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第一編輯中心★

《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

《走向未來的出版》一書從管理、營運、平台等多個次元、不同層面,對出版行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做了論述。

作者在《出版人和他的閱讀》一篇中指出,“出版人不是書評家,不是作家,不是出版點評人”,出版人應該有正确的價值觀、專業定位、出版理念、系統方法,還應具備“産品的判斷能力,産品的策劃能力,産品的營銷能力,知識的生長、融合、遷移能力,以及傳播的創新能力”五個硬核能力,這些方面綜合起來,決定了一個出版人的成功與否。那麼如何提升自身,獲得這些能力,作者給出了“閱讀”這一途經。閱讀相關領域的新老精品、佳作,轉換一下,就是要不斷學習别人的優秀之處,取其精華,為己所用;讀透自己的圖書,就是要深入發掘圖書特點,全方位了解内容本身,做到有的放矢,再加以策劃和營銷。這兩方面都展現了學習力、領悟力、創新力和轉化力。

是以,身為出版人,不管是統籌者還是普通編輯,都應通過“閱讀”這一途經,全面提升自身素養,進而打造出更多佳作和精品。

芳洲 2022.1.13

~~~~~~~~~

對出版的認識

——讀佘江濤《走向未來的出版》有感

作為出版行業從業者,要了解何為出版。

出版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出版物凝結着人類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與成果,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出版的曆史是人類文明的曆史。出版業的發展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出版對于社會的推動作用,歸根結底在于出版物積累了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先進的思想,并且加以擴大傳播。人們一經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和進步思想,就能使生産力得到提高,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出版能喚醒、呈現、展開我們的内在自我;出版展示我們對世界的體驗、認知、探究,以及我們所有的想象和創造;出版滿足人精神世界的全面需要,它是“紳士”的行業。(佘江濤語)

出版既是工種,也是職業,對普通的出版行業從業者來說,不隻是興趣愛好,也是養家糊口的手段。不僅要熱愛,更要為之努力。

作為出版行業從業者,要明确對自我的要求。

出版人不是書評家,不是作家,不是出版點評人,這些往往被業外人士所混淆。他是具有明确的出版價值觀、專業定位、出版理念、硬核能力、系統方法,甚至建立了出版生态的職業工作者。出版人有價值觀的定位,使自已在工作中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出版作為志業和天職;找準自己的專業定位,設計好自己需要專業化的垂直、深度發展的規劃;樹立和完善自己的出版理念,使自己的專業定位和産品成熟起來。(佘江濤語)

這就要求出版人,首先需有創造性,其次是責任感,第三是敬業精神。而身為普通的出版行業從業者,重要的是對書要有敬畏之心,對職業要有敬畏之心。做好本職工作,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嚴格和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工作。

作為出版行業從業者,要對行業未來充滿信心。

出版提供系統化而有深度的知識、學術、理論、思想、審美,這是文明人、文化人永遠需要的。這種需求在衆多人口的支撐下基數十分龐大。這預示着一個文化自信的民族一定會有一個強大的出版。

文學出版、兒童出版、教育出版是出版體系的基本保障,科學技術、知識服務、藝術生活、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将成為出版的新增長點。更加集中垂直,更加專業化,更加市場化,更加有出版價值觀将成為新的出版觀念,利用系統化和制度化方法,必将打造一個健康穩定、高品質發展的出版格局。傳統出版延與新興出版相結合,目的在于滿足讀者越來越多的圖書以外的知識需求和文化需求。

正如佘江濤所言:中國出版必将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對普通的出版行業從業者來說,确立對出版行業的信心,把握工作中的每一個機會,就是在為美好未來做準備。

三三 2022.1.13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讀完《走向未來的出版》一書對我較有沖擊力的内容就是線下平台的銷售和線上平台的銷售以及針對編輯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寫作水準。

目前傳統的出版營運模式并不能完全适應社會的發展和大衆需求,衆口難調,即便我們的圖書多麼文藝時尚地出現線上下各大賣場型書店,但是依然無法純粹靠店内銷售為繼。隻有線下與線上營運相結合,店内與店外同時做營銷,才有可能與當今社會的出版産業比對,并得以進步與發展。我認為,一方面,在選題上應該先以調查市場需求為主,閱聽人需要汲取什麼樣的知識,需要了解什麼樣的内容等;另一方面,當今是一個講“顔值”的社會,出版物也不例外,一個賞心悅目、色彩相宜的封面,抛開内容也能夠成為大衆選擇的标準。

作為一個圖書編輯,隻有深入市場了解社會的需求,大衆的需求,才能夠在選擇選題上有更準确的方向,才能夠在做書的過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墨辰 2022.1.13

實體書店如何發展?

