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春節,這裡的小鎮青年快要不夠用了

這個春節,這裡的小鎮青年快要不夠用了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李秋涵

編輯 | 魏佳

如果不是因為直播電商,96年出生的管帥現在應該還在鄭州富士康的流水線上工作。

他的任務是給手機主機闆上螺絲釘,一隻手機要裝3個,拿起工具,吸上螺絲,把螺絲安到手機上,一天如此重複12個小時。工廠規定不能交頭接耳,他就埋頭幹活。爸媽年紀大了,2019年,他決定回到老家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幫助打理家裡的玉器生意,後來遇上疫情封城,批發市場人流量減少了八九成,他40天沒有在攤位上賣出1塊錢。去不了鄭州,他在鎮平找了一份直播電商打包員的工作。

現在,他每個月工資4000多塊,和在鄭州時差不多,住在家裡能照顧爸媽,沒有房租壓力,存下的錢還變多了。最近,快手舉辦了一個年貨節,《2022快手品質年貨節消費趨勢報告》顯示,Z世代加入線上囤貨大軍,消費同比增長254%,具體到珠寶玉石,随着行業的飾品化趨勢,消費客群也逐漸年輕化。《2021奢侈品品牌戰略研究報告》指出,Z世代在2019年至2025年将貢獻180%的市場增長,占據消費群體的2/3。

管帥也參與了這次年貨節,他負責為直播間梳理貨品、打包快遞,工作量比平常多了兩三成。

他所在的南陽鎮平縣,被譽為“中國玉雕之鄉”,是全國最大的玉雕加工、銷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傳播中心。這裡總人口109萬,玉雕加工遍布全縣16個鄉鎮100多個村,有着玉雕專業村50個,玉雕專業戶1.5萬戶,玉雕加工群體占全國加工群體的70%。

直播帶貨的浪潮來勢洶洶,也席卷了這裡。

根據各大直播基地2020年統計的資料來看,全國5個寶玉石直播基地的交易總額高達427億元,南陽直播基地77.3億元,占比達18.1%。快手是他們直播時常用的短視訊平台,随着越來越多新消費人群湧入快手電商,千禧一代開始成為重要客群,鎮平玉石産業帶,也在快手生态中獲得了新增長。

西安交通大學産業數字化研究室主任王建對深燃回憶,來到鎮平,颠覆了他對産業的認知。在馬路邊市集攤位上,玉石像白菜一樣随意擺在地上,賣家衣着樸素,神情悠閑聊着天,但事實上,“一個攤位的玉器總價值就有幾十萬”。

現在,他們在快手電商上,分享玉器知識,直播出售玉器産品,與新消費群體有着新興的交易方式。而這個看起來和其他三四線城市沒有太大差別的小鎮,從原料采購到設計創意、加工盛産、文化研究,從人才培養到品質檢測、宣傳推廣,從傳統電商到直播電商、現代金融、包裝物流,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體系。

對于鎮平來說,直播電商興起後最切實際的變化是,給當地人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拉動了當地産業帶的發展。根據官方資料,鎮平全縣擁有十大玉雕專業市場,各類玉雕精品門店、攤位有3萬多個,玉雕産業從業人員有30萬人。2021年1-11月,鎮平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288億元,網絡零售額191億元。

在這裡的年輕人,踏上風口,生活也是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小鎮青年不夠用了”

在鎮平,很多年輕人都從外地回來了。

和管帥一起在鄭州工廠工作的朋友,回來在直播間裡做了客服。他有同學學習玉雕,在鎮平開了個人工作室,也做直播帶貨。管帥的老闆老任,是快手賬号“玉潤德”的主理人,其團隊約有50個人,四成是當地人。他提到,很多員工是年輕人,他們公司的行政主管,剛剛19歲。

