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吉喆連挺房地産,高層看法三大轉變

作者:微視窗裡的全球眼

不到一個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甯吉喆兩次就房地産市場發表意見觀點,對房地産長效機制的效果持積極态度,看好2022年房地産市場,連續釋放樂觀、穩定信号。甯主任為何連續“挺樓市”,示好房地産業?

原因有二:

1.中國房地産市場和其所驅動、拉動的産業鍊、生态圈到了亟需信心的時候。當下的中國經濟又到了“信心比黃金更可貴”的時刻。對消費者信心的這種比喻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溫總理的用語。

2.中央高層對房地産市場、房地産需求有了理性的判斷,此前“炒房占主流、真實需求是支流”的看法有了實質性改變。

昨天(2022.01.17)的國務院新聞辦“202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新聞釋出會”上,甯吉喆表示,“随着房地産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2022年大陸房地産市場有望保持總體平穩運作。”;緊接着,他又表達觀點:中國仍處在城鎮化持續發展階段。2022年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在金融支援下得到釋放。

就在不到一個月前(2021.12.21),甯吉喆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注意政策的節奏、力度、重點,激發活力,增加動力”,并透露,有關部門将“預先研究市場、企業、消費者需求,提前儲備一批提振市場信心、消費者信心、企業信心的政策。”

我的解讀:

1.高層肯定城鎮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性支撐作用;還在進行中的城鎮化需要房地産業。

2021年末,城鎮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1205萬人。農民進城需要住房;流動人口3.85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85萬人,流動人口是跨比較大的區域流動的人口,這也帶來新增住房需求。

2.高層意識到正常住房需求比之前預判的多,且沒有得到充分滿足,未獲金融支援、購房政策支援;

3.高層意識到改善性住房需求是正當需求,而非炒房需要、投機行為。

筆者相信,支援居民正常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金融政策、購房政策會很快相繼出台,利好房地産業和關聯行業、消費市場。

繼續閱讀