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來啦|甲狀腺結節高發 海南專家:警惕甲狀腺未分化癌,應早診早治

作者:九派健康

新海南用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9日消息(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殷天舒)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發現甲狀腺結節該怎麼辦?近日,新海南用戶端《醫來啦》聯合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推出系列健康科普直播第33期,請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海南省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南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鄭武平,線上分享甲狀腺結節的防治知識,解答大衆的疑惑。

醫來啦|甲狀腺結節高發 海南專家:警惕甲狀腺未分化癌,應早診早治

直播中。記者 王洪旭 攝

甲狀腺結節呈高發趨勢 不一定是“氣”出來的

直播中,鄭武平表示,甲狀腺結節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高達70%左右的人群中都有或大或小的甲狀腺結節,這還不包括B超無法看到的2毫米以下的結節。這一番話就讓網友放寬了心。

在很多人看來,生氣容易導緻内分泌失調,引起結節的産生。是以,甲狀腺結節是“氣”出來的病,這種說法不胫而走。鄭武平表示,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出現結節是内分泌失調釋放的信号。從中醫角度來看,生氣導緻結節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不過并沒有相關佐證。

近年來,甲狀腺結節呈高發趨勢,有研究表明,疾病高發年齡在20歲至55歲之間,其中女性患者占比高達75%。從疾病發生年齡層和“重女輕男”的表現不難看出,情緒波動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調,導緻甲狀腺結節。同時,工作生活節奏過于緊張、精神壓力大,也是甲狀腺結節發病的客觀因素之一。

此外,鄭武平表示,碘的攝入量不足是甲狀腺結節出現的最常見直接原因,“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假如攝入不足,機體就會促進甲狀腺腺泡增生。”

不是所有甲狀腺癌都溫和 警惕甲狀腺未分化癌

甲狀腺結節中,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占比多大?會緻死嗎?這是很多患者會問到的一個問題。其實,甲狀腺癌中80%都是惰性癌,有的甚至7-8年惡性良性腫瘤都不會發生變化。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甲狀腺癌都是溫和的。鄭武平介紹,有一種有比肺癌、肝癌更兇險的“癌症之王”,叫作甲狀腺未分化癌。這種癌症患者的中位存活時間大多在3-6個月,一年的中位存活率僅為5%-15%,目前還沒有醫學手段能有效控制病症進展。“因為長在脖子上,患者會格外痛苦,最後會窒息而死。”

另一種較為兇險的甲狀腺癌症叫作髓樣癌,這種癌症常常具有家族遺傳性,同時症狀較為明顯,比如拉肚子、面色潮紅等,病程也比較快,目前除了早期手術,及近年來的靶點治療,也還沒有很有效的治療辦法和手段。

九成甲狀腺結節是良性 應根據情況盡早治療

那麼,得了甲狀腺結節後要采取怎樣的處理方法呢?鄭武平說,90%左右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惡性良性腫瘤,都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觀察的手段,但是需要定期随診,及時了解病情進展。

鄭武平表示,如果甲狀腺結節大于1厘米且位置靠近氣管、食管和神經的,則建議盡快做手術處理。“結節有可能會吃掉神經,長入氣管和食管,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再處理,就得不償失了。”

對于一些早期的微小甲狀腺癌,早期手術治療後,局部複發率僅2%-6%,遠處轉移率在2%左右,死亡率隻有1%。是以,鄭武平提醒公衆,出現甲狀腺結節後要盡快找專業醫生治療,避免贻誤病情。

甲狀腺結節會由良性轉為惡性嗎?資料上顯示,僅有5%-6.5%的惡性機率。對于部分女性患者擔心手術後不美觀的情況,鄭武平表示,自己在海南省内率先開展微創手術,可以從口腔、腋窩、乳暈等位置進行手術,創口小且隐蔽,為患者解決了美容的難題。

此外,鄭武平也提醒大家,要保持穩定的情緒,适當釋放工作生活的壓力,在飲食方面多吃深綠色蔬菜,可以防止甲狀腺結節的産生。

【來源:南海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