——《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

網際網路和自媒體營銷模式對實體書店的沖擊不可謂不大,實體書店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不得不面對四種形态——連鎖書店、顔值書店、社群書店1.0、社群書店2.0——的取舍,做轉型和更新改造,而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提升出版服務和文化服務,緊跟讀者的閱讀需求,方是上策。

實體書店應該有明确的文化定位,做到線下和線下融合發展;挖掘文化衍生價值,設計文化綜合消費的解決方案。這對書店經營者和書店從業人員是個很大的挑戰,轉型已是迫在眉睫。

未來的書店應該是社群、社群定位明确的書店,是文化消費場,也是思想的彙集地和心靈的歸屬地。未來的書店也是閱讀推廣、知識服務與知識交流的平台。以文化服務為核心,提升内容和閱讀服務水準的書店方能活得長久。希望書店經營者從這方面進行更多的思考。

蘭英 2022.1.13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佘老師是位資深出版人,他對出版行業極具洞察力,他的這本《走向未來的出版》觀點直擊要點,讀後讓人深受啟發。就像他在書中說的,走向未來的出版社需要放棄路徑依賴,需要思路清晰、方法有效。傳統出版要想向新型出版模式成功轉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轉變“内容為王”的固有的思維模式,把内容轉變成生發新商業模式和滿足使用者新需求的生态節點,真正轉變成“内容為源”的思維模式。第二,借助新的不斷更新的傳播技術手段,達成更好的推廣效能。第三,不斷更新知識擷取平台,不斷挖掘使用者的知識需求,讓使用者變成鐵杆粉絲。第四,從紙質知識閱讀轉型到知識付費,知識服務上來。

趙黑黑 2022.1.13

讀《走向未來的出版》有感

《走向未來的出版》書中關于出版寫了三個大的方面:出版社與工業設計;出版的創新與新生态;走向未來的出版。内容涉及非常廣,從出版面臨的問題談到未來的發展。作者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非常深刻,并提出了極有見地的看法。在讀這本書時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識。作者的思考角度是全局性并且長遠的,讓我深受啟發,也對未來的出版業更具信心。也讓我感到作為編輯更應該廣泛閱讀,使自己的文化修養、思維能力一直能夠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上。形成知識生态圈,并提升對圖書的判斷能力、策劃能力、營銷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以适應内容生産的具體需要,把圖書的内容做得更好更新。此外,作為編輯,我們還要了解出版的新生态,運用現在興起的媒體平台更好的推介圖書作品,不但要做優秀的圖書編輯,也要成為合格平台編輯,成為一個合格的新型出版人。

柴郡 2022.1.13

《走向未來的出版》中關于用工業設計重塑出版社的理念無疑是很新穎的,還有關于出版社存在的問題、目前的階段,以及如何使出版社走出困境走向未來,書裡都一一闡述了。對于出版從業人員來說,這讓我們在宏觀上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視線跳出小小的工位,投向更寬闊的領域。

文化人士的“讀、思、寫、聽”和寫作的内容,對于我們來說更具有實際的指導作用。作為編輯,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理應是我們一貫的要求,專業加通識,沉浸在讀思寫的勞動當中。擴大閱讀面,保持閱讀的習慣是非常必要的。不僅僅局限在專業書籍,适當地跳出來,涉獵不常接觸甚至有難度書籍,艱深的内容反倒有助于我們思考。寫作,是我們一直忽略的。對于現代社會的很多人來說,不複制、粘貼、拼湊,很難開始寫作,而寫作又是梳理我們思考内容的最好方法。沒有辦法把思想付諸文字,那麼慢慢的,獨立思考大概也會變得艱難了。是以我們要正視“寫作”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事實。“好的寫作是自我的修煉,是最好的自我解放的途徑。”總之,學習與思考是我們離不開的。

小張 2022.1.13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作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物”,鳳凰出版集團總經理,作者對于出版行業現狀的總結和思考,以及對于其前景的規劃和暢想,絕對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特别作者對于目前出版資源浪費的描述令人記憶深刻,毫不留情,直擊痛點。同時作者還談到出版社的未來、實體書店的未來、自有網店的未來,直擊“高品質的内容生産和内容分發永遠是王道”,我等出版界後備望塵莫及,隻能奮起直追。除此之外,令我讀來特别印象深刻之處還在于,這樣一本本該枯燥乏味,難以令人“下咽”的作品,卻毫無生澀之感,讀完竟有通體暢快之感!其架構之緊湊、邏輯之清晰、語言之簡潔!無不彰顯作者高深的寫作功力和豐富的内心世界!作者說自己是業餘寫手——恐怕這等筆力,令很多職業作家也汗顔吧!——寫作不僅安慰情緒、救贖精神,同樣還是排遣工作壓力,以免胡思亂想,讓自己舒适,讓讀者舒服。

