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齡向慈禧請教“聽荷”是什麼,慈禧領她去昆明湖

古代文人墨客,對于大自然的觀察和思考總是萬分透徹,故此也就發現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奇妙景象,比如“聽荷”就是其中之一。究竟什麼是“聽荷”呢?其實,不止我們有疑惑,就連見多識廣的德齡公主都弄不明白,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那就讓小編來揭秘吧。

德齡向慈禧請教“聽荷”是什麼,慈禧領她去昆明湖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提到德齡公主,或許很多讀者都不太熟悉。據清代史料記載,德齡公主原名叫做裕德齡,其父裕庚,是晚清時期的清朝駐日、法等國的大使,故此,在德齡公主長大後,便跟随父親遊曆各國,他不僅學會了多國語言,而且還受到了良好的西方教育。公元1903年,17歲的德齡公主回到北京,因其小小年紀就通曉西方各國的禮儀,便迅速讨得了慈禧太後的歡喜,最後成為慈禧身邊的禦前女官,在當時來說算是個莫大的榮譽了。

德齡向慈禧請教“聽荷”是什麼,慈禧領她去昆明湖

德齡公主初到宮中,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好奇,整天對慈禧太後問這問那。有一天,德齡公主在看書時,無意中發現了古人經常寫“聽荷”,是以她就很納悶了。衆所周知,我們通常都是用眼睛去“看”荷,古人為什麼要用耳朵去“聽”荷呢?難道國内的荷花還能發聲不成?

德齡公主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跑去問慈禧太後,結果這次太後沒有直接告訴她,而是準備第二天早上帶她去頤和園的昆明湖看看。因為當時正值夏天,昆明湖中有大片含苞待放的荷花,是以慈禧太後剛好也能和德齡公主解釋一下什麼是“聽荷”。

德齡向慈禧請教“聽荷”是什麼,慈禧領她去昆明湖

第二天早晨,天剛蒙蒙亮,慈禧太後一行人便趕往頤和園。到昆明湖時,太陽還沒升起,湖面的微風吹在臉上,也還略有幾分涼意,大家便陸續登上遊船,然後向着湖心劃去。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遊船劃到了一處荷花骨朵茂密的地方,然後再看東邊已經泛起了晨光。慈禧太後傳下懿旨,讓小太監将船定在此處,還讓所有人都不要出聲。

德齡向慈禧請教“聽荷”是什麼,慈禧領她去昆明湖

遊船上一瞬間便安靜了下來,隻聽見外面的風吹動荷葉“沙沙”作響,難道這就“聽荷”嗎?德齡公主此時更加納悶了,而且還不敢開口問,于是就繼續低頭側耳,聽着外面一片雜亂的聲音。沒一會,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一半,而此時的風聲似乎沒了,船外也變得異常安靜。德齡公主擡頭看了一眼慈禧太後,發現她正凝神屏氣地坐着,似乎在等着什麼事情發生一樣。

德齡向慈禧請教“聽荷”是什麼,慈禧領她去昆明湖

突然間,船外傳來一陣輕微的“絲絲”之聲,德齡公主猛地扭頭一看,發現成百上千的荷花骨朵,在一瞬間就半開了,而且嬌嫩欲滴的花蕊和花瓣,都在日出的照耀下顯得十分美妙。此時,德齡公主變得異常興奮,本想大聲叫出來,結果一看慈禧太後,便下意識地捂住了嘴。緊接着,太陽已經完全升起,陽光灑滿了整個昆明湖,數以萬計半開狀的荷花在被陽光普照後,便“刷刷”地一下完全綻放了,随後荷花在微風中盡情地搖曳起舞。

面對此情此景,德齡公主瞬間就明白了什麼是“聽荷”,萬千荷花競相開放,發出的聲音竟然如此動人,可謂是一種純天然,而且無修飾的天籁之音,“聽荷”比“看荷”真的要美妙太多了。不僅如此,德齡公主也感受到了自然和生命的力量,更被古人的生活樂趣所震撼,畢竟這和她在西方國家的所見所聞都截然不同。

德齡向慈禧請教“聽荷”是什麼,慈禧領她去昆明湖

看到這裡,或許您也明白了“聽荷”的含義。正所謂“枕雨聽荷”,便是一種奇妙的中國文化體驗。如果您有機會,也不妨到荷塘中來一場“聽荷”,或許還會對生活産生别樣的感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