管帥告訴深燃,在這個遍地是玉的地方,以前如果孩子沒有特别好的學習天賦,就會被家長送去學玉雕,在他們看來,高學曆和好手藝是對等的,“學好手藝,也可以保證一輩子有飯吃”。但不是每個年輕人都适合玉雕、想學玉雕,之前縣城工作機會少,薪資不高,很多年輕人選擇去廣東深圳等城市打工。

變化是從2017年開始的。

快手鎮平服務商、玉石協會會長王青奇介紹,2017年,當地推出電商試驗線,大力扶持電商。到如今,鎮平共有3000個主播。大的團隊,“客服就有上百人”。

産業發展起來,主播、客服、采購、打包、快遞,産業體系上各環節都需要人手。

王青奇告訴深燃,在鎮平街上,兩類資訊最多,一類是租房,一類是招聘,“直播電商火了,這裡的小鎮青年都不夠用了。”

這對他們來說是不錯的工作機會。靠近新興産業,前景好,工作内容也比枯燥的打工有趣,更重要的是,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

王青奇表示,這裡一些崗位的工資甚至比南陽市區還要高,客服月薪3000元起,好的主播月薪1萬元起,周圍其他縣城的年輕人也來了,以95後、00後為主。

95後“玉匠人”小徐,13歲辍學到玉雕廠當學徒,後來到新疆謀生,在快手上積累了不少粉絲,2018年年末成為正式主播後,看準了老家鎮平的玉石資源,幹脆回來創業,目前是快手珠寶玉石類TOP1主播,最高單場GMV達3400萬。

造富故事之下,借助直播電商創業的人在變多。王青奇介紹,除了直播電商相關的崗位,還有很多錄短視訊的,做美工的,做主播的内容型人才,“等于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創業的門檻也在降低。以前創業需要很多資金,隻能做一些成本大的傳統行業,現在隻要有貨,拿起手機,就可以盤一個自己的直播間。

這個春節,這裡的小鎮青年快要不夠用了

快手某個頭部主播的供應鍊展廳,擺放着成千上百條手镯

外地人也來了。

賬号“玉緣人”的主理人搬運哥來自東北,92年生人,家裡三代都做玉石,2019年開始在快手上做直播電商,老家的貨不如鎮平豐富,幹脆舉家搬來了鎮平。有些當地人喜歡說方言,他聽起來吃力,吃的也不太适應,“這邊吃面,我們那邊吃米”,但他還是有長期在這裡發展的計劃,來到鎮平後,有了更好的貨源,在服務商的幫助下,懂得了投流技巧,每天的GMV翻了三四倍。

王青奇介紹,以前外地人來到鎮平,進了貨就直接走了,現在更願意在這裡紮根了,“新疆、江蘇、廣西、安徽都過來了很多人,鎮上常住人口增加了三四萬。”

根據《鎮平·中國玉雕産業指數報告》,2021年上半年,鎮平玉雕電商從業人員數、玉雕電商企業數,與去年四季度相比分别上漲0.94%、2.21%。這期間,鎮平舉辦了玉雕節,借助快手等電商平台,線下交易引流,玉雕節期間交易額達3億元。

盡管如此,報告指出,目前鎮平電商從業人員數占比為13.37%,而山東泰安、遼甯阜新、遼甯岫岩,其電商類從業人員占比超過30%,這從側面說明鎮平的電商類人才還存在缺口,還需要更多“小鎮青年”。

鎮平當地也在緊抓直播電商機遇,培養成立專業的電商營運團隊,學習“電商+明星+網紅+直播”的模式。王青奇介紹,當地教學玉雕的工藝美術學校,特地開設了直播電商專業,“很火熱,當地很支援”。

當地的年輕人,除了學玉雕,有了更多就業選擇,而鎮平也因為年輕人的回歸,擁有着其他小鎮沒有的活力。

直播電商裡的鎮平,變了

直播電商的确改變了鎮平。

梁金剛在他的“中玉軒文化”賬号上釋出了鎮平羅營村和田玉市場的視訊,馬路兩邊攤位林立,玉石成片,有的擺在桌子上,有的就擺放在地上,來往的人群把馬路圍得水洩不通,人們手裡拿着支架,邊走邊拍,或在直播,或在拍短視訊,讓人夢回上世紀90年代小鎮趕集的情形。

