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向:日文究竟怎麼劃分,為何如此多的漢字?

作者:後輩講故事
科普向:日文究竟怎麼劃分,為何如此多的漢字?

相信大家不管是新聞、亦或是日劇、日本動漫,時常看到中文的出現,大家一定很好奇,日本明明有着他們的本國語言及文字,但是為何還是會出現如此多的漢字?今天我就為大家來解答疑惑。

首先,日本其實在古代并沒有自己使用的文字,他們隻有語言,書面的一切記錄在那之前一直是空白的,直至270年左右,日本應神天皇在位時期,漢字傳入日本,并瞬間成為他們的官方語言,也在那個時期開始,他們的所有文字記載都是漢字,再到唐朝時期,日本通過改變漢字偏旁部首,發明了他們獨有的“假名”,直到如今,漢國文字在日語系統裡還是達到了百分之五十的占比。

科普向:日文究竟怎麼劃分,為何如此多的漢字?

但是日語中出現的漢字,朋友們可能時常感到困惑,覺得他們“用詞不準”,其實這一點也很好解釋,由于漢字傳入日本時期,還屬于文言文,詞語與現代漢語也有偏差,是以一些詞彙不能用現在的角度去看,這裡我舉幾個例子。

日語裡的“時計”,實際為“時鐘”;“元気”實際為“健康”;還有很多廣告中出現的XX“會社”,實際為“公司”;再比如我們以為的未完成畢業“卒業”,他們的意思為“畢業”。

以上我們還可以勉強猜出來大緻意思,但是有一些卻完全與現代漢語不同。

例如“女将”,我們會誤以為是女性士兵或将軍,但他們的意思是“老闆娘”;“人參”在他們的語言裡為“胡蘿蔔”;還有“汽車”,在他們的語言系統裡為“火車”;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泥棒”,多數人會看得發懵,以為棒子裹上了泥,但實際意思為“小偷”。

科普向:日文究竟怎麼劃分,為何如此多的漢字?

當然,文化是會互相産生影響的,漢字傳入日本後,也一直在發生變化,他們自己又衍生了許多詞語,被漢語吸納,這裡大家一定會感到匪夷所思,我為大家舉幾個例子:“幹部”“電信”“鐵道”“政黨”“主義”“哲學”,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詞語就是日語衍生後又傳回來的,還有現代我們比較常見的“宅文化”“二次元”“卡哇伊”“蘿莉”等。

科普向:日文究竟怎麼劃分,為何如此多的漢字?

漢語就像日語的老師,它幫助日本建立起了語言系統,雖然兩種語言屬于不同的語系,但是卻互相影響,同時,日本現在的語言實際為四種:平假名、片假名、漢字、羅馬字,漢字有2500字之多,最後,我看到有一些人指責,說日語是抄襲,其實我們換個角度,就是因為我們國家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才造就了發揚光大,為此我們應該深感驕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