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果論》5.自私

作者:方朽i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禮運大同篇》

在我們小的時候,大人們總是告訴我們要有禮貌,講文明,要誠實守信,要積極樂觀,要...... 可是當我們慢慢長大,卻發現大人教我們的這些東西卻連他們自己都遵守不了,随着我們逐漸長大,學習到的知識越多,見識到的東西越多,我們終于發現,我們并不能按照大人們教我們的那樣活着,那樣并不能使我們生活得更好,在很多時候,謙遜會被人認為是軟弱,誠實守信會被人笑話是傻...... 而我們也總會發現,那些圓滑的人似乎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更好,為什麼?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這些所謂美德錯了嗎?

在經過長久的觀察和思考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人性本私,人天生就是自私的,但這也并沒有什麼不對,人活着最終還是為了自己而活,這是天經地義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裡的為字不論是讀二聲還是四聲也都能說得通。那麼《禮運大同篇》所說的天下為公,就永遠不可能實作了嗎?我們社會主義的最終理想狀态不可能實作了嗎?當然不是,自私雖然是自私,但是自私并不意味着就隻有自利,不能利他。在這裡我們首先要重新定義一下自私的意思,自私的漢語釋義是:隻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别人。我們改一下,将自私變成一個偏描述性的中性的詞語,抛棄貶義的成分,自私:滿足自己的利益,成全自己的利益,或者通俗點來說:對自己好,做對自身有益的事。

然後我們來想另一個問題,既然我們一開始都是自私的,那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做出一些對别人好的事,甚至可能會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呢?這似乎與自私的定義不符?想想我們小時候,有了好吃的總會想自己留着吃完,但是父母老師又會告訴我們這樣不對,要學會分享,那麼分享的意義是什麼呢?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呢?甚至包括我們其他所有一切美德,為什麼父輩們總是教育我們要遵守這些美德呢?美德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了一個問題:我自覺生活中是一個非常懶的人,但是與我接觸過的人卻大都會認為我是個非常勤快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我雖然很懶,但還是明白,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去做的,今天不做明天也得做,現在拖着不做以後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做,甚至還很可能會讓自己和其他人産生不好的情緒,是以我會盡快把這些需要做的事情做完,然後好讓我有更多的時間犯懶。但是慢慢的就會發現,隻是僅僅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也不夠,因為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之後還會有其他事情找上門來,而且許多重複性很高的事情需要我們一遍又一遍花時間去做,于是又總會想着去優化一些做事的方式,總會想着從根本上解決這些一遍又一遍出現的需要花費我更多時間的事情,就是這樣,一切都是因為我懶,卻又因為這個懶字做了比别人更多的事情。我覺得懶的底層邏輯是不做一些事情,或者少做一些事情,好讓自己可以擁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有了這些我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我做任何事情都是我的自由。我之是以在别人看來勤快是因為我想要更多的時間來犯懶。而對于有些人來說,懶就是什麼事情都懶得做,甚至連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懶得做,對不起,我覺得這不是懶,這隻是單純的蠢罷了(抱歉), 因為許多小問題拖着會變成大問題,本來花費一分鐘就可以做完的事情,拖到最後卻可能要花費幾十分鐘來完成,而且很可能即便完成了品質也不高,更可能的是需要跟身邊人生氣吵架,更加得不償失,更加浪費時間,這是懶嗎?不!這隻是蠢(再次抱歉)。

按照上面這種思維方式可以發散出更多的結果,直到自私這個概念上,我終于恍然大悟,為什麼父輩們總是教育我們要遵守許多道德,我們的社會總會要求我們有許多美德,其實從根本上隻是為了我們更好的“自私”罷了;因為在我們的曆史中,先輩們悟出了一條很簡單的道理:隻有當我對别人好的時候,别人才會對我好。是以呢,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好,還是自私這個概念,隻是換了一種更加聰明的做法,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單純隻是自私自利的人,最終會發現周圍所有人都對他不好,因為他自己本身對别人就不好。而懂得對别人好的人,别人也會對他好,甚至因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或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這類說法,我們的收獲可能會比付出更多!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這類行為簡單地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單純的對自己好而損害别人的利益 即自利損他

第二,對自己好的同時,對别人也好,即自利利他的雙赢

第三,對自己并不好,但是卻對别人好,即損己利他

第一種情況:單純地對自己好而損害别人的利益,最終别人會對自己不好,進而會損害我們自身的利益,從長遠來看,這根本不符合對自己好的初衷,是以這種行為就和前面說的單純的懶是一樣的,隻是愚蠢的一種表現罷了。

很顯然,第二種情況顯然是最好的結果;對自己好的同時,對他人也好,而最終别人也會對自己好,不論短期還是長遠來看,都完美符合對自己好的定義。

至于第三種情況,這屬于某些特定的人,某些找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使命或者信仰的人,我們俗稱這種人為英雄。

當然,我們隻能以這樣一種看起來符合所有人利益的方式來要求自己,至于最終别人是否會如我們一樣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選擇面前做出對大家都有益的選擇,我們卻是控制不了的,不過我們也不必對此耿耿于懷,我們的社會還處于發展當中,全人類都還在進步當中,這隻能說明我們的整個社會還有未曾解決的問題罷了,等這些問題逐漸都得到解決..... 罷了......

