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危險而美麗的冰海嘯

作者:葉氏的魔菜
危險而美麗的冰海嘯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2020年年初,美國伊利湖沿岸發生冰海嘯,浮冰在海浪作用下形成一堵9米多高的“冰牆”,破壞伊利湖周圍的建築等設施;2019年11月,冰海嘯“襲擊”俄羅斯最北部小鎮,居民紛紛撤離……

什麼是冰海嘯?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教育訓練學院副教授範雯傑介紹,冰海嘯也叫“冰壅”,是大量的冰從海洋中或湖泊中湧向陸地的現象。大量由冰塊堆積形成的高大且堅硬的冰塊牆,會在海浪(湖水)的沖擊下,伴随強勁穩定的風慢慢湧向岸邊。盡管它移速不快,但是由于冰海嘯的“冰牆”巨大,破壞力不容小觑。

冰海嘯的形成往往離不開這樣幾個條件。首先它需要有面積廣闊的大海或者大湖,其次要有持續低溫導緻海面或者湖面出現厚度較大、冰期長(但是又不能是全部當機)的結冰現象,這是形成的“物質基礎”。

“有了這些還不夠,還需要有一種‘力量’把這些巨大冰塊推向岸邊。”範雯傑表示,這時候,如果配合冰下層海水或湖水湧動,加上風的巨大推力,那麼“冰牆”就很有可能被推向岸邊,毀壞建築等設施。

基于這些内外因素,可見,不是随随便便一個海(湖)就可以形成冰海嘯。它多發生于嚴寒季節高緯度地區的海域和湖泊,還需要有造就大冰塊堆積的較低氣溫和強勁的風力等因素。

位于北美洲的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它們在北緯40度至北緯50度之間。五大湖每年冬季湖面都會結冰,加上該區域低平地勢和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強冷風,使得五大湖地區每年1月至2月較容易發生冰海嘯,場面壯觀。

大陸新疆天山山脈西段的賽裡木湖就是一個具備冰海嘯“潛質”的湖泊。賽裡木湖緯度高、海拔高、湖泊面積大,冬季常常結冰。到了春季,氣溫回升,大片的冰慢慢消融。

2018年4月,春季裡的賽裡木湖逐漸蘇醒,湖冰慢慢消融。在偏北風的推力下,冰面被湧動的湖水慢慢推往南岸,冰層斷裂并慢慢湧向湖岸邊,出現冰海嘯。它形成的冰晶宛如鑽石,在高原陽光照射下,以“半湖脂玉半湖藍”的美景驚豔亮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