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石為山之骨,水為山之血脈,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是生命之源,山有了水才有了生命,沒有水的山就仿佛沒有靈魂,是以風水有言:有山無水休尋地,未看山時先看水。

前言:

中國古代人民非常重視風水,古代君王在世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的陵墓選位置,在篩選的時候,他們會請當地懂風水的大師看一看,此處會不會有什麼禁忌。普通人在選擇墓地的時候,也會看一看的風水,古時候人們認為,死後埋葬在一處好的風水寶地,那麼自己的子孫後代也會跟着享福。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秀才細心尋寶地

南宋大學時潘仝的父親生在福建的潘坊,他的父親名叫潘從源,小的時候潘從源讀書非常刻苦,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獲得了秀才的榮譽,但是在當時秀才這個稱呼并不是很出名,讀書人隻有中了舉人才能光宗耀祖。潘從源不想放棄,但是經過幾次的科舉考試自己的仍然沒有獲得舉人的榮譽。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當潘從源到了中年時期,眼看着自己的潘仝兒子就要進京趕考了,自己也跟着緊張。雖然在當時潘從源已經是一個正八品的官員,但是他對自己的成就并不是很滿意。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可以順利中得舉人,潘從源想要找到一塊風水寶地,自己葬在此處就可以保佑子孫後代升官發财。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潘從源墓

尋得寶地,設計獲得此處

潘從源通過祖上流傳下來的堪輿之術,在自己閑來無事的時候,四處尋找風水寶地。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仍然是毫無收獲。幸運的是,在潘從源回家的途中,經過江西贛州地區時,發現了一塊極品的風水寶地,經過調查,潘從源确定這是一塊難得的寶地,但是地不是自己的,怕這塊地被别人搶去,他選擇才此處自殺。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兒子當然不想父親以死求榮,經過激烈的讨論,潘仝不得聽從父親的計劃。首先潘從源去附近購買耕牛,在購買的時候态度蠻橫,與當地的村民發生激烈的争吵,最後被村民失手打死。随後潘仝露面,要為自己的父親報仇,當地的村民隻能将此處土地給予潘仝,于是潘仝将自己的父親風光葬在此處。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潘氏族人祭掃祖墓

寶地顯神靈

神奇的事發生了,潘仝在這塊風水寶地下葬了父親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随後進京趕考就順利獲得了舉人的榮譽,成為了當時衆星捧月的狀元郎,随後被皇上親自命名為廣州地區的觀察推官,随後又一路晉升為内閣大學士。不止如此,潘氏家族後輩的子孫大部分都可以在朝廷任職。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潘仝的孫子成為南宋的光祿大夫,潘仝的孫子順利當上皇宮的侍衛統領,上司着整個皇朝的侍衛部門,這位名叫潘任還和文天祥一起攻打過元朝的敵人,甚至是南宋曆史上最後一位被皇帝尊敬的兵部尚書。

落魄秀才發現風水寶地,心一橫自殺葬于此,從此子孫後代人才輩出

綜述:

潘從源下葬的地區被人們稱為“狀元家山”,随着潘從源的下葬,潘家的後人都得到了福運,于是潘從源用自己的死換子孫後代的繁榮的故事被人們廣泛流傳,是以,古代的人們更加相信風水的力量。

其實風水的運氣不過是人的心理因素在作怪,潘仝之是以可以在自己的父親死後一舉獲得狀元的位置,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親的死讓他悲痛愈加,他想通過證明給父親看,自己真的可以考上舉人光宗耀祖。

【參考資料】:《易經》《汀州府志》《興國縣志》

【圖檔來自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劉小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