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現了越來越多以展示“萌娃”為主要内容的賬号,不少家長跟風将孩子打造成“網紅”,并通過商務合作實作流量變現。但随着同質内容增多,不少賬号開始“另辟蹊徑”,出現了2歲孩子吃播、穿着尿不濕的萌娃下廚房做菜等模式。随着萌娃短視訊爆火,大量的廣告也會随之而來,這也導緻一些父母利用孩子打造賬号當作生意來經營。翻開一些賬号首頁,大多可以看到“好物推薦”“找我官方合作”等辨別。有營運兒童短視訊賬号的家長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萬元。
關于父母啃娃一族,尤其是父母靠打造萌娃的視訊成為網紅去賺取流量、變現掙錢,這已經不能簡單稱之為拔苗助長了,簡直就是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
我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個有着天籁之音的唱歌女娃其實有兩個,前台表演的是林妙可(形象好),背景演唱的是楊沛宜(音質佳),兩個女娃都因參與了奧運會開幕式而聲名鵲起(當然前台表演的林妙可名聲更大些)。
但是後來這兩個女孩的成長之途卻大相徑庭:
林妙可的父母大量接受社會各類的表演安排,讓小小的林妙可擴大流量(主要是線下的)并變現賺錢,也确實為她的父母增加了許多财富;
而楊沛宜的父母,卻雪藏了女兒,拒絕了一切的演出邀請,讓女兒沿着一個正常女孩的成長之路而一路前行。
有一種可能,楊沛宜終其一生所獲得的物質财富,都無法趕上林妙可成年之前的階段收入,這是楊沛宜的人生相對平庸的情況下;也有另一種可能,楊沛宜因為萌娃時期就參演了奧運會開幕式,她的少時境遇(說明她有潛質)激發了她的志向,結合她的潛質最終成才,進而成就一番事業。
無論楊沛宜的前途是哪一種,她的未來生活可能大起、可能平凡,但基本不會大落,可以說,這是在女孩參與奧運開幕式之後父母給她最好的保護。
反觀林妙可,雖然她在奧運會後的一段時間掙足了銀子,但那是她的家庭(包括父母與她本人)過度消費(我用“消費“這個詞已經很客氣了,其實應該用“揮霍“)女娃的榮譽,在孩子本該接受教育的時期卻用來淘金,雖然這段時間變現掙了錢,但女孩未來一生的路,基本無可避免地走下坡路,而且大機率事件是大落,眼下的事實已經證明确實如此。
古語道:子若無才,留财何意?子若有才,留财何用?
說白了,啃萌娃,是用孩子未來的幸福換取父母一時的富足,令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