化十 2022.1.13

《走向未來的出版》是資深出版人佘老師的新作,首次從工業設計理論的角度重新闡釋了出版,出版不是追求造貨碼洋,要做精品和增量。

從小的出版機關來說,更是需要找準自身所在的定位,出版需要更加垂直化、專業化和市場化,尤其是在當下出版受限的情況下,更需注重出版規模化的控制,出版不是雜貨鋪,需要跟進市場,調整自身内容的布局,出版遊擊實不可取。

在如今網上銷售是主體,實體書店成為點綴和補充的情況下,佘老師認為沒有好的内容,即使在新的傳播技術拉動下也是昙花一現,應追求“内容為源”的思維模式。而對于實體書店的轉型也提出了幾種構想。

出版營運在目前更是核心,出版方在追求轉型的同時,發行投放要直面和精準,相比傳統銷售,線上更加集中和高效,如何建構自身的,針對當下新的營運方法和方向是每個出版方都應思考的問題,對出版新生态的思考和出版行業的前瞻性預測也是我們要在意的重點,重視網際網路營銷的加持作用,建構多樣态的新媒體矩陣。

李瑞 2022.1.13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第二編輯中心★

什麼是出版人?

對業界之外人的來說,書評家、作家,圖書點評人好像就是出版人。其實,這是對行業不懂形成的意識混淆。出版人要有明确的出版價值觀、專業定位、出版理念、系統方法甚至是要建議出版生态的職業工作者。

出版人要在工作中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出版做為專業和天職。要找準自己的專業定位深度規化,樹立和完善自己的出版理念,要在實踐中形成自身核心的專業能力,如對産品的判斷能力,策劃能力,營銷能力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使自己生産出的産品對得起時代,對得起市場,也對得起自己。

而閱讀、思考、寫作、說話應該是四位一體,是為了建立健全、強大、豐富、整一的人格,并服務于生活和工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在閱讀、思考、寫作和說話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出版傳播的是精神。

這就是出版人。

劉文莉 2022.1.12

出版業:夕陽or朝陽?

近來偶得一書——《走向未來的出版》,作者是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佘江濤。這位在出版業從業三十餘年的文化企業集團上司者、決策者,以深厚的專業素養,洞察整個出版行業的生态,高屋建瓴,從工業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出版企業的垂直化、專業化演變,并一針見血地指出:出版是一種集體行為,但大量出版行業的從業者,因為“出版機關各個層級定位不明确、不專注”,浪費了許多資源,甚至因為“專業水準不高,把好書做爛,把爛書做濫”。筆者初入行時,曾經向一位前輩請教,為何市場上爛書泛濫,一些真正的好書,卻面臨着沒人願做的局面?前輩給我講了“劣币驅逐良币”的道理。如今想來,這位前輩與作者可算是“英雄所見略同”了。

很多人在講:出版是夕陽産業。實體書店的困境,發行中盤的困境,紙質圖書的困境,都已經是老生常談。但出版業真的行将沒落嗎?相信《走向未來的出版》這本書,可以為讀者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和視角。

辛磊 2022.1.12

在未來出版如何做好編輯

出版這個貌似高大上的行業,在當今各行各業都在受到以移動網絡、資訊等新媒體技術強勢沖擊之下,也在時代的驚濤駭浪中迅速發生着巨大變化。作為從業編輯,如何在激烈的行業競争中不被淘汰,就要審時度勢,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寫作能讓編輯知曉和掌握寫作的規律,撰寫好工作中各種流程中的行文,還能迅速找出稿件中寫作方面的相關問題,以做出相應修改。寫作能力不隻在傳統出版中對編輯刻意強調,即便在未來的出版态勢下仍然非常重要。

其次,要具備強大的閱讀能力。閱讀稿件曆來是編輯的最基本的基本工作和最重要的要求,博聞強記也是編輯的重要素質。在當今資訊時代,各種電子裝置的普及讓閱讀變成了随時随地都可以進行的事情,這就要求編輯每天沉浸在資訊海洋中時,能夠保持職業嗅覺,不斷發現和整理适合自己出版工作的内容。