是以天下為公可以實作嗎?當然可以,這背離人自私的本性嗎,并不。依稀記得當年課本上寫的,如果要完全實作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标,必須要人們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定程度;但是思想裡的具體哪些東西需要提升?書裡沒說,應該如何提升?書裡也沒說。現在我們就知道,隻需要按照尼采說的,重新定義一些東西,想明白一些東西就足夠了。當然,這隻是在理論上看起來與我們的生活并不沖突,但是我們的社會發展到最後是否會像前人預想的那樣這個就不一定了,我們隻能一步一步解決我們現有的問題,一步一步向前走,且安心前行,不去管他前路到底通向何方。

當然,這也隻是從客觀理論出發,是以就會顯得很沒有人情味。我們作為人,其實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感情。這感情從所有經曆中來,從所有感受中來,從我們自己的思想中來,是我們思想意識的升華,然而這感情最終其實也是為我們自身服務的,為什麼有的人會做出犧牲自己拯救他人的決定呢,是因為如果他能做卻選擇不去做的話,他可能會于心不忍,會終日收到良心的折磨,這有違他做人做事的原則,他的内心情感會受到傷害。

從上面這兩個問題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如果把某個概念發展到極緻或者說站在另外的某一個角度上來說,看起來明明是相悖的兩個概念卻又似乎可以完美地統一起來!懶惰竟然可以等于勤奮!自私和無私竟然可以不沖突!想想如果是把勤奮做到了極緻呢?則會因為無事可做而閑下來,而懶惰的目的不就是閑下來嗎?當然,相較于把勤奮做到極緻而言,把懶惰做到極緻似乎更容易一些...........呃.......

陰陽?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輔相成?

雙魚圖?黑白對立,黑中生白,白中生黑?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美之為美,斯惡已。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

無為之事,不言之教;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嘶............關于自私這個概念,好像也有!《道德經》第七章有雲:天長地久。天地是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裡已經明明白白說過了:天地之是以長久,因其不為自己而生;是以聖人遇事總是身先士卒,将自身置之度外,卻反而得以長存;因其無私,故能成就其自私。而我們所要做的隻是效仿天地,學習聖人的做事方式、思維方式就足夠了......原來這些問題數千年前就已經被解決了,隻不過我們從來不曾真正明白罷了。我還能說什麼呢?哈哈哈,隻能長歎一聲小子無知!先古誠不我欺!李老爺子666(聲嘶力竭)!

那麼......是否這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呢?互相之間完美和諧?隻不過有太多事物我們還未曾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者說合适的角度來看待?

仔細想想不論我們自私也好,大公無私也罷,最終都是為了成就我們自身,成就的或是我們的想法,或是我們的現實生活。同樣的,我今日在這裡寫下這些也是如此,就我個人而言,隻是試圖通過寫這些東西将自己的思路理清,使自己的理論和思想可以更加圓融如意,也給自己這麼多年的苦思冥想做一個總結,給這麼多年一事無成的自己一個交代;隻是這些東西恰好可以對許多人有所幫助,是以才發出來,至于最終能有多少幫助,能達到什麼效果,卻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了;這世界最終會怎樣與我也并不會有更多關系。至于那個千秋大夢......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世界上從古至今無數能人大才都無法完成的那個千秋大夢,我又何德何能呢?我隻不過是一個連高中都未曾畢業,已經去世了的農民的兒子罷了。我隻是出于我個人自私的目的,想要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想要做好跟我有關的所有事情;最後可以尋一知己,約三兩好友,共飲幾杯小酒,同看日出日落,陰晴雨雪,餘願足矣。

再多說一點,我認為的自私是什麼?自私不僅僅是對自己好,更像是儒家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的獨善其身,是說要做好跟自己有關的一切事情,包括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自己所要履行的義務,并且不能給他人帶來太多的困擾和麻煩。從我們人類社會的角度來講,我們一直在發展自己的科技和經濟,發展我們的文明,這些都是為了我們人類本身的生存。但是也是以導緻自然環境不斷惡化,而因為環境的不斷惡化,我們自身也在日漸更多地承受着我們的業果:從西方工業革命開始工業和科技大力發展的短短數百年裡,自然環境日漸衰退,空氣品質持續下降,自然災害逐漸增多,傳染性病毒開始日漸頻繁地侵襲我們的世界.......若人人可以獨善其身,天下自然兼濟。作為人類,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