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典“肉丸”坦克,二戰罕見Stridsvagn m/37坦克,沃爾沃發動機

Stridsvagn m/37是二戰前瑞典仿制捷克斯洛伐克的AH-IV坦克的延伸版本,在二戰中協助了盟軍對德國的進攻,但未主動參與戰争,主要服役在哥特蘭島(從地理上感覺更像是防蘇聯的)。

瑞典“肉丸”坦克,二戰罕見Stridsvagn m/37坦克,沃爾沃發動機

研發曆史:

1935年左右,當時羅馬尼亞的AH-V在當時的中歐地區十分收歡迎,它十分适合山地運動,而且制造技術不複雜。在向瑞典當局成功展示之後,瑞典于1937年引進了48輛,并且進行自己的改造。對坦克進行了重大的修改工作,到了1939年,所有的坦克全部背傳遞給瑞典軍隊,被重新命名為Stridsvagn m/37坦克,名稱的意思是“強力”,37可能代表的是速度。

瑞典“肉丸”坦克,二戰罕見Stridsvagn m/37坦克,沃爾沃發動機

載具性能:

發動機是由斯德哥爾摩的沃爾沃公司提供的(瑞典的汽車實力那個時候就已經很強),拆除了原版的駕駛員機槍,安裝了兩挺美國勃朗甯M1919機槍,它是美國勃朗甯m1917的風冷型。 車輛還配備了收音機用于通訊。

瑞典“肉丸”坦克,二戰罕見Stridsvagn m/37坦克,沃爾沃發動機

生産曆史:

一共隻生産了大約48輛,生産出來的時候已經落後于蘇聯的T-26,車重4.5噸(基本就是現代拖拉機的重量),長3.4m,寬1.85米,高1.95米,車組成員2人,最大速度約60公裡每小時,也就是37英裡。發動機是沃爾沃的FC-CKD發動機,裝備了兩挺機槍。

瑞典“肉丸”坦克,二戰罕見Stridsvagn m/37坦克,沃爾沃發動機

作戰曆史:

主要是配置設定到位于哥特蘭島的第12裝甲步兵團服役,一直到1953年才退役,其中大概有八輛完整儲存下來,其中一輛在瑞典斯特朗納斯軍團博物館。

瑞典“肉丸”坦克,二戰罕見Stridsvagn m/37坦克,沃爾沃發動機

筆者評價:瑞典的工業水準從二戰前期就能獨立拿出沃爾沃發動機來看,可謂實力不凡,因為地理位置因素瑞典在二戰保持了僞中立,沒有直接進入大戰,更確定了國家的實力積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