再次,要具備多元的思考能力。一個人是否具有獨立多元的思考能力,對他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産生重要影響。編輯尤其如此,針對書稿中作者所持的觀點,唯物辯證地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就需要勤思善思。每天面對泥沙俱下的海量資訊,更要求編輯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夠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

最後,要具備良好的傾聽能力。這一點不僅對編輯非常重要,其實對任何人都很有意義。傾聽能讓人更好的與人溝通交流,能夠處理和維持好各種人際關系。同時,傾聽也是學習和掌握各種知識資訊的重要途徑,這在人人都有手機、平闆電腦的今天顯得更加突出。

是以,《走向未來的出版》提到的“讀、思、寫、聽”能力不僅适用于書中所言的“文化人士”,其實對出版編輯來說也非常貼切重要。出版業的未來離不開各個從業者的努力,隻有衆人拾柴,才能共創輝煌。

張蘭坡 2022.1.12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出版業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行業

《走向未來的出版》這本書中提到了從事出版行業的人要終身學習的觀點,的确,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中,生态、政治、文化、經濟、技術等交織在一起,如果我們不終身學習,很可能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無所适從。沒有一個文化産業是能和出版業相比的,對任何專業知識的不重視都會讓我們有違自己從事出版業的初衷,我們的工作能力也永遠會止步不前,沒有任何發展。

在我們出書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各種類型和内容的稿件,有些時候,很可能一個編輯的文字功底很強,但是缺少某些專業知識,也很難在關鍵時刻把關,進而影響後續的工作,是以,想要做一個合格的編輯,就要力圖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其實我們學習的途徑有很多,平時可以多讀一些有關出版專業的書籍,多看一些暢銷書的資訊,甚至就是一部正史劇,都能讓你學習到古代的知識。自己平時在哪方面有不足,就應刻意地去擴寬該方面的知識。曾經和某出版社打交道時候,發現那裡的編輯對西方的聖經故事甚是精通,這在稽核外文版稿件時候無疑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之,出版業是一個實作自我價值的行業,是一個永遠不會被取代的行業,也是一個充滿朝氣的行業,遵從終身學習的原則,定會提高書稿的出版品質,讓自己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給人們提供上好的精神食糧。

蘇靜 2022.1.12

終身學習:出版人的基本要求

外部世界越來越複雜、模糊、不确定,思想、理論,學術生态的不斷演化,人對自我放松下墜的本能,讓就業後的終身學習與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特别是身為出版人,否則就會不知不覺地成為無知無識的出版人。

從現在出版社的角度來看,讀者日益增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出版人發展輸出的不平衡之間的沖突愈演愈烈。現在電商平台、知識服務平台、音視訊平台等占據着大部分的資源,出版格局急需改變,編輯不光要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更要全面介入從策劃到營銷再到宣傳的全流程,隻有在不斷的學習了解過全部流程後,我們才能了解市場,了解讀者,進而做出能與讀者産生共鳴的書。

作為一名從業編輯,我無時無刻都有一種危機感,市場的不斷變化,大量年輕人入,看似經驗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是年輕人卻更了解當下的讀者,有更多新鮮的想法。危機與挑戰并存,是以我們更要終身學習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競争力。

登登 2022.1.12

出版業要主動走向未來

出版業如今被很多人認為是“夕陽産業”,不可否認,在網際網路時代,沉下心來認真讀書似乎越來越難了,很多人甚至連閱讀一篇較長的文章也沒有耐心,近幾年來,移動網絡發展迅猛,短視訊更占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注意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圖書出版如何尋求新的生機,未來的出版社應該如何經營、發展,南京大學出版社《走向未來的出版》一書為出版從業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這本書的作者佘江濤,是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一位資深出版人對出版業的觀察與思索。

