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作者:肺小魚老師

來源丨小樹媽媽

當孩子出生之後,每個家庭都要面臨一個問題:誰來帶娃?

中國家庭的傳統觀念,就是爸爸工作掙錢,媽媽在家帶娃。

但時代變了,家庭模式跟着發生了改變,全職爸爸越來越多。

前幾天,獵聘釋出的《職場人婚育生活狀态洞察報告》顯示:有近 4 成男性願意當全職爸爸。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願意主動承擔育兒責任,回歸家庭的男人越來越多,當然是好現象。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身邊有不少朋友是全職媽媽,全職爸爸卻是真的罕見。

以前總有人調侃「爸爸帶娃,活着就好」。

性格粗犷的爸爸,能料理好繁瑣的家務嗎?他們能承擔起育兒的責任嗎?

那些選擇辭職回家,專心帶娃的爸爸,後來到底怎樣了?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全職在家帶娃

不會爸爸幹就輕松

綜藝《奇葩說》曾經這樣評價全職父母的生活:

全職帶孩子就像在公司,隻不過你永遠不會下班,簡稱 007 加強版,并且不能請假,不能缺席,還沒有工資。

全職帶娃聽起來輕松,實際上個中的辛苦和勞累,真是誰做誰知道。

我曾在網上刷到一個視訊,叫《北京全職爸爸的真實一天》。

視訊中的男人叫江天,今年 37 歲,是一個 2 歲小男孩的爸爸。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他原先在紐西蘭移民局工作,因為疫情暫時待業。加上妻子工作忙,兒子也正需要人陪伴,幹脆回家帶娃了。

每天早上 5 點,老婆孩子還在睡覺,江天就開始準備早餐。

為了全家人都吃得健康營養,他專門開發了一個程式,可以根據家裡每個人所需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定制專門的食譜。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江天做飯用料更是精準到克,每次做飯就像做實驗一樣,相當嚴謹。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但因為 3 個人的食物都不一樣,每頓飯他都要做 3 份,相當于一次要做 9 頓飯。

這樣做固然很辛苦,但成效也相當明顯。

兒子仝仝今年才 2 歲,個頭看着跟 4 歲差不多,而且口齒伶俐,表達清晰,一看就發育得很好。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當然,全職爸爸的工作不止做飯那麼簡單。

江天要一次又一次的洗碗、打掃、整理被孩子弄亂的繪本和玩具。

還要給兒子讀繪本,哄他吃飯、洗澡、睡覺,還要帶去外面的公園運動運動。

兒子仝仝今年 2 歲,處于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情緒不穩定,常常沒由來得哭鬧。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江天既要幹家務,還要保持耐心,用平穩的情緒去照顧孩子,哄他吃飯,給他講繪本。

搞定這一切,已經晚上 10 點多了,江天還得去超市買菜,準備明天的飯菜。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粗略算算,江天一天要工作 15 個小時,瑣碎的家務總也幹不完,幾乎沒空休息。

我看到很多網友在下面評論: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養育孩子,是一件考驗心理承受能力的苦差事。

我自己也在家帶過娃,光是處理那些瑣碎的家務,就讓人累得直不起腰來。

從江天的一天來看,即使是爸爸來做這份工作,難度也并沒有減輕多少。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自我價值的丢失

讓他們開始自卑、焦慮

身體上的勞累,可能會休息休息就好了。

對全職爸爸來說更難的,是完成身份轉換,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去年因為綜藝大火的李承铉,曾在家做了 6 年多的全職爸爸。

他在一次采訪中,談到自己當全職爸爸的感受:

耗的時間、精力非常多,但是結果來看,看起來好像一天什麼都沒做。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這句話,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成為全職爸爸不可怕,可怕的是,這樣的生活消磨掉了他們的自信。

每天圍繞着孩子、家務轉,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人際圈子也越來越窄。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李承铉還坦言,自己全職帶娃的第一年,患上了抑郁症。

他說:教育孩子是非常難的事情,我的情緒也很容易失控。不純粹來源于孩子的錯與對,而是來源于我當時的情緒。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因為剛開始帶孩子,李承铉控制不住負能量和壓力,跟孩子發火。

兇完之後,他又非常後悔,常常在孩子睡着之後跟她道歉,又去看書、看資料,承諾明天要怎麼樣。

這樣幾回下來,整個人就開始崩潰了。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羅永浩曾經說:工作給我們創造的除了收入之外,還有兩件事情,對世界的控制感動和生命的意義感。

換句話說,在工作中,我們能夠獲得自我成長和經驗積累的。

但全職父母就不同了,日複一日的機械勞務,很難讓人産生成就感,也沒有工資可以衡量這份價值。

照顧孩子又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磨合的過程,又很難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種自我價值的缺失,會讓人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感到自卑、焦慮。

是以雖然看起來沒有工作,這群全職爸爸付出的勞動和情感價值,真的不比職場工作少。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圖檔來源:電影《比海更深》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家人的冷漠和忽視

社會的刻闆偏見

說去全職帶娃,有很多人都感慨:誰帶娃,誰弱勢。

這話乍一聽很有道理。

但讓人弱勢的不是帶娃,而是付出沒有被家人看見。

我身邊有不少全職媽媽,經常因為老公說這樣的話,感到極其委屈:

不就是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

在家啥也不幹,連個孩子都看不好。

你是怎麼教孩子的?

說得好像全職媽媽在家特别清閑,天天躺着享受就行,完全沒有看見媽媽的付出。

而全職爸爸也有相同的委屈,《箭廠視訊》曾經對 5 個全職爸爸做了采訪。

幾乎所有的爸爸,都對「全職在家,每天不用工作」這種說法提出了抗議:

這都是謠傳。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這個工作要求是更嚴格的。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很多人都有偏見,覺得你隻要陪孩子就好了。但其實他們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而全職爸爸還有額外一重壓力,就是來自社會的有色眼鏡。

中國的傳統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是以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

一個大男人,怎麼能讓老婆掙錢,自己在家吃軟飯呢?

社會對身份的不認同,讓全職爸爸承受了更多負面評價的壓力。

社會學家李銀河也曾談到:

「需要有一個人全職照顧孩子的時候,出現的往往是全職媽媽而不是全職爸爸。

如果正好是妻子收入比較高或者丈夫更擅長帶孩子,也很少會有男人選擇做全職爸爸。

因為全職爸爸被貶低得很厲害,别人會認為他是吃軟飯、沒出息,遭到衆人的鄙視。」

帶娃的負面情緒,家人的忽視冷漠,還有社會的加壓,足以把人壓垮。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活法,雙職工家庭也好,父母有一方全職帶娃也罷。

夫妻各取所長,隻要家裡過得舒服,就不用去管别人說什麼。

全職媽媽或全職爸爸是勇敢的,他們回歸家庭,照顧孩子,選擇犧牲自己的事業,成全家庭的幸福。

職場爸爸或職場媽媽也是勇敢的,他們一面要承受工作的壓力,一面要照顧家庭,付出值得被看到。

就像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的:一個家庭裡,少些理所當然,多些看見,婚姻會幸福很多。

北京全職爸爸真實一天曝光:5點起床,每天做9頓飯,忙到團團轉

良性的親密關系,應該是彼此感激,互相成就。

夫妻就是一個小團隊,不抛棄、不放棄,齊心合力,才能共創佳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