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反催婚指南

作者:簡單心理
春節反催婚指南
春節反催婚指南

快過年了,“反催婚”的功課要提上日程了。

應對催婚,你有什麼好方法?上周末,我們向大家發出這項征集,收到了很多從實踐中總結出的真實經驗(你們辛苦了!)

一起來看看吧。

01 反其道而行:走父母的路,讓父母無路可走

@匿名

走父母的路,讓父母無路可走!我用實際行動證明我比他們更焦慮,行動力更強,不斷給自己找相親對象,不斷向他們抱怨各色奇葩人物或者被别人愛答不理的痛苦經曆,現在我爸媽已經改成安慰我不要這麼着急了。

我跟我爸說,你覺得誰配得上我你就給我介紹,你介紹我肯定見。我爸愛我愛得要死,他覺得沒人配得上他女兒。哈哈哈哈哈哈哈,就被噎住了。

@愛橙子的Shiny

反向催特别管用:“好的,我的要求是 xxxxxx ,你們幫我找好,下次回家安排好啊,我去和他們見面。合适的就結婚。”

其實這些要求他們也達不到,是以也就知難而退了。

春節反催婚指南

▷ 電影《剩者為王》

02 積極逃避型:隻要跑得夠遠,催婚就困不住我

@涵涵

正好這兩年工作地有疫情,去年過年回不去,今年也回不去,内心有一丢丢小竊喜。

跑,跑得遠遠的,跑到父母夠不着、也沒有他們認識的熟人的地方,過好自己的生活。話語施壓的話,可以正面回應說自己的事自己決定,也可以顧左右而言他。

最重要的是,想明白自己想不想結婚,為什麼(想或不想),解決了這個根本問題,應對父母的辦法可以有無數種。

@鐵柱

就說要去讀博。

“有男票了嗎?有積極去約會嗎?”

“沒有,不着急。過陣子想去讀博。”

“工作怎麼樣?待遇可以嗎?”

“一般。随便做做。反正過陣子想去讀博。”

這個問題會無法繼續被追問,或者會被轉移到“女孩子讀太多書也不一定是好事”上,反正我不是很想跟這 toxic (有毒的)的原生家庭和随時随地仗着年紀開啟指指點點模式的親戚聊我的情感/私人生活。說讀博還顯得我很有人生追求(反正如果不幸談到職業未來的話題,他們會以“依我看還是國企/考編好”來結束我對我的公司的簡單介紹)。

人生很短。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可以躲。(其實我已經不在國内啦✌️✌️。)

@Raven

敬而遠之吧。我人在外地,隻要有辦法就不生活在一起,被電話追擊的話,就轉移注意力,等她的情緒過去再說點其他的事情。重點是要穩住自己的心情不能被帶偏,觀念上的這種差異争論是沒什麼用的,我認為結不結婚不是什麼問題,她們覺得不結婚就是人生的失敗。既然決定堅持自己的觀點,她們不了解為此而郁悶我也沒什麼辦法,不如距離産生美。此事難兩全,我不為自己的選擇而遺憾。

春節反催婚指南

▷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

03 理性溝通型:化敵為友,把家長拉入同一陣營

@Mr.right 是什麼樣的

之前總是回避問題,他們反而會更經常提。還是要好好溝通。告訴他們我也想找,但是總得遇到合适的人才能結婚啊。如果結婚了但是過的不好,那不是還不如單身?父母表示了解。之後也還是會問,但是頻率有所下降。而且不再是敵對的立場,我把自己放在他們同陣營了。

@内啡肽

跟爸媽聊聊他們的戀愛、結婚、一起生活到如今的經曆:

跟我爸聊起過他的前女友,以及他和他前女友見了我爺爺奶奶為啥沒結婚。

跟我媽聊過她的其他相親對象,我爸脾氣這麼不好為啥還會跟我爸結婚,這麼多年吵架打架後悔不。

聊着聊着也許他們會思考婚姻更深層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焦慮地盯着眼前這一點。并且暫時把注意力轉移到他們自己身上和回憶中。我也順帶了解下他們的過往經曆(其實這方面我們作為子女了解的太少),以及想想他們的過往婚戀經曆對我有啥潛移默化的影響沒。

@ Z

第一,明白自己的想法及原因。比如:如何看待婚姻?想如何度過人生?

第二,溝通盡量文字呈現,友善我媽好好了解我說的意思,而且不容易帶情緒。

第三,找到我媽催婚話術中的關鍵問題,了解我媽的最終顧慮:為啥希望我結婚?

第四,擺事實、講道理,持續輸出價值觀:

不結婚真的會不幸福麼?一定要結婚麼?

