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軟與Meta必有一戰:你薅我羊毛,我搗你老窩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徐丹

微軟與Meta必有一戰:你薅我羊毛,我搗你老窩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元宇宙大戰,在巨頭之間打響了。

1月18日,據外媒報道,微軟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的價格收購動視暴雪,全現金交易總價值687億美元,也是遊戲史上最大一筆收購案。

微軟表示,這筆收購将包括動視(Activision)、暴雪(Blizzard)和國王工作室(King Studios)的标志性特許經營權,如《魔獸》(Warcraft)、《暗黑破壞神》(Diablo)、《守望先鋒》(Overwatch)、《使命召喚》(Call Of Duty)和《糖果粉碎傳奇》(Candy Crush),以及通過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Gaming,北美頂級電競聯)進行的全球電子競技活動。

收購之後,微軟将成為全球第三大遊戲公司,僅次于騰訊和索尼。

除在遊戲行業的野心外,微軟此次收購也瞄向了一個更大的目标:元宇宙。微軟CEO薩提亞 納德拉(Satya Nadella)評價這筆收購時直言不諱地表示,這筆交易将在微軟元宇宙平台的發展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遊戲是當今所有平台娛樂中最具活力和最令人興奮的類别,也将在元宇宙平台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社交巨頭Facebook去年也重資元宇宙,并宣布将公司名稱改為Meta。未來的“元宇宙巨頭”還在誕生路上,競争卻提前到來了。

遊戲玩家狂喜:甚至更新了windows11

678億美元是動視暴雪之前最高收購報價的兩倍多,也是微軟史上最龐大的一筆收購。此前微軟最大規模并購是在2016年,斥資270億美元收購了職場社交軟體LinkedIn。

微軟的收購一向非常大手筆,收購LinkedIn時,微軟的市值還隻有4000億美元,收購報價相當于市值的6.5%;2008年計劃收購雅虎時,微軟市值大約為2600億美元,這意味着拿公司價值的兩成來交換雅虎。

是以,此次收購動視暴雪開出的“天價”非常符合微軟“财大氣粗”的風格。且對于現在的微軟來說,678億美元隻相當于市值的3%。據外媒報道,目前微軟賬上的資金非常充足,一共有1300億美元現金和等價物,其中的85%是作為短期投資存在。

充足的資本儲備下,微軟和股東也希望通過收購拓展業務版圖。外媒報道,由于 LinkedIn和GitHub這兩起成功的收購案,微軟股東看好納德拉的投資能力,敦促其“在投資上格局和膽子都要更大。”

從業務層面看,一位國外分析師認為,微軟目前的業務方向仍然是以企業為導向,幫助企業提高生産力水準是微軟的終極使命,當微軟考慮核心業務之外的業務時會更多的偏向機會主義,“遊戲業務就是明證。”

用收購賭元宇宙未來,或許就是機會主義的一種表現。但不管怎樣,這次收購之後,遊戲在微軟内部的戰略地位也會迅速提升。

作為主機遊戲大廠的微軟一直希望拓展手遊業務,2012年就表示要擴大業務進軍頁遊和手遊,收購了《我的世界》創作方Mojang Studio以及B社。其遊戲領域的競争對手索尼也在步步緊逼,去年公開表示要将現有的IP過渡到移動手機遊戲中,以補充公司在3A遊戲領域的短闆。

收購動視暴雪的決定,從業務布局看也是競争壓力使然。“在傳統的PC遊戲領域,微軟面臨着索尼巨大的競争壓力。如果沒有新的布局,很有可能和索尼拉開差距。”中娛智庫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高東旭對時代财經表示。

此時收購動視暴雪是好時機嗎?

