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近3米虎虎生威!樂山大佛博物館這幅《虎圖》系國家二級文物

虎年即将到來,很多人都喜歡虎虎生威的老虎形象。在四川樂山大佛博物館,收藏的珍貴文物中就有和老虎形象息息相關的藏品。其中,一幅長2.85米、寬1.8米的《虎圖》還是國家二級文物。

1月19日,據樂山大佛博物館藏品管理股負責人介紹,這幅《虎圖》是畫家閻松父所畫,整個《虎圖》上是兩隻活靈活現卻不失威武的老虎,一隻老虎在伺機而動,另一隻老虎正在張口咆哮,整個畫作當中,老虎的斑紋和皮毛色墨交融,栩栩如生。

長近3米虎虎生威!樂山大佛博物館這幅《虎圖》系國家二級文物

閻松父《虎圖》

“閻松父是江蘇揚州人,擅長畫中國畫,其中年時期擅長畫虎,在美術界他被稱為‘閻老虎’,由此可見其畫老虎的深厚功底。”該負責人介紹說,1977年,閻松父在樂山淩雲山繪就這幅《虎圖》,并捐獻給了當時的樂山文管所。

此外,館内珍藏的關于老虎的文物還有一幅下山虎的拓片。在柿子灣崖墓的牆壁浮雕上,下山虎的形象躍然其上。通過該拓片上的下山虎形象,可以窺視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虎文化。

長近3米虎虎生威!樂山大佛博物館這幅《虎圖》系國家二級文物

下山虎的拓片

在傳統文化當中,虎長期以來都被作為權力和力量的象征,被人們所敬畏,被尊稱為百獸之王。該負責人表示,下山虎是餓虎,餓虎下山就是為了找吃的,為了生存,它的優勢就是威猛和矯勇,是以牆壁上下山虎的雕像,是借其兇猛的氣勢,鎮住入侵的邪靈。

紅星新聞記者 顧愛剛

編輯 于曼歌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