我如何看待婚姻?以及我的價值觀。

最終我媽不僅不催婚,而且也不逼我要小孩哈哈哈哈哈哈哈。

春節反催婚指南

04 腦洞大開型:假戲真做,用魔法打敗魔法

遇到催婚時一臉嬌羞地說,等他離了我就結。

@m

我直接哭。一個二十好幾的男的哭起來整個畫面是非常有殺傷力的。

所有跟長輩吃飯的場合我都打扮得很醜,絕不化妝。就算好事者拍了張我在飯桌上的照片嘗試牽線搭橋,也絕不會有人多看一眼。

@吳女士

陽奉陰違,父母讓相親,滿口答應,隔段時間說不合适。有一次有人通過我爸給我介紹對象,我爸媽肯定是希望我試試,當時很生氣正要暴力拒絕,轉念一想不如試試陽奉陰違,于是很配合地加了微信,聊了兩句便沒再聊,隔段時間說跟爸媽不合适,斷了。決定陽奉陰違的那一刻,自己立馬就不生氣了,爸媽也不會覺得我冥頑不靈負隅頑抗。

@周二流

今年我大爺家的哥哥結婚了。高興的同時不禁擔心:擋在我前面的人倒下了,該輪到我了。

面對催婚,當然要用魔法打敗魔法。我在哥哥婚後家宴上當着所有親人的面分享了算命先生給我的婚姻建議:“ 30 歲之前不能結婚,結了也會離。”并明确表示不要催我結婚,這招對我沒用。

當時說的話大意如下:

感情上,我相信緣分。在見證了哥哥和嫂子的幸福以後,我更加笃信這一點了:我看着我哥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見到嫂子,真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一切都水到渠成。(事實也是如此,我哥相親、戀愛多次,均以失敗告終,33 歲那年遇到嫂子,隔年才順利走入婚姻。這樣說也是給哥哥提個醒,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結婚了就調轉船頭和别人一起逼我。)

給我哥算過命的同款算命師父說過,我也屬于晚婚型,一旦早結婚必定離婚,我們家已經不缺離婚的人了。(一位算命先生曾準确斷言我哥 34 歲之前不可能動婚,還真被他說中,是以大家都對他深信不疑;我們家人婚姻多有波折,是以對離婚比較敏感。)

是以,我尊重命運的安排,三十歲之前努力工作,擁有自己的事業,再成家。希望家人們尊重我的決定,不要再提這事。(到時我已有足夠的能力自我生活,權力結構中不再處于弱勢地位,自然對自己的婚姻有了更多話語權。)

此話一出,原本催我的家人反而轉過來給我打圓場,都說順其自然。催得最狠的爸爸面色凝重,一言不發。我對這個效果感到很滿意。

春節反催婚指南

05 展露脆弱型:人生已經很難了,媽媽你就别催了

@30歲真好哈哈哈

去年上半年父母還時不時地催婚,下半年因為一些事情抑郁症複發,經常要吃藥還有接受心理咨詢,父母才發現子女的生活遠比他們想象的艱辛。

以前我總是裝出很好的樣子,不敢表達一點對他們的攻擊,現在我不想裝了,父母也有必要了解他們的教養中曾經對我的傷害。

催婚這件事,跟之前有的事情一樣,父母有時候想到的是子女不結婚,他們很沒面子,他們的“任務沒有完成”之類的,本質上還是要子女為他們考慮。是以為了表達“我現在狀态不好,能把目前的生活過好已經不錯了”的狀态,我會把自己不好的狀況有意無意傳達給他們,包括自己看病的記錄等等。他們也不再跟我說結婚的事情了。

@liora

我有一次深夜奔潰,直接跟我媽突突了,跟她說我很奔潰,很累,人生已經很難了,活着好多事,我也想溫暖,我也想要有人支援我,我也想要親密的關系,但是她這種言語隻會推我走上焦慮的道路,我會是以而走投無路,盲目地和一些不合适自己的男人在一起,去被騙去被欺負,然後落得個婚姻不幸的下場。

(再指出我表姐,為了結婚生孩迅速結了,不到一年已經單身帶娃了。) 問她,這就是你想要我過的生活嗎?如果不是,你就不要再逼我了。

最後要上感情:媽媽,全世界的人說什麼我都可以不在乎,我都可以不理會,但是如果連你都不和我站在一邊去,連你都不支援我,也要把我推出去,我真的覺得很絕望,我覺得好孤獨,我覺得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家。

媽媽立馬:我以後再也不說了。對不起。媽媽永遠支援你。

春節反催婚指南

📚

這麼看下來,“反催婚”其實是一個集劃分邊界、厘清價值觀、情緒管理、非暴力溝通為一體的高難度動作。

關于應對催婚,何曉明咨詢師給出了 4 點小建議:

1.清晰價值觀。

回家前,先花時間想一想自己在婚戀上的想法,清晰自己的婚戀觀。這樣,在面對父母親戚紛紛擾擾的觀點時,不至于迷失自己。

2.明确邊界。

父母親戚的催婚,很多時候隻是由于他們自己的焦慮。建立适當的個人邊界,不必太把别人的觀點當回事。

3.放下說服父母的執念。

明白到:我們很難說服老一輩,無法扭轉他們的觀點。放下改變别人的執念,就像,你也不希望他們改變你。

4.求同存異。

你可以跟父母有不一樣的婚戀觀和态度,但你們還可以是互相關愛的一家人,在其他聊得來的方面,享受團圓時光。

你看,其實也不用一直抱着“反催婚”這樣硬邦邦的态度啦,在“服從”和“反抗”的中間,還有很多騰挪的空間。

結婚不是目的,反催婚也不是目的,用自主的态度選擇和創造自己想要的關系才是。

祝你自由🍻!

合作咨詢師

————————

春節反催婚指南

編輯:李歪歪

責編:kuma

封面圖來源:unsplash

春節反催婚指南
春節反催婚指南
春節反催婚指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