這個春節,這裡的小鎮青年快要不夠用了

鎮平羅營村和田玉市場 來源 / 快手截圖

在這裡土生土長,年紀更大的70、80後們,見證了鎮平更悠長的變遷。

梁金剛是70後,15歲就跟着師傅學畫畫、雕刻,在廣州、北京輾轉做過玉器生意,他對深燃回憶,上世紀90年年代,玉雕還是一個高消費品,他們做的玉雕,最早要到廣州賣給華僑,“那時一個鎮做這門生意的隻有五六個人,我們一趟能賺幾百塊,那時有的地方平均月薪才150塊”。

後來全國消費水準大幅提升,玉雕普及,來鎮平淘貨的人變多。

王青奇是83年生人,從2003年開始就在鎮平老家從事玉雕行業。他介紹,那時很多地方開始修建古玩城,這類旅遊景點有大量玉器需求,“鋪一遍貨量很大”。從2003年到2014年,鎮平玉雕市場規模直線上升,以前在馬路邊擺放的攤位,形成了固定的市場。賣場也在變遷,“最開始是在一個鐵皮棚裡,慢慢的形成了室内市場,又慢慢形成了原料的市場,越來越細分”。

現在,鎮平有十個“大賣口”,人們來到這裡或擺攤,或淘貨,品類涉及和田玉、岫玉、獨山玉等。

2007年,就有人在鎮平做電商,不過直到2014年,電商體量都非常小。2015年,微商興起,市場開始慢慢接觸網絡,“2017年,就開始直播電商的時代了”,王青奇介紹。

王青奇公司原本做租賃物業,等到2017年直播萌芽時,陸續參與了各平台直播基地的創辦。最近快手年貨節活動,為了促銷,基地裡很多商家的直播背景改為了大紅色,很有過年的氛圍。他最直覺的感受到直播電商給鎮平帶來的變化,商家搬來了又走,人員更替裡,“能看到很多人的逆襲”。

老任是乘上直播電商風潮的商家,剛開始做時,用他的話說,為了投流,一兩天就把積攢的100萬虧進去了,後來生意了有起色,2018年花52萬買了人生第一輛車,提車那天,他繞着烏魯木齊的二環公路跑了一整圈。有一次出去旅遊,看到當地學校環境簡陋,孩子在地上吃飯,窗戶冬天都是透風的,他出資了30萬,幫助學校翻修。

2019年,梁金剛也回到老家做起了直播電商生意,現在快手賬号有20萬粉絲,還在摸索直播帶貨。據他觀察,後來實體店生意不好做了,有不少同行都回到鎮平老家做電商、做批發,直播電商的浪潮來了就做直播。

來到鎮平的掘金者越來越多,也助推着鎮平産業發展。

鎮平玉雕産業年産值200億元,年銷售額230億元,年均創增加值30億元,是中國最大的玉石加工銷售集散地。

有一個讓管帥印象深刻的變化是,之前來市場買貨的人,很多是二道販子,會斜跨一個小包,拿着手電在市場裡轉悠淘貨。現在,這些人拿着挎包,往攤位旁邊一坐,一邊拿着手機支架直播,一邊跟攤主談價錢。手機支架在這裡是暢銷品。

這個春節,這裡的小鎮青年快要不夠用了

鎮平某個玉石市場門口攤販的小車,手機支架成為了最暢銷商品

從線下交易,到電商,再到直播電商,鎮平煥發出新生機。據官方介紹,預計到2024年,鎮平縣玉雕加工企業突破2萬家,玉雕市場達到12個,各類營銷企業、門店、攤位、電商增加到4萬家,從業人員達到40萬人。玉産業總體規模将超過1000億元。

産業帶能起飛嗎?

