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莆仙方言:我們熟悉的鄉音

作者:莆田僑鄉時報
莆仙方言:我們熟悉的鄉音

故鄉,是每一個人生命的開端;方言,是每一個人呀呀學語的母語;鄉音,那是跳躍在故鄉和方言之間悠揚的交響樂章,叩擊和拽動着遊子的胸腔,成長的烙印,真切的聲音。

今年我市“兩會”期間,由市政協牽頭整編、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莆仙方言大詞典》一書,分發給參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後,引起廣泛反響,大家惜書如金,特别是首次列席人大會議的華僑,愛不釋手,心底滋生出一種久違的親切和甯靜!他們深情地說:“那就是我們熟悉的鄉音!”

美國莆仙同鄉會執行會長、美羅曼蒂珠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開國說:“作為一名海外華僑,每當在海外或是國内外地,隻要聽到莆仙話就無比親切,本來彼此陌生因為鄉音相同一下子拉近了距離,促進了彼此情感上的溝通。地方方言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随着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人口的流動,現在很多孩子慢慢淡忘了莆仙方言,方言會從他們的日常用語中消失。為此,作為父母或學校老師,要傳承地方方言,教育孩子既要學好國語,又要能講本地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是人文的自然生态,不管你走到哪裡,隻要是家鄉在,鄉音就在。《莆仙方言大詞典》一書出版,對莆仙方言和莆仙文化的搶救保護傳承,具有深遠的意義。”

巴西閩南同鄉聯誼總會名譽會長、興泰莊園巴西華僑科技園餘德建先生說:“方言,是沉澱在我記憶中的難忘鄉愁;鄉音,就是從鄉野阡陌間發出的聲音。即便人在他鄉,隻要聽到鄉音,那種最原始的愛就會再度滋生,永遠難忘……”

越南媽祖文化董事會會長湯志強說:“在海外時間長了,遇到莆田老鄉是不一樣的感受,都很激動,就像遇到親人一樣。十幾年前剛去海外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遇到一個莆田人。那是第一次去海外,三年後才回國。當時剛剛創業身邊也沒人,在第二年的時候才遇到一個莆田涵江的老鄉,激動得不得了,讓他來家裡喝茶吃飯喝酒,一直到晚上很晚了,還不舍得他回去。後來,經常聚在一起,都是說莆仙話。鄉情最暖心,在外每天都會給家人和好朋友打電話,感覺有說不完的話,叙不完的往年舊事。”

幾内亞華人華僑聯合會副會長陳偉認為:“莆仙方言,民間俗稱‘莆田地瓜腔’,有着一種獨特的韻味。鄉音就是我們莆田老家人講話的聲音和腔調,鄉情是由鄉音引發出來的情感,在國外時偶爾會聽到熟悉的鄉音;離家鄉越遠,由鄉音所引發的鄉情就越濃,感覺特别親切,一下子讓彼此拉近距離感,因為有共同對家鄉情感的寄托,鄉音是一種親切,鄉情是一份溫暖。”

自方言土話最親切,酣暢悠揚是鄉音。莆仙方言,是海内外500萬人一脈相承的鄉音。《莆仙方言大詞典》一書出版,維系着對莆仙方言和莆仙文化的搶救保護和傳承,也是為莆田人留住了鄉愁,留住了故鄉文化,留住了遊子情懷。

莆田僑鄉時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作者:林錦堂

編輯:吳芹芹

編審:鄭育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