目前的動視暴雪正處于風雨飄搖的狀态,一些業内人士質疑微軟收購了一個空殼。《守望先鋒》《魔獸世界》等熱門遊戲的制作人、設計師先後離職,CEO科蒂克深陷性騷擾風波。遊戲《暗黑4》和《守望先鋒2》釋出推遲,新遊戲《使命召喚:先鋒》評價一般。2021年動視暴雪股價已經下跌了23%。

在高東旭看來,這些既是對微軟的挑戰,也是收購的機會。“收購标的動蕩恰好是抄手的好時機,但會考驗微軟的管理能力,畢竟微軟的企業文化比較保守,而動視暴雪是比較有創造力的一家公司。”

即便業務處于低谷,動視暴雪的遊戲依然有很強的IP效應和大批忠實使用者,到目前為止,動視暴雪還有4億的月活躍玩家。如果微軟能将其盤活,或許能讓其重制輝煌。

19日下午,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動視暴雪CEO科蒂克打算在收購後離任,這對于收購雙方都是積極的信号。

一位《守望先鋒》資深玩家對時代财經表示,動視暴雪旗下的《魔獸》《守望先鋒》等遊戲仍然擁有一大批忠實粉絲,隻是因這兩年營運不利,才流失了很多玩家。“被微軟收購,遊戲玩家狂喜,大家都在等《守望先鋒2》的出現,期待它重回2016年的輝煌。我覺得能否回到巅峰不一定,但肯定不會比現在差。”

在社交平台上,有遊戲玩家表示,“太開心了,為了微軟,我要更新windows 11。”

除暴雪自身的IP外,上述國外分析師表示,微軟收購也可能想為Game Pass增加使用者。“如果能刺激Game Pass的發展,比如讓付費訂閱者從2500萬增加到5000萬,那收購無疑是有意義的。”

微軟、Meta必有一戰

當然,微軟更大的賭注是在元宇宙。

在收購後的電話會議上,納德拉毫不掩飾自己對元宇宙的期望,并提出了微軟自己對元宇宙的了解:遊戲與玩家之間界限的消除。“我們将元宇宙視為社群和個人身份的集合,這些社群和個人可以在任何一台裝置上接觸到世界級的内容。”

簡單了解,納德拉對元宇宙的想象類似于Roblox這樣的遊戲平台。平台的入口是微軟的Xbox Game Pass數字訂閱服務,通過雲技術,微軟未來會将動視暴雪及收購的其他遊戲同步到PC、主機、移動裝置上,使用者通過微軟的一個賬号就可以在多個端口通路微軟旗下的所有遊戲。

“未來,當Game Pass能通過流媒體向任何擁有手機的人提供《守望先鋒》或者《暗黑破壞神》,你們就會了解此次收購将是多麼令人興奮。”納德拉表示。

在微軟建構的元宇宙世界中,遊戲發行商将不複存在,納德拉在會議中也表示出了自己對遊戲發行商的不滿,覺得“發行商的收入比遊戲創作者更多。”而微軟的願景是打造一條“内容和商業自由流動的娛樂之河。”

在元宇宙領域,微軟最大的競争對手就是Meta,二者之間的競争早在各家官宣進入元宇宙之前就已經開始。

去年11月,Facebook将公司名稱改為“Meta”,宣布“All in元宇宙”。Facebook進入元宇宙的重點是硬體,希望通過VR/AR/MR等裝置創造出虛拟空間。

為此,Facebook在行業裡廣泛搜羅人才。去年1月就有外媒援引微軟前公司資訊表示,微軟增強現實(AR)團隊過去一年中流失了大約100人,其中許多人被Facebook母公司Meta挖走。“競争對手一直在挖角有開發微軟HoloLens AR頭戴裝置經驗的員工,有時還會開出雙倍的薪水。”

3月,另一家外媒報道。Facebook内部有近1萬名員工在研發AR/VR裝置,占全球員工總數的1/5。

微軟則提出了與Meta針鋒相對的元宇宙觀點。與其在遊戲行業的中的觀點一樣,微軟認為元宇宙的關鍵也是連接配接和界限的消除。“圍繞元宇宙的一切探索、實驗,都不應該試圖再造一個元宇宙,而是要實作價格、資訊在虛拟二界之間進行無限、實時的流動和交換,實作界限的消弭。”

不過,二者的探索都還在初期,除收購動視暴雪外,微軟在元宇宙方面最大的進展就是将3D化身引入微軟協作辦公軟體Teams中。

而Meta的元宇宙雖構想宏大卻出師不利。今年1月,外媒報道Meta已于2021年11月停止開發XROS作業系統,核心人員被谷歌挖走。此前,Meta還嘗試挖角蘋果工程師但遭到對方的反擊:蘋果臨時下發大筆獎金,最高達18萬美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