書中對出版業的現狀、影響發展的問題等等,都有精到的總結和評價,同時,作者對出版業的未來充滿信心,也對未來出版業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議。作者在書中提到,網際網路時代,内容、平台、營銷、銷售四位一體,出版社如果還停留在過去,滿足于圖書出版即可,不重視營銷、銷售,作者認為這樣就好比“人還在走,但血液已經不流動了”,是無法應對新時代的。

作者對中國出版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國出版必将有一個輝煌的未來,而出版社隻有做好準備,才能迎接和擁抱這樣的未來。出版業必須主動更新改革,主動走向未來。

止戈 2022.1.12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發 行 部★

通過本書深刻了解到,出版社及發行人應根據自身的物力人力财力,充分把握出版類别定位和優勢,使内容生産的品質得到保證,避免出現多點出擊、良莠不分。根據自身的門類特點和行業定為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編輯團隊和營銷團隊以及發行團隊形成良好的合作默契。

對選題充分了解,洞悉市場需求,打造單品精品,并由此形成精品生産體系。實體書店份額斷崖式降低,網站成為主戰場,充斥着各種花樣形式繁多的促銷手段,最終犧牲的是出版社本身的實際利潤,更加要求出版社本身将品種做精做細,減少門類,深耕細作,摒棄雜亂無章能出盡出的思維模式。

圖書直播和短視訊僅能作為有效盈利的一種模式,缺乏基本算法和營銷底層邏輯單純依靠此種模式不可能形成持續性發展。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藝術圖書将成為一個重要的出版門類,其出版空間将爆發式擴大,成為出版的三大增長點。

中國出版業依舊前景輝煌,當我們将内容集中垂直,做得更加專業化和市場化就會形成自身特有的出版理念,形成系統化和制度化,進而形成一個健康穩定和高品質發展的格局。

李向東 2022.1.12

資深出版人佘江濤先生對出版業的觀察與思索《走向未來的出版》包括了出版于工業設計、出版的創新與新生态、走向未來的出版,用工業設計的理念重塑出版社,思路決定出路。

卡路裡 2022.1.13

走向未來,改變傳統發行思維

作為一位出版行業從業者,十年發行親曆行業的跌宕興衰。随着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深刻影響着讀者的消費習慣,也倒逼着發行管道和出版的巨大變革。第一次看到《走向未來的出版》這本書時,便通過眼簾直觸心底,隻是通過簡單的目錄浏覽便已和自己産生了很多思想共鳴!

文章中佘江濤先生對出版流程的羅列及各個環節剖析,讓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出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書中提到“發行中盤危機、傳統線下的管道優勢鬥不過未來線上平台趨勢”。意味着發行員要改變傳統的發行思維,深挖掘線上新媒體平台……推薦出版從業者閱讀。

于小魚 2022.1.13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發行的未來走向

在出版産業鍊中,傳統出版與發行都在面臨着巨大挑戰,傳統線下優勢鬥不過未來線上平台,如今的傳統出版,正在被新興平台圍攻剿殺。而傳統出版粗放的圖書采購和供應也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一管道的千篇一律。傳統倉儲物流模式也極需資源重組。

而新興線上平台卻能精準找到銷售點,做精細化營銷,直面消費者精準服務,零倉儲,無物流,是線上平台利益最大化的基礎。

出版和發行所面臨的生存問題就是,在各平台合作的基礎上,實作線上和線下一體化,徹底脫胎換骨。從這場大變局中浴火重生。

劉長青 2022.1.13

《走向未來的出版》書中談的内容很多,出版行業在網絡電商的沖擊下的處境以及應對、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不曾了解的知識、學到了不曾設想的看問題角度,是一次有收獲的閱讀,在書中林林總總的觀點當中,我認為是最主要的隻有通過廣泛的閱讀才可能制造出來人格、認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以終身學習尤為重要。

和晶晶 2022.1.13

通過拜讀此書,作為圖書發行業務學習認識對出版和發行的思索,出版要考慮做好讀者的購買體驗,充分展現出版内容品質的閱讀價值,給讀者一個購買理由,發行亦是如此,了解讀者購買圖書的動機,要把讀者體驗更好的展示給讀者。做好給産品找到它适合的管道,通過管道傳播展現給讀者。

