場因美聯儲的加息而陷入混亂,緊随其後的是加州橘郡的破産,該公司在利率衍生品方面的投機遭遇了失敗。墨西哥比索的崩潰和随後的500億美元的救助為其帶來的影響畫上了句号。

即便是四分之一個世紀後的今天,美聯儲可能也不會忘記1994年的經曆,盡管其漸進的做法并沒有阻止更嚴重的金融市場動蕩。事實上,一些人認為這對他們有所幫助。從2004年年中到2006年年中,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每次會議上都緩慢而可預測地加息25個基點,這可以說是助長了房地産泡沫。進而導緻了引人注目地的2008-09年的金融危機爆發。

自那以來,美聯儲一直對市場危機保持警惕,一方面是因為市場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美聯儲扮演着金融體系監管者的角色。這在2020年3月Covid-19大流行導緻的危機狀況中得到了顯著展現,這促使美聯儲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幹預,包括進入企業信貸市場。

美聯儲對市場狀況的敏感性可能在2018年第四季度最為明顯。10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布,在9月底将聯邦基金目标區間上調至2%-2.25%之後,美聯儲距離中性政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将在12月再次加息。但在标準普爾500指數在接近20%的跌幅後停止下跌,這是低迷的市場的傳統定義。之後,标準普爾500指數不再保持克制,并在2019年三次降息。

在2021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美聯儲一直維持着超刺激政策,将聯邦基金目标利率維持在0%-0.25%,并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援證券,但最近開始縮減債券購買規模。與此同時,多位美聯儲官員表示,他們支援在3月份購買證券結束後啟動加息程序。

預計今年會有四次加息,每次25個基點,金融市場已經感受到了這一趨勢。周二,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的兩年期高收益率為1.87%。兩年期國債(票面利率對美聯儲未來的行動最為敏感)的收益率自大流行之前以來首次超過了1%。

股市延續了2022年的下滑趨勢,标準普爾500指數從曆史高點下跌了4%以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接近調整區間,從去年11月的峰值下跌了9.5%。

但高盛表示,如果美聯儲希望積極降低通脹,而不是等待供應鍊問題得到緩解,它将需要采取更多行動,收緊所有市場的金融環境。該公司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客戶報告中寫道,自美聯儲去年9月暗示聯邦基金利率将走高以來,債券收益率的上升已被股價上漲所抵消。

蒙特利爾銀行(BMO)宏觀政策師格雷戈裡和蓋提瑞說,就目前情況來看,美聯儲目前的政策是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最簡單的,這也是目前高通脹的誘因。

通脹可能還沒有見頂,無論是從總體還是核心(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名額來看。預計到年中,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将僅從去年12月公布的7%下降至5.6%。他們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盡管到那時,去年經濟重新開放時相對較高的通脹資料将從12個月的衡量名額中剔除。

在貨币政策依然寬松的情況下,通脹消失這一點令人難以置信,正如負實際利率(即低于物價增長率)所表明的那樣。如果美聯儲出人意料地加息50個基點,那将是令人震驚的,但也令人敬畏。

本文源自金融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