不過在鎮平做直播電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起飛的。在産業标準化和人才的專業性培養上,從業者、平台和鎮平當地都花了大力氣。

除了漲粉、轉化這類做直播帶貨常見的難題,梁金剛對深燃表示,網絡上玉器價格貴了,使用者購買謹慎。很多人會通過直播買小件玉器,價格在十幾元到100元左右,部分人願意買價格上千的,而一件價格三四萬的珍貴玉,隻有少數懂行的人才敢買。

對于玉石這類非标品,直播電商解決了消費者時間空間上選貨難、看貨難的痛點,以短視訊、直播帶貨等電商管道為主的玉石銷售,也逐漸成為珠寶玉石交易的主流趨勢。但它沒有解決的一個行業難題是,品質參差不齊,容易以次充好,價格不透明,消費者難以辨識,決策門檻高。

王建解釋,這是因為珠寶玉石行業,從生産到流通分散,交易資料和脈絡,難以追蹤。

據他介紹,目前一部分玉石通過以快手為代表的短視訊平台流通時,B to C的零售端實作了數字化,即消費者收到的玉石,能夠溯源到商家端。但B to B的生産商和品牌商之間,沒有完全線上化。即中間商或品牌商,從源頭生産商處拿貨時,難以判斷拿到的貨品質好與壞,很多都是通過經驗判斷。

這個春節,這裡的小鎮青年快要不夠用了

來源 / 視覺中國

和傳統電商商家以貨為中心的不同,直播電商時代,主播達人是更重要的角色,他們有流量,有粉絲,但像玉器這類非标品,難以具備專業鑒定能力,這需要專業化的介入。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王建提到,西安交通大學一帶一路新經濟研究院、國家和田玉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玉石金銀飾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打造前置數字交易倉,在嘗試标準化,數字化,行業的金融賦能。

大緻可以了解為,參考鑽石行業,從顔色、淨度、切工,将鑽石分為很多參數,在玉器行業,也要對玉器分級,做通過專業的實體鑒定、分級後,為玉石給出數字證書(類似于數字身份證),同時建立一個智能倉,集質檢、溯源、倉儲托管為一體,達人們來這裡拿的貨,都是通過官方進行鑒定的貨品。

2020年6月,在南陽市鎮平縣,“聚石智能倉數字供應鍊”集合平台開始建設,2021年3月建成,到現在已經營運了大半年,“已經把模型跑通了”,王建介紹。“現在智能倉裡和田玉手镯有12萬隻”,王建介紹,這類似于組織規範供應鍊,再把貨推薦給各個直播基地、機構和主播達人,他提到,現在快手的一線直播機構,如卡美啦等,都在這裡拿貨。

将玉器産業标準化數字化,能助力鎮平産業的發展。要用數字化來改善一個産業,要解決的并不是零星問題,一位行業人士提到,數字交易倉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需要耐心。

另外,人才方面,王青奇介紹,直播電商作為新興行業,發展快,很多鎮平的從業者沒有接受過教育訓練,“來上班時,不是帶着技術來上班的,需要一邊上班一邊學習。”人才還需培養和發展。從東北來到鎮平,搬運哥就提到,一些從業者能滿足部分機械性的任務,更專業高階的人才需要耐心培養。

當下的鎮平,在直播電商的風口裡,穩步起飛。

搬運哥每年過年都回老家,今年計劃就在鎮平過。管帥說,他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流水線工廠裡,凳子椅子全部都定齊,一切都要求整體、統一、标準,身邊的工友,今天還說說笑笑,明天升職了就開始有官腔。現在在直播間裡學習,這裡每個人都很有幹勁,不在意職級,遇到事情主動解決,不同于流水線上沒有表情的臉,他喜歡這裡的朝氣。

忙完年貨節,再過幾天,到了臘月二十,管帥家裡就要開始買豬肉,準備年貨了。路邊和市場上都會挂滿紅燈籠和飄帶,一切都在變好。

*題圖來源于視覺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