郭德華 2022.1.13

對于未來出版的階段總結:一、抓單品,出精品,追求銷售和利潤;二、抓結構,專業化和市場化;三、實作出版定位、結構效應,融合出版,建立圖書生産體系,重點項目和專業定位高度統一,完善圖書精品融合發展。根據優勢和定位對存量結構的完善和調整,充分提高存量産品、單品的出版效率,規模做精,形成優良的産品結構、産品品質、産品數量、産品效應和産品維護。對于單品不盈利的和盈利不明确的,進行評估後取舍。

讓傳統出版融入發展,推廣開發電子書、有聲書,通過合作平台推動出版項目的開發與拓展。形成紙質出版與數字技術的平台融合,得到全面領域的運用,實作市場的多元化、銷售網格化。5G網絡時代都不約而同的指向平台化,實作圖書的線上網絡平台和線下銷售平台的一體化。

想要作為有理想主義的出版團隊,應該具有産品的創新能力、高效率高收益的經營能力;發現、擷取出版資源的能力;判斷産品的價值能力;對産品的設計、編輯、加工的創新能力;計劃生産和規模生産的能力;形成專業優勢,打造品牌的能力。

無論是紙質的,還是出版數字化、數字化出版,沒有好的内容,最終就是昙花一現,單邊的線上和技術拉動不會持久。

栗志凱 2022.1.13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關于《走向未來的出版》書中談的内容很多,有關于出版行業在網絡電商的沖擊下的處境以及應對這樣的大的方面,也有作為編輯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以及寫作水準這樣小的方面。讓人能夠學到了很多以前不曾了解的知識,以及不曾設想的看問題角度,是一次頗有收獲的閱讀。在書中所提及觀點當中,我認為是最主要的就是書中談到的“三化”——垂直化、專業化和市場化。對于出版社來說,一方面要根據各家出版社的定位和自身優勢,形成精品内容體系,小而專的出版社則要努力挖掘擅長的優勢所在,圍繞一點,不斷外延,進而形成系統的精品。另一方面,要形成現代出版應有的經營管理體系和市場服務體系,滿足市場化和融合發展的需要。正如書名,一些出版社可能永遠會停留在目前,另一些能夠放棄路徑依賴的,具備巨大勇氣、清晰思路、有效方法、實施團隊等條件的才可能真正的走向未來。

蔡鵬 2022.1.13

關于《走向未來出版》

倉禀實而知禮節,作為精神食糧,出版是紳士的行業,滿足人類精神世界的全面需要。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營銷刺激,大型事件推動,使各行各業重組,淘沙式的消退和春風般的新生。

書中提及“要實作新生态的出版:優化出版結構,控制出版門類,提高單品品質,打造新媒體網絡營銷矩陣,布局各類銷售平台,建立營銷矩陣和銷售平台的閉環”。

每一句都是一項思考點,目前做到了那些,還有那些需要優化,如何優化。

“足存量,做優增量,單品要落實導向、品質、原創、精品”。

自劈小路,也擡頭看路,開辟屬于自己公司“向”的小路,如果自劈的小路能引起很多讀者的跟随,精品和知名度的名譽自然得到,也關注市場和大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需求的大“向”。垂直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出版理念,5G時代都不約而同的指向平台化,維護好現在大平台的合作,新媒體的營銷全員參與。

韋紅玉 2022.1.13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

★印 制 部★

有關集體行為的出版的感悟

佘總認為,出版的行為邏輯,是用思維處理資訊而不是直覺,是用結構而非單點,是堅持簡單有效而清晰的指令,是要把握好中庸之道。作為集體行為,出版和對書的評論、對出版的一般性評價是兩回事,前者是系統化、制度化的理念與方法指導下的集體實踐。

是以,出版作為集體行為行之有效的路徑有三,其一是注重控制平衡關系,其二是控制條塊清晰的線性結構,注重工業設計,三是協調處理突發事件的混沌結構并在新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這便是出版發展的新生态。

賀偉 2022.1.12

有關平台優勢的感悟

過去我們認為,新華書店和當當京東等各種網絡平台,其實是錯誤的,它們無所不在。而反應遲鈍的傳統出版在各大平台被集權和極權統治之後,才逐漸意識到:必須擺脫完全信賴大平台的宭境建立自己的銷售小平台,讓圖書編輯向平台編輯轉型,搶奪流量,才能适應網際網路時代圖書出版和銷售的新環境。是以強勢的出版集團建立自己的電商平台,為紙質圖書在重多平台上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加上營銷的宣傳。才能提高讀者的購買量和閱讀量。

辛義 2022.1.12

鳳凰壹力深入學習《走向未